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000 0g样品经38 mL的0.5 mmol·L~(-1)(NH_4)_2CO_3溶液-甲醇(99+1)混合液(pH 8.5)超声萃取2h后,加入乙酸2mL,用水定容至50mL,离心后,上清液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分析柱(250mm×4mm,10μm)上分离,以0.5mmol·L~(-1)碳酸铵溶液-甲醇(99+1)混合液为流动相A(pH 8.5),50mmol·L~(-1)碳酸铵溶液-甲醇(99+1)混合液(pH 8.5)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9种砷形态化合物在20 min内达到完全分离,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9种砷形态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在50~100μg·kg~(-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74.0%~109%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5.4%~13%之间。方法用于海产品中9种砷形态化合物的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中的砷主要以无毒的砷甜菜碱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同时测定虾类中6种砷形态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流动相、梯度洗脱方法对6种砷形态化合物的分离效果。在优化的质谱条件下,采用pH=8.5的50 mmol/L(NH4)2CO3-甲醇(99∶1,V/V)溶液及pH=8.5的0.5mmol/L(NH4)2CO3-甲醇(99∶1,V/V)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10 min之内6种砷形态达到基线分离。同时采用0.5 mmol/L(NH4)2CO3-甲醇(99∶1,V/V)溶液(pH=8.5)作为提取剂能较好地提取养殖虾样品中的砷形态。该联用技术重现性好,能快速地同时测定养殖虾中6种砷形态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建立HPLC法直接测定谷丙甘氨酸胶囊中3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采用Sharpsil氨基柱(250 mm×250 mm,5μm),通过优化流动相中盐相种类、pH、有机相比例等参数,得到最佳流动相:溶液A(20 mmol/L KH_(2)PO_(4)溶液(KH_(2)PO_(4)2.72 g,加水1 L溶解后,加浓氨水5 mL,用H_(3)PO_(4)调节pH值至5.0))∶乙腈=45∶55(V/V),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样品用溶液A溶解后再加乙腈稀释。3种氨基酸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8.58%~100.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0.6%。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准确度,可用于谷丙甘氨酸胶囊中3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取血液或尿液样品0.20mL,加入乙腈0.60mL,涡旋振荡1min,并离心10min,取上清液0.40mL,加入10mol·L~(-1)乙酸铵溶液(pH 7.0)1.1mL,振荡1min,用0.22μm滤膜过滤后,溶液经HLB在线固相萃取柱富集纯化,所用流动相A为水,B为甲醇,C为乙腈。所得淋出液经Poroshell 120EC-C18色谱柱并用流动相A 10mol·L~(-1)乙酸铵溶液和流动相B乙腈(上述二流动相中均含φ0.1%甲酸)进行梯度洗脱,使所测定的31种有毒植物的化学组分达到分离,并进行质谱测定。所测定的31种目标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N)在0.01~5.00μg·L~(-1)之间。分别以上述两种样品为基体,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31种化合物在血液样品中的回收率在90.4%~107%之间,在尿液样品中的回收率在90.0%~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依次在0.2%~2.6%,0.3%~2.9%之间。  相似文献   

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7种四环素类抗生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分离测定四环素类药物的新方法。采用DiamonsilTM C1 8ODS(2 5 0mm× 4 .6mmi.d ,5 μm)色谱柱 ,以甲醇 乙腈 0 .0 1mol/L草酸为流动相 ,流速 1.0mL/min ,2 70nm检测 ,在10min内分离检测四环素等 7种化合物。同时还研究了流动相组成、梯度条件、pH值、草酸浓度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史春云  田晶  高鹏  许国旺 《分析化学》2007,35(7):1008-1010
建立了嗜碱微生物细胞内17种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BP色谱柱,以乙腈∶水=1∶1(溶液A),0.06mol/L乙酸钠溶液 0.1%N,N-二甲基甲酰胺 10%乙腈,用5%醋酸溶液调至pH=6.4(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柱温35°C,检测波长360nm。在此色谱条件下,各组分在32min内均得到较好分离,回收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运用本方法测定嗜碱微生物发酵不同时间细胞内氨基酸含量,得到嗜碱微生物细胞内氨基酸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分析了相关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血清中的芳香族氨基酸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江平  唐爱国 《色谱》2003,21(2):154-15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分离测定了血清中的芳香族氨基酸。采用的色谱柱为Waters Nova-Pak C18柱(4 μm,150 mm×3.9 mm i.d.),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为6∶94,pH 3.4)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血清标本经5%(体积分数)高氯酸溶液去除蛋白质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10 min内完成测定。探讨了流动相的pH及其有机相的比例、蛋白质沉淀剂以及检测波长等因素对分离度和灵敏度的影响。考察了其他10余种氨基酸、多巴胺类等物质对目标组分检测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试验室》2021,40(9):1010-1014
建立了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检测葛根中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方法。采用C18毛细管色谱柱,以NaH2PO4缓冲盐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优化流动相比例、流动相流速、NaH2PO4缓冲盐水溶液浓度和pH、分离电压等色谱条件。结果表明,在流动相为17.5 mmol/L NaH2PO4缓冲盐水溶液(pH 4.0):甲醇=55:45(V/V),分离电压3 kV,流动相流速80μL/min,检测波长250 nm的条件下,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质量浓度在200~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60~0.9982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8.6%~100.9%之间,RSD为3.1%~3.5%之间。该方法已用于葛根中异黄酮类物质的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他啶的含量及杂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恩铸  胡昌勤 《色谱》2008,26(1):75-7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头孢他啶的含量及杂质。以Alltim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为分离柱,以乙腈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H 3.9)分别为流动相A和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3 mL/min,柱温35 ℃,紫外检测波长255 nm。从头孢他啶药物中共分出14个杂质,且14个杂质间具有良好的分离度。头孢他啶在0.267~1069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其定量限(S/N=10)和最低检出限(S/N=3)分别为3.1 ng和0.93 ng。3个浓度的日内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2%(n=3),日间测定值的RSD为0.91%(n=3)。头孢他啶溶液在4 ℃避光条件下放置24 h保持稳定。本方法与欧洲/英国药典和日本药局方的方法比较,具有分离杂质数量多、分离度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反相液相色谱(RPLC)与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的联用技术,对镉诱导金属硫蛋白标准物质MT-1和MT-2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采用Vydac C8 反相色谱柱(250 mm×2.1 mm i.d., 5 μm, 30 nm),流动相A为pH 6.0的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流动相B为pH 6.0的5 mmol/L乙酸铵的甲醇-水(体积比为1∶1)溶液,流动相流速为0.20 mL/min,在40 min内流动相B的体积分数从10%增加到37.5%进行梯度洗脱。分别用紫外(UV)和ESI-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