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次四、定性光谱分析 (1)光譜分析法範圍,(2)元素的灵敏線与最後線,(3) 光譜比較法,(4)波長测定法,(5)儀器与激發光源的选 擇,(6)定性光譜分析的实际操作,(7)試样的处理, (8)定性光譜分析的灵敏度五、定量光擅分析 (1)基本关係式,(2)标準試样及工作曲線,(3)內标法, (4)照相乾板的性貿,(5)定量分析方法,(6)分析線对  相似文献   

2.
一、物質代謝的研究方法机体之所以能够生存,主要是靠它有進行新陈代謝的能力。所謂新陈代謝就是指新舊物質在生物体內進行着交替作用。机体能够从外界攝取食物,並在体內進行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將食物轉变成为分子較小的單位物質;这些物質可以進一步被氧化以供应身体所需的能量,也可以用來合成机体本身的物質。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也產生了各种廢物,必須排泄到体外去。恩格斯在他所著的“自然辯証法”一書中寫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兩個物質在熱色譜過程中的分離問題,我們認為可用(C_(max))/(C_0)來代表該物質對的分離效能.並且認為可用指標H代表熱色譜柱選擇性,用指標F代表熱色譜操作效能。此時 以細孔硅膠作吸附劑,用體積熱色譜法分析C_3H_8,C_3H_6,n-C_4H_(10),α-C_H_3的混合物,誤差一般在0.1%以內,最大不超過0.3%。試驗證明在同一操作條件下,對不同氣體,甚至在採用選擇性相差很大的硅膠時,F值仍保持為一常數。由測定不同氣對的H值得到了選擇熱色譜柱吸附劑的原則——即能使氣對中最低的H值為最大的吸附劑是最好的吸附劑。用指標H、F我們可以闡明用不同吸附劑及不同操作條件時各物質分離難易的原因。α愈小,F值愈大,故有利於分離。η、ω對F與H值都無影響,因而不影響熱色譜本身的分離效能。  相似文献   

4.
己內醯胺聚合的最初階段為加成聚合。作者研究若干種化合物,試驗它們對己內醯胺聚合的引發作用。結果,自由基型的引發劑如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氫和它們的氧化還原體系,均不能引發己內醯胺的聚合。羧酸在無水存在時其引發作用甚弱。胺類則缺乏引發效應。但羧酸与胺同時存在時能迅速的引起己內醯胺的聚合。氨基酸不論何種類型均有迅速的引發作用。苯甲醯胺基己酸的引發作用遠較苯甲酸為差。碘化三甲基苯基銨(季銨鹽)不能引發己內醯胺的聚合,而N-甲基己內醯胺也不能用這些引發劑引起聚合。根據以上結果,己內醯胺聚合顯非自由基型的聚合,亦非引發劑与單體的逐步加成。作者建議引發劑的正負兩種離子都有影響。引發機構是由於氫原子的轉移,使己內醯胺發生雙離子式的極化,因而發生聚合。  相似文献   

5.
我們這次有機會參加蘇聯第九次高分子會議並參觀了有關高分子研究機構包括科舉院和產業部門的七個研究所和三個專科舉校的教研室,了解了蘇聯在這門科学最近發展的一些情况。關於第九次高分子會議的情况已經在科學通報上作了介紹,現在準備比較詳細地介紹一些論文的內容,其中自不免有一些重複之處。關於參觀中所見到聽到的情况也將在本文內  相似文献   

6.
一.二氧化硫發生器制造二氧化硫和亞硫酸鈉的主要裝置是一个二氧化硫發生器(如图1)。它是用一个腹部横截面直徑为11厘米的酒瓶,截去下半部,留着長約14厘米的上半段作为玻璃盅罩(圖1a),把它固定在木板b上,在玻璃盅罩內木板中央置一燃硫铁皿c,將一根玻璃管穿通木板b和燃硫鉄皿c的中央,玻璃管的下端和吹  相似文献   

7.
一具有共軛体系的高聚物的特殊电磁性能研究,从1959年以来,已逐漸引起人們注意。在此之后,各国科学家相继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要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合成出具有理想結构的高分子,以闡敍它在电磁性能上的特殊性,就必須对其結构进行分析、探討。而在結构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則是如何鉴定共軛体系的問題。分子吸收光譜(可見及紫外、紅外吸收光譜)是研究有机物結构、鉴定共軛体系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这一方法(尤其是可見及紫外吸收光譜)来鉴定小分子共軛体系,巳总結出一套經驗規律,这对于高聚物的共軛体系的判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打算以小分子共軛体系的吸收光譜判据为主,結合已有的高聚物的某些工作,就共軛体系的吸收光譜判据作一概括。由于共軛体系包括的种类很多,涉及范围甚广,这里不可能都談到,仅就最主要、最常见的π—π共軛体系(鏈状和环状)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討。二具有共軛体系的小分子或高聚物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有着大量π电子存在,这些π电子較之σ电子有  相似文献   

8.
(一) 引言自從1871年,蘇聯大化學家門德列夫氏,將各種元素排列成週期表後,對被遺漏的元素,起了預示和啟發的作用。現在元素為我們所知道的,已有九十六種。其中約一打之數,佔地球上全物質93%以上,其餘元素,則比較希有。有三十種元素,可於地球上得其自由狀態;大多數僅於化合狀態下見之。在大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紅外吸收光譜譜带强度的研究无論在理論或应用方面都得到了重視和发展。吸收光譜的譜带具有一定寬度,随許多条件而显著地变化,所以比起譜带峯頂的吸收强度来,整个譜带的积分强度(integratedintensity)就更能表征吸收譜带的强度。而且在实驗上所直接测得的积分强度較少地信赖于仪器的分辨能力,所以在不同仪器上的重演性也較佳。通过紅外光譜譜带积分强度的測量,可研究分子键的极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取代基的哈密特(Hammett)常数σ,或与譜带峯頂的频率一起,用以判定分子結构等。  相似文献   

10.
煤是由植物變來的。研究組成煤的是那些植物和植物的那些部份,這是煤岩學研究的對象。煤是煤岩分子(植物經過演變而來)的集合體,也正像岩石是礦物的集合體一樣,它的組成成分是十分複雜的。在顯微鏡下觀察煤時,可以見到各種不同的煤岩分子,這些煤岩分子各有其不同的特徵。就其光性來說,也是各不相同的。我們根據這一點作了關於煤物質光性的一些初步探  相似文献   

11.
純金属中微量杂貭的分析,有吸收光譜法,发射光譜法,火焰光度法,极譜法,活化分析法,质谱分析等。有关这些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已有很多的报导,但均需特殊的仪器和一定的技术水平。虽然吸收光譜法(包括光电比色法)是一个比較准确易于掌握的分析法,但需較純的試剂和标准样品,这也是难以克服的問題。特別是分析純金属,例如常用的最純盐酸也含0.0001%的鉄,故测定铁时这是必須考虑的問題。增量比色法是用內补偿法克服試剂和标准样品不純的困难;即将一个試样的溶液分为三份空白溶液,测定溶液和加入一定量測定元素的定标溶液。在干扰元素和試剂几乎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測定三者間的消光度差。由消光度和含量的比例关系求出测定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Porphyrin一類的物質中文還沒有適當的命名,現在建議用古字■(音雷)來譯Porphin一字,初看还能解决問題,今举例如下,盼學者專家們多提意見。这類物質的構造式,初画起頗為複杂,今建議簡明易記的画法如下,希望對教學有機化學的同志們略有幫助。Ⅰ.■族化合物(Porphyrin)可按它的來源或構造在■(Porphin)前加形容詞以名之,  相似文献   

13.
773.應用超離心機研究石油的膠體性質(A Study of the Colloidal Characteristics of Petroleum Using the Ultracentrifuge, B. R. Ray, P. A. Witherspoon & R. E. Grim, J. Phys. Chem., 1957, 61, 1296—1302)——作者用80,000G的離心力將三種天然石油原油離心分離12天,可得到五種不同的穩定相。(1)粘着在離心管壁微量的一層膜狀無機物質是一些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紹了撫順頁岩油酸洗油166~350°各窄餾分的化學組成。所應用的研究方法為蒸餾、吸附及尿素結晶抽提等,其中以吸附分離為主.試驗結果說明各餾分含有89~90%(重量)的烴及10~11%的非烴,烷-環烷的含量隨着餾分沸點的昇高而增大,由31.3%增至41.0%,其中正構烷約佔三分二。不飽和烴約佔各餾分的三分之一,其中直鏈烯約佔一半。各餾分中芳煙的含量大致都很接近。又應用類似的方法對撫順頁岩油柴油寬餾分(166~350°)進行了詳細烴族組成研究。不同之處就是應用了粗孔硅膠作為吸附劑的冲洗色譜法代替酸洗祛分離煙與非烴。所得結果烴部分為73.5%,非烴部分為26.5%(以氮化合物為主)。烴部分中有正構烷20.4%,異構烷-環烷7.4%,直鏈烯13.9%,異構烯-環烯12.1%,單環芳烴8.5%及多環芳烴9.6%。烴部分中還分出了1.6%黑色粘稠的非烴物質。還建立了一個測定頁岩油柴油餾分烴族組成的簡易色譜方法。本法用活性細孔硅膠作為吸附劑,分離是以冲洗色譜法為基礎的。  相似文献   

15.
從內部結構狀態看來,高聚物可分為完全非晶態的及能够部分晶化、生成微晶物質的兩個大类。前者可以聚苯乙烯、有機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為代表,這類物質不論採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培養成為結晶狀態,甚至於極其微細的晶子,它們的X-射线衍射圖同典型液體的衍射圖是非常相似的。後者包括很多可以形成纖維的綫型高聚物,例如聚乙烯、聚酰胺等等,許多橡膠、塑料物質及有交聯結構的高聚物。這類物質,在適當的情况下,能够部分晶化,結成很多微細的晶  相似文献   

16.
1955年9月号“化学通报”上刊載了琴仿同志的“初中化学‘化学反应、原子、元素符号及分子式’的教学”一文,今对其中元素一节的敬法,提出我的意見,並希同志们指正。原文:(?)……“元素、單質、原子”三个名称,在初中教学中常觉得难於区别,我們可以这样的認識:“元素”是原子的种类名,“單質”是能存在的实际物質,“原子”是組成这种物質分子的微粒。例如:一种元素叫做硫,它可能有斜方硫、單斜硫及彈性硫三种單質,这种不同的單質是因硫元素的原子結合成不同的分子  相似文献   

17.
溶劑提取利用溶劑從固體或液体中將能溶解在溶劑中的物質分开的方法稱为溶劑提取(Solvcnt Extraction),這種基本操作在化學製造工业中應剧極广,现在已紅發展為一個单元操作了。它是使液体溶劑與被提取的物質、固体或液體)接觸,刚最有效的方法将被提取物中的可溶成分提取出來,最著名的青徽素製造,  相似文献   

18.
巴生斯基、无西耶夫与多加德金的“膠体化学教程的对象和原则问题”一文,提出很多重大問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已經完全成熟了。应当同意著者們的許多原則,首先是將聚合物溶液部門納入膠体化学教程的合理性;著者們所發揮的其他許多原則,則需要討論。首先談一下著者們所提議  相似文献   

19.
在这篇文章裹,我向大家介紹一种臭氧發生裝置。这种臭氧發生乃是利用感应圈或起电机作电源的。样子如图上所画,A与B是兩块边長10厘米的玻璃板,厚度約在1-2毫米之間。在两塊玻璃板的中央都用膠水粘貼一塊圓錫箔片,錫箔片的直徑可在5厘米左右;C是內徑0.5厘米,外徑0.9厘米的膠皮管。我們先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嘗試利用煤在重液中分離所得的理論指標與煤的浮選效率的比較關係來探討煤的浮選性分類指標.認為一個煤樣浮選性的好壞决定於浮選精煤的質量.亦即决定於浮選效率接近於重液分離理論指標的程度.其關係可用下列簡單公式表示: 根據統計資料,並通過公式Q=P'_理-P的計算,初步歸納提出了中國煤的浮選性分類指標. 浮游選煤是近代有效的和有發展前途的選别细粒煤的方法之一.我國在最近數年來有不少單位對這種方法進行了試驗和研究,最近也有許多選煤廠修建了浮選車間,開始生。完全可以相信,煤的浮選在選煤技術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將得到相應的發展,而煤的選試驗和研究工作將是這種發展的基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