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众所周知,伊萨克•牛顿(IsaacNewton,1642~1727)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自然哲学、炼金术和神学。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建了经典力学,设计并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正如恩格斯所说:"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质,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假如牛顿生活的时代就有诺贝尔奖的话,他无疑会多次获得诺贝尔奖。为了纪念牛顿的杰出成就,以牛顿的姓氏命名力的单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还把662号小行星命名为牛顿小行星。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电加热器对流动氦气的加热过程,从能量平衡和热传导的角度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用解析的方法表达了热量的传递过程,得到了传递函数。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搭建了PID的控制框架,用积分分离的策略改进了温度控制的效果。仿真结果显示流体在进口温度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加热器的功率调节获得了比较稳定的气体出口温度,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3.
冉晓红 《物理通报》2011,40(11):58-59
针对教材中自由落体实验操作的不稳定性,改进了实验,增强了实验操作的稳定性,提高了实验的精确度,减少了实验次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型小视场、高精度的双波段扫描辐射计。描述了系统的特点,分析了系统的总体方案。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对系统的NETD进行了估算,对其探测器的选择、光学系统设计、调制系统设计、扫描机构设计、信号处理等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对系统的标定和测量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给出了系统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电加热器对流动氦气的加热过程,从能量平衡和热传导的角度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用解析的方法表达了热量的传递过程,得到了传递函数。用Matlab 的Simulink 模块搭建了PID 的控制框架,用积分分离的策略改进了温度控制的效果。仿真结果显示流体在进口温度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加热器的功率调节获得了比较稳定的气体出口温度,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应变对CICC导体稳定性作用的仿真设计思想,研究了应变对临界电流密度的影响,量化了应变作用,推导了导体设计的数学公式,建立了数值仿真设计模型,并进行了导体结构的模拟设计。将数值仿真设计与工程设计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采用数值仿真设计模型能有效减轻工程设计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7.
朱鹏飞  任静  罗凤琳  牛笛  曾静 《光谱实验室》2013,30(5):2521-2524
以酸化改性膨润土为载体,采用浸泡法制备了稀土La掺杂的La/酸化膨润土吸附剂.通过XRD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膨润土的改性机理,研究了该吸附剂对废水的除磷性能.结果表明:酸化过程洗掉了膨润土中的杂质和氧化铝,稀土镧的掺杂在膨润土层间及表面引入了一定数量的羟基化合物,改善了膨润土的层间结构并生成了新的La-O-Si键,实现了La与膨润土的复合,提高了膨润土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Blackfin系列DSP的并行外围接口,提出了一种红外视频处理通用模块的构架,省略了数据缓冲硬件环节,缩短了数据等待时间,提高了DSP的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9.
干涉条纹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述了干涉图的图像处理方法,提出了干涉图反高斯变换的光强平均分布处理,保证了干涉图信号的完整性,同时将基于视觉零交叉理论的边缘检测方法应用于干涉条纹的边缘检测中,精确地检测了干涉条纹的边缘,减小了上干涉条纹提取相位差的误差,并与常用的二值化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给出了一个有效的干涉条纹细化方法,并与其它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低温制冷机系统中氦压缩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对一般压机泵的研究,设计了专用的氦压缩机泵,引用了先进的热交换及过滤技术,解决了该类压缩机的滤油问题,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提高了制冷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段硬化曲线的X射线CT射束硬化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X射线CT射束硬化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射束硬化校正的常用方法,建立了以投影灰度为自变量的射束硬化校正模型,从而降低了射束硬化校正的计算难度。分析了采用多项式拟合射束硬化曲线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的分段硬化曲线表达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过原点的多项式曲线拟合硬化数据,然后通过所得多项式曲线的曲率变化,判断该曲线在拟合区间两端是否出现振荡,并对振荡部分的多项式曲线采用幂函数曲线进行替换,同时保证各段曲线在连接点处C1连续(曲线的C1连续定义为, 两条曲线交于一点且在交点处的一阶导数相等)。计算机CT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理想CT图像和含噪CT图像的射束硬化校正,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并可基本消除射束硬化造成的伪影。  相似文献   

12.
多孔材料内部结构的微CT扫描仪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使用微CT扫描仪对样品进行扫描和图像重构的原理,以蛋糕为样品使用CT对多孔材料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包括样品的孔隙率及其变化,水在大孔内的分布,空腔的三维重构图像和样品内部其它微细特征。结果表明, 浸水的样品在干燥后,骨架收缩,部分孔的尺寸明显增大,孔隙率增加,而没有浸水的蛋糕在干燥前后结构变化不大。文章表明,对于孔径大于几十微米的多孔性材料,使用文中的微CT扫描仪可以有效地对它们进行内部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酸酯泡沫密度均匀性的射线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密度泡沫材料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密度不均匀性,这对其后续使用性能将带来不良影响。文中简述了ICF靶用聚丙烯酸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并利用β射线和X射线检测技术,对直径为mm量级的低密度聚丙烯酸酯泡沫柱进行密度分布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柱沿轴向的密度分布比较均匀,而沿径向呈内低外高分布,形成了明显的密度梯度。实验表明:射线检测技术测量靶用低密度泡沫的方法可基本满足目前的实验要求,但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同步辐射X射线相衬显微CT在古生物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射线无损成像技术在古生物化石标本研究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同步辐射X射线相衬显微断层成像技术(SRX-PC-μCT)也被引入到这一领域.由于同步辐射光源产生的硬X射线具有高亮度、高准直性和高空间相干性等优点,可以实现化石标本高分辨率(亚微米级)的无损三维显微成像,给古生物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简要回顾了用于古生物化石标本无损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L综述了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显微成像技术在古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多谱CT成像是通过不同谱段的CT图像表征检测对象中的不同组分。为了便于在同一视图中显示所有组分的信息,需要研究多谱CT序列的融合方法;但是常用融合方法如加权平均法、小波变换融合法等都是针对图像细节信息的优化,不能表达组分的物理特性,从而导致融合图像的灰度不具有物理表征性,影响CT的定量检测。为此,结合具有物理表征特征的数据约束模型(DCM),开展了基于先验组分的多谱CT序列DCM融合算法研究。首先通过能谱滤波分离的成像方法获得多个能谱范围内的多能投影数据,采用TV-OSEM算法重建不同能谱段的CT序列;其次,利用传统DCM模型和改进DCM模型分别对多谱CT序列进行融合,传统DCM模型是严格单能的,由于滤波后能谱的非严格单能特性,其融合结果不能表征出对象序列中的全部组分。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改进DCM模型。改进DCM模型选择了新的体元定义,并且在多谱CT序列融合中引入先验组分作为参照,通过先验物质对融合结果中其他物质进行校准,实现检测对象中各组分位置的准确分布。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从物理表征正确性的角度,实现多谱CT序列融合,在满足CT序列中不同组分区分的同时,其融合图像的灰度具有物理可参照性,有利于后续的CT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断层(CT,computed tomography)和MRI(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技术的发展,困扰着活体足建模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特别是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标准的建立为计算机辅助足生物力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探讨了一种集CT扫描技术、Mimics(Materia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control system)和ANSYS软件为一体的活体足研究的生物力学方法。利用PHILIPS 64排螺旋CT扫描仪获得了足部骨组织的DICOM图像;在工作站上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分别对足部骨、皮肤等建模,利用Mimics的逆向工程模块对模型去噪、平滑处理和点云运算,之后进行模型面网格的划分;在ANSYS中建立约束、加载载荷并求解,从而实现足的生物力学研究。CT扫描的足部断层图像通过Mimics能够实现对足的外型和骨的三维重建,在逆向工程软件中可以实现模型的体网格划分,用ANSYS实现有限元分析。根据运动中足的动力学规律(如通过压力分布测量平台),能够实现足的表面和骨的动力学和应力应变的计算机仿真研究,为运动损伤或运动鞋的评价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信号渡越时间参数法测量空气中温度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声波已成功在医疗、化工和无损探伤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着温度改变而改变这一特点,本文把空气中的温度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信号在空气中的渡越时间参数TOF(Time of Flight)来对空气中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超声波CT画像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magnetic powder on the level of cross-linking of 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s (MREs) has been studied. Afterward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ation of manufactured MREs has been performed by using non-destructive method, specifically the computed tomograph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nal structures of MREs and the developing of its cross-linking level during the curing was found. It was shown that changes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owder significantly affect morphologies of the sample.  相似文献   

19.
Tumors grown on animals and treated with magnetic drug targeting and magnetic hyperthermia have been analyzed by microcomputed X-ray tomography to study the three-dimensional nanoparticle distribution. The measure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two laboratories, with a polychromatic X-ray cone beam as well as with monochromatic parallel beam. Due to the poor resolution in the first cas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gnetic nanoparticles can be studied only qualitatively. With the polychromatic beam semi-quantitative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from both methods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相似文献   

20.
An electrical model for multi-strip resistive plate chamber (RPC) is presented,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est data is carried on.Based on the model,the influences of the RPC's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readout are studied with PSpice simulation.Cross-talk (CT) phenomenon is observed and the relative amplitudes of the CT are studied for different design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