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佳实验条件下,基于脱氧尿苷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同步荧光光谱发生特异性变化,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白蛋白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以脱氧尿苷为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快速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总含量的新方法.深入考察了△λ值、反应介质、试剂用量、离子强度、加入顺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与血清白蛋白在2.76~524.4μg/mL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方法的检出限可达0.11μg/mL.运用本方法对人血清、唾液和尿液等生物样品进行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8.0%~102.5%之间.对11份空白溶液进行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差为1.2%.用经典的考马斯亮蓝G-250(CBB)法做了对照实验,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还考察了一些常见离子和有机物存在时对蛋白质测定的影响.本方法已用于血清、唾液和尿样等生物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2.
在模拟体液离子强度下,基于5-硝基水杨酸(5-NSA)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产生特异性变化,而建立了以5-NSA为分子探针,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 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受Δλ、反应介质、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ISF)与人血清白蛋白在3.2×10-8~6.4×10-8 mol/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7×10-8 mol/L(n=11). 对血清、尿样和唾液样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9.96%~100.04%之间.  相似文献   

3.
在Tris-HCl缓冲溶液体系中(pH=7.4),研究了1,4-二羟基-2-甲酰基-9,10-蒽醌缩对甲氧基苯基氨基硫脲(EN)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体系的荧光猝灭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证明EN与HSA可以发生相互作用,使人血清白蛋白的疏水微环境的极性以及构象发生变化。 考察了Δλ值、反应介质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EN为分子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同步荧光强度与HSA在1.380~165.6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对11份空白溶液进行平行测定,检出限达到0.414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52%。 运用此方法对血清、唾液、尿液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8.4%~105%。 且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探针JDC-108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基于JDC-108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产生特异性变化,而建立了以JDC-108为分子探针,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受Δλ、反应介质、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20℃、Tris-HCl缓冲液(pH=7.40)及离子强度为0.1 mol/L的NaCl溶液中,体系的Δλ为20 nm的同步荧光强度(ISF)与人血清白蛋白在2.0~497 m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76 mg/L(n=11)。本实验对血清、尿样和唾液样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7.7%~103.4%之间。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回收率较好等优点,可直接用于生物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pH 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荧光猝灭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显示磺胺嘧啶钠(SDS)可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使人血清白蛋白疏水微环境极性以及构象发生变化。考察了Δλ值、反应介质、离子强度等因素对该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的影响。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ISF)与人血清白蛋白在1.38~276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2,从而建立了以磺胺嘧啶钠为分子探针,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检测限可达0.48μg/mL。用此方法对生物样品人血清、唾液和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5.7%~103.7%之间。本文还用经典的考马斯亮蓝法对样品进行了测定,所得结果和本方法一致。同时还考察了一些常见的共存物质对蛋白质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基于5-硝基水杨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产生特异性变化,而建立了以5-硝基水杨酸为分子探针,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受Δλ、反应介质、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上述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ISF)与人血清白蛋白在2.21 ~ 469.2 mg/L 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81 mg/L(n=11)。本实验对血清、尿样和唾液样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8.4% ~ 102.6 %之间。  相似文献   

7.
在Tris-HCl缓冲溶液体系中(pH=7.4),白藜芦醇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对蛋白的内源性荧光产生猝灭作用,而且,同步荧光的强度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浓度成正比。 基于此,建立了以白藜芦醇为荧光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 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受Δλ、反应介质和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I)与人血清白蛋白在1.380~276.0 m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37 mg/L(n=11)。 对血清、尿样和唾液等生物样品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3.5%~105.8%之间,与传统的考马斯亮蓝(G-250)法作对照,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8-溴鸟苷(BG)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体系的荧光猝灭光谱、三维荧光光谱,证明了两者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人血清白蛋白疏水微环境极性的改变和构象的变化;还分析了△λ值、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对该体系同步荧光强度的影响,选定了8-溴鸟苷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最佳实验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与...  相似文献   

9.
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由于核苷类药物中间体氰基乙基尿嘧啶(CEU)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以氰基乙基尿嘧啶为探针,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方法.在最佳试验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与HSA和BSA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38~496.2 mg·L-1和1.56~624.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0.045 mg·L-1和0.051 mg·L-1.方法应用于人血清及牛血清中HSA及BSA的测定,并以此样品为基体分别加入HSA及BSA标准溶液作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5.1%~10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0.43%~2.72%之间.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核苷类药物中间体氰基乙基-5-氯尿嘧啶(CECU)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生成复合物,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产生特异性变化,而建立了以氰基乙基-5-氯尿嘧啶为荧光探针,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技术测定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与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分别在2.76~497μg/mL和3.90~507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1.64和1.72μg/mL(n=11)。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时间长、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方法已用于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