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配方法是在初中常用的一种变形方法,它源自于两个或三个实数的和(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在高中,有些同学似乎对于配方法有所淡忘,当面对一个只需借助配方法变形求解的问题,在思维路径上,常常出现舍近求远的情形.有感于此,本文拟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求解,藉以增强同学们的配方法运用意识.1基于主元配方配方法的运用,显然不拘泥于一个变量的代数式.当面对两个或多个变量的代数式配方变形时,不妨视某个变量为主元进行配方变形.  相似文献   

2.
<正>在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这一知识点中,"已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关于这两个元的代数式之值"是一个常见题型,困扰住了不少同学.现通过几例介绍一种"看作整体求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题目呈现已知a>0,b>0,且a+2b=1,则■的最小值为__分析本题是一道求二元变量的代数式最值问题,问题看似简单,在求解的过程中实则问题很多.比如尝试用“1”进行代换,通过将代数式■直接乘上1,或将代数式的分子1用a+2b=1进行替代,均未能构造出基本不等式模型而不能得到最值.下面我们对这一题的解法进行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有些数学问题(这里不指有关应用题)初看起来不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已知条件(或已知有关关系式)去构造二元一次方程组作为桥梁来解决它们.一、根据已知条件求代数式中(或方程中)的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数学中参数思想常常出现在几何问题中,同时"参数法"也是许多解题技巧的源泉.因此对于几何变量,我们常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来表示变量,这个代数式叫作参数式,其中的字母叫做参数.要善于用图形几何性质与代数关系来建立整式,进而去解题,大家会经历巧妙地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导数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以及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等知识点.本题第2问涉及两个变量a,b,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讨论二元函数的范围问题.下面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求解这个问题,梳理解决二元函数范围问题的常用思路以及典型方法.  相似文献   

7.
魏志平 《中学数学》2005,(10):19-20
解析几何是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学科,不等式是代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了,因此,它成为各级各类考试中命题的热点. 圆锥曲线中二元范围问题就是问题中含有两个变量或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必须引进第二个变量的范围问题.这类问题的基本解法是由已知条件得到与两个变量有关的一个等式和不等式,等式的作用是消元,不等式的作用是获得范围,难点是不等式的构造,本文就此作一点简单的归纳.  相似文献   

8.
<正>在高中数学很多问题中,经常会遇到题设条件为二元代数式的和或积为定值的问题,即已知f(x,y)+g(x,y)=m或f(x,y)·g(x,y)=n(n>0),m,n是定值.利用这样的条件求解范围或者证明结论时,常常因为变量的多元性而导致题目看上去难以下手.处理这样的条件,常用到的方法为对称化构造.这样的思想在求解不等式问题、三角函数问题、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和极值点偏移等问题中都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的根分别为x_1,x_2,求解有关x_1,x_2代数式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问题中的一种题型,解决此类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分别是:方法 1先将已知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求出来,然后再带入到已知的代数式中计算;方法2将所求代数式进行适当的变形,然后利用韦达定理以及已知条件去求解出变形后的代数式的值.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方法 1思路简单,  相似文献   

10.
王颖喆 《应用数学》2004,17(1):138-143
本文定性地讨论非紧空间中可逆扩散过程的代数式收敛的判定 .使用分裂空间的方法 .将全空间分裂成两个部分 :紧的子空间与非紧的余子空间 .在紧子空间中考虑边界反射的Neumann过程 ,它必然是代数式收敛的 .而在非紧子空间中考虑边界吸收的Dirichlet过程 ,如果这一Dirichlet过程以代数式的速度击中边界 ,那么就有原过程在全空间代数式收敛 ;反之 ,原过程代数式收敛 ,非紧子空间中的Dirichlet过程也是代数式收敛的 .因此过程在紧子空间的任意摄动不会影响在全空间的代数式收敛性 .  相似文献   

11.
为了求一类二元二次代数式f(x,y)在某二元二次函数g(x,y)=0的条件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我们设p=f(x,y),p便是要求的目标,所以把p称为变量x、y的目标函数。这类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一般都是应用降维法来求解,但其运算量大,过程繁杂,而且容易出错。本文所采用的降次法即先由条件式或目标函数进行适当的恒等变换,再使目标函数降为一次的条件最值问题进行处理,这样将比降维法简  相似文献   

12.
<正>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相关的代数式,主要有两类结构.一类是关于根的对称式,一般方法为不解方程,直接利用根与系数关系解决.另一类是关于根的非对称式,一般方法是置换两根,构造一个新代数式,再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出两个代数式的和差来解决.笔者看到的期刊上的文章以及通过知网查看的文章,发现作者提供的解法基本是置构造法.应该说使用这种方法有一个默认的前提条件:不解方程.但是很多时候,问题并没有这一条件.既然没有这个条件,就可以通过降次求根的方法来解决.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问题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R~n上扩散过程的代数式收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颖喆 《数学学报》2004,47(5):1001-101
本文研究n维欧氏空间上的扩散过程在L2意义下的代数式收敛的情况,给出了判定代数式收敛的方法,并对两种特殊情形扩散算子进行了讨论.将所得判敛法应用于两个例子可得到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樊仕松 《数学通讯》2013,(Z1):56-59
规划问题是高中阶段直线的一个重要应用.规划问题有三要素:变量,可行域,目标函数.规划问题综合了平面知识、不等式性质、代数式的几何意义等很多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整理近几年涉及到规划问题中常见的目标函数,汇总得到四种常见类型的目标函  相似文献   

15.
<正>试题已知点P(x,y)到原点的距离为1,则m=(x+y-2)/(x-y+2)=的最大值为_______.这是笔者所在中学高三复习模拟测试中的一道试题,命题者匠心独运,研究与x和y这两个变量有关的二元函数最值问题.这类问题能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不少学生处理这类问题不知如何下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处理多元变量最值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减元"思想,而"减元"主要有"代入消元"和"集中变元"两种方式,笔者从函数与方程和解析几何两个视角,利用  相似文献   

16.
<正>二次根式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二次根式的学习中,分母有理化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点.本文将通过具体实例,介绍几种分母有理化的常用方法,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一、两个重要概念1.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  相似文献   

17.
<正>应用配方法将一个代数式或一个代数式的某一部分通过恒等变形,构造出一个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或差),再利用完全平方式的非负性或其它条件实现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在中考及数学竞赛中经常用到.现举例说明如下.一、求代数式的值例1已知:x-y=4,y-z=3,求x~2+y~2+z~2-xy-yz-xz的值.分析已知条件中只给出了两个方程,无法求出x、y、z三个未知数的值,但可求出x-z=7,结合求值式特征,易想到利用配方法整体求解.  相似文献   

18.
<正>在初一上学期第3章代数式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代数式是指用运算符号把数或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根据问题的需要,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计算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显然,我们这里所讲的求代数式的值是指对含有字母的代数式.  相似文献   

19.
双变量关系条件下的代数式最值问题,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问题,破解的关键是合理恒等变形,巧妙运算转化,借助基本不等式、换元、函数或方程、导数、重要不等式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来处理,基于不同的思维视角选取不同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台风路径预报中,通常使用的统计方法都没有涉及自变量场与预报量场之间的整体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则是从两组变量的相关性着手,把原来较多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典型变量,且通过研究这少数几个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来揭示两组变量之间的整体相关关系. 我们用典型相关分析从因子场提取的典型变量,试作台风路径预报所用的资料如下: 台风的起始预报区域由下列四点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