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值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成树 《化学教育》2005,26(12):61-61,F0003
用氧化值的概念讨论了有机氧化还原反应,并把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值法推广到无机氧化还原反应中。  相似文献   

2.
严宣申 《化学教育》1994,15(2):26-28
根据电极电势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及完全程度。  相似文献   

3.
郑文昌 《化学教育》2016,37(9):8-15
采用测验、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对高一新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困难进行诊断分析,发现学生对化合价认识不足,缺少从微观层面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在学习困难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进行课堂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4.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效教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利用已有经验,快速更新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通过简约化处理,准确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判断;进行科学探究,总结发现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  相似文献   

5.
骆仁新 《化学教育》2003,24(2):40-40
将AgNO3溶液和 (NH4 ) 2 S溶液混合 ,发生的反应是 :2AgNO3 +(NH4) 2 S =Ag2 S +2NH4NO3这是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通常认为AgNO3和(NH4 ) 2 S之间是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 ,但实验表明 ,像这样的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之间 ,在一定条件下 ,也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31℃时 ,将 5mL 2mol/LAgNO3溶液和5mL接近饱和的 (NH4 ) 2 S溶液分别放在 2个青霉素瓶中 ,用一段 6 0cm长充满饱和KNO3溶液的一次性医用输液管做盐桥 ,用大号干电池的碳棒做电极 ,做成如图所示装置 :为了避免空气中氧气…  相似文献   

6.
栗艳丽  袁振东 《化学通报》2022,85(10):1267-1272
18世纪末,拉瓦锡在氧化学说范式下,建立了“得失氧”角度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9世纪,约翰逊在化合价学说的基础上,发现氧化还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化合价升降”,其概念扩大至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升降的一类反应。20世纪初,弗莱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解释了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1948年,格拉斯顿在价键理论和电负性基础上,从“氧化数变化”的角度提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人为表征概念。20世纪末,古德斯坦和李良助分别从“电负性顺序”和“极性翻转”角度提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现代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史,反映了化学思想的发展和科学认识的变化,对化学研究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严宣申 《化学教育》2012,33(8):84-88
以实验为例讨论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总结出如何通过电极电势差判断反应倾向;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无关;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性的关系以及运用电极电势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致冉 《化学通报》1994,(10):54-56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种配平法──代数法李致冉(山东大学化学系,济南250100)有的文献[1]和教科书 ̄[2]曾介绍过配平有机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两种方法,即半反应法和氧化数法。本文介绍另一种方法——代数法。它的具体步骤是:第一,写出基本反应式;第...  相似文献   

9.
如何寻找学生认识发展的路径,是一个难题。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认识角度的转化,设计连续的学生活动,可以找到学生认识发展的方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课堂生成的现象进行反思、调整,可以找到适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路径;教师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是否实现了学生认识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综述了作者多的来研究的氧化还原反应体系及其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并作用评述。  相似文献   

11.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趣味性探究课。再现亚硝酸盐对机体的毒害,探讨其解毒原理,用厨房中的常见物质有效快速鉴别亚硝酸钠与氯化钠。贴近生活,材料易得,现象明显,操作简便。适于课堂探究与激趣。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中的KƟ-EƟ关系式和φ-φƟ关系式是分别求算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和氧化还原电对电极电势的重要公式。实际上,这2个公式也可以用来求解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以实例的形式讨论了这一思想的根据、方法,及其在求算水电离常数、弱酸或弱碱电离常数、难溶性电解质溶度积常数和配离子形成常数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麦裕华 《化学教育》2014,35(17):20-2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是学生需要发展的化学基本技能之一。从学生需要的基础技能、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性、教科书教学内容的安排、高考的命题和考试要求这4方面讨论了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的因素。对在“化学1”模块阶段、高考总复习阶段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提出1个包括4个预期水平的预期水平方案。最后分别对围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的教学实践、学术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在高一年级氧化还原反应新课教学中,使用口诀教学对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分析能力的影响,涉及简单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广度和速度、不同复杂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深度.结果显示:口诀教学对实验组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分析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良好的即时效果和保持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均获得显著提高,但表现出不同...  相似文献   

15.
张军 《化学教育》2003,24(4):32-34,37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是一条贯穿高中化学始终的“动脉”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必要进行专题复习。1 概念体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表现氧化性、还原剂表现还原性。2 反应类型为了研究的方便 ,可以把氧化还原反应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如 :3 反应规律3.1 表现性质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3.2 性质强弱规律 :在“氧化剂 +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中 ,氧化性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 >还原产物。3.3 正易逆难规律 :若“氧化剂 +e- →还…  相似文献   

16.
张静  徐京汉 《化学教育》2010,31(3):64-65
“氧化还原反应”一节内容在新教材中没有编排实验,传统的习题课教学也往往比较枯燥。为改善习题课的教学效果,设计了一节实验习题课,创设“如何检验海鲜浸泡液中是否含有H2O2”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对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更深的体会,同时能更加熟练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1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社新课标教材的第二章第三节,编排在“从实验学化学”与“物质的分类”之后,肩负着落实课程标准“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要求的重要使命。为此,我们计划用3课时加以研究,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论证了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这个教学结论的不确切性。明确指出,三碘化钾的生成与分解、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生成与分解都是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是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由于它们都是配位反应,在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因此它们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9.
王婷婷  周青  李晔 《化学教育》2016,37(19):31-37
选取氧化还原反应为研究内容,用流程图法(Flow Chart)对30名高中生认知结构进行测查。可视化图形与认知结构变量定量分析均表明:学生个体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结构变量和信息处理策略两两密切相关,成绩好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变量得分较高,在构建和组织知识的过程中倾向于采用高水平的信息处理模型;分析还发现大部分高三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学习中,已经很好地建立了反应中得失电子、化合价升降等概念,但对于具体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情境认知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0.
氧化数     
严宣申 《化学教育》2011,32(9):85-85
中学阶段称为的化合价,大学阶段改为氧化数(氧化态),为什么?先看实验事实:当1mol e-通过熔融NaCl得1 mol Na(阴极)、0.5 mol Cl2(阳极),由此可知原先是Na+、Cl-;同理,由电解熔融MgCl2的实验结果可知原先是Mg2+、Cl—……1 mol e-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