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正>朱世杰的《四元玉鉴》(1303年)一书是我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的一部十分重要的数学名著,其卷中之六"或问歌彖(tuan)"门,共载12个诗词体古典数学题,是我国现有史料中,最早的诗词体古典数学问题集,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一种把文学诗词艺术与数学科学相结合的人类宝贵文化遗产。流传广泛,多数都被我国后世数学著作引录转载,现从中引录译  相似文献   

2.
杨辉三角形(如图)亦称贾宪三角形,又称巴斯卡三角形.之所以称为杨辉三角形,是因为它首先载于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于公元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为什么亦称贾宪三角形呢?是因为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说这个方法是出于《释镇算书》,贾宪曾经用过,但《释镇算书》早已失传.贾宪是北宋数学  相似文献   

3.
“袖里吞金”实际上是我国古人独创的一种利用左手掌定位的一种乘除定位法,与徐心鲁订正《盘珠算法》(1573年),程大位(1533—1606)《算法统宗》(1592年)中的“一掌金”虽有联系,但实质是不同的,此法最初名叫“袖中锦定位诀”,最早见于明朝数学家吴敬撰写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年),卷首“乘除开方起例”,歌曰:  相似文献   

4.
<正>《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年),又称《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是明朝的三大数学、珠算名著之一。目前,程大位(1533~1606)《算法统宗》(1592年)已由梅荣照、李兆华校释,于1990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王文素的《算学宝鉴》(1524)已由我和刘五然校注,于2008年由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只有此书,目前尚无人进行校注出版。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J.  相似文献   

5.
<正>吴敬是明朝初年最早应用开方术的数学家、珠算家,他的开方术,是《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年)中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但是在许多数学史、珠算史中,如李俨(1892~1963)著的《中国算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钱宝琮(1892~1974)著的《中国数学史》(科学出版社,1964年),许莼航(1907~1965)著的《中国算术故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年),李迪(1927~2006)著的《中国数学通史·明清卷》,沈康身著的《中算导论》(上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杨辉三角"亦称"贾宪三角",因在杨辉著的《详解九章算法》(1261年)中曾明确地指出这个三角形"出《释锁算书》,贾宪用此术",也就是说,这个"三角形"在我国于十一世纪时就由贾宪首先使用了.欧洲人认为这个"三角形"是法国数学家巴斯加(Pas-cal,1623—1662年)首先创用的.这是极不正确的说法,在欧洲有人发现公元1527年德国数学家阿皮纳斯(Apianus)所著的一本书的封面  相似文献   

7.
明朝数学家、珠算家吴敬 (约 13 90 -14 60 )在其所著《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 5 0年 )中、载有 3 3 2道诗词古体算题 .这是我国现有数学史料中 ,发现的最早、最多、最完整的诗词古体算题集 .涉及 14种词牌 ,其中最多者为西江月 ,达 88题 .吴敬的诗词古体算题 ,是我国独有的人类文化遗产之一 .气势磅礴 ,设喻生动 ,构思新颖 ,风格独特 ,脍灸人口 ,发人深思 ,有声有色 ,颇具魅力 ,饶有趣味 ,朗朗上口 ,便于记忆 .其中部分古体算题 ,经王文素 (约 14 65 -?)《算学宝鉴》(15 2 4年 ,引录订正 17题 ) ,徐心鲁订正《盘珠算法》 (15 73年 ) ,柯岗…  相似文献   

8.
吴敬,字信民,号主一翁.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约生活在1385—1455年前后,是明初浙江一带很著名的数学教育家.他用十年功夫,于景泰元年(1450年)撰写成一部十一卷数十万言的数学巨著《九章详注算法比类大全》.他自己在序中说:“故算数之家,止称《九章算法》为宗,世传其书,出于周公,然世即罕传,亦无习而贯通者,予以草茅求  相似文献   

9.
当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时,常用公式△=(s(s-a)(s-b)(s-c))~(1/2)来算,但也有不便之处.例如,“在△ABC中,已知a=(41)~(1/2),b=(34)~(1/2),c=5求面积”用这个公式来算,就殊感困难. 我国南宋时的大数学家秦九韶著有《数书九章》一书(1247年).在该书的第五卷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数学的瑰宝——杨辉三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1是一个非凡的图形.它刊载于七百多年前南宋数学家杨辉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书中(1261年),我们称它为杨辉三角.杨辉还在书中说,这个图出自于贾宪的《释锁》算书.可惜贾宪的书失传了.在西方的一些数学史著作中,却把这个图称为“帕斯卡三角”,认为是法国数学家帕斯卡(Pascal,1623—1662)于1645年首创的.其实,继杨辉之后,中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1303)中用过这个图形.中亚细亚的阿尔.卡希(Alkashi)于1427年、德国数学家阿卜亚鲁斯(Apianus)于1527年也用过这个图形,但这些都比杨辉或贾宪要迟很长一段时间.这…  相似文献   

11.
程大位(1533-1606),字汝思,号宾渠,安徽休宁率口(今黄山市屯溪)人,是明代著名的数学家、珠算家。“幼耽习是学,犤1犦,弱冠犤2犦商游吴楚,遍访名师,绎其文义,审其成法,归而覃思犤3犦于率水之上,余二十年,一旦恍然,若有所得,遂于是乎,参会诸家之法,附以一得之愚。纂集成编。诸凡前法之未发者,明之;未备者,补之;繁芜者,删之;疏略者,详之。而又为之订其讹谬,别其序次、清其句读。俾上智见解于筌蹄犤4犦之外,而成学亦可缘。是以获鱼兔,岂敢曰“立我明一代算数之宗,聊以启后学之成式尔己”。他自幼耽习数学,从二十多岁起便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商,遍访名师,参会诸家之法,用了三十年的时间,1592年在他六十岁时,撰写成数学巨著《新编直指算法统宗》十七卷,后又“删其繁芜,揭其要领”,于1598年将其缩编为《算法纂要》四卷。《算法统宗》是一部以算盘为计算工具的应用数学书,全书595个应用数学题,多数是从传统数学书籍中引录的。编写体例,“参会诸家之法”,深受吴敞《九章详算法比类大全》的影响,全书与吴敬一样,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一)书前有宾渠小像、首篇、卷一、卷二,为全书的预备知识,但他在“总说”中认为数学起源于河图、洛书,...  相似文献   

12.
段育华周元瑞合编:“算学辞典”(1938年5月商务版)圆束条:“圆束之名,见宋秦九韶‘数书九章’.杨辉‘田亩比类乘除捷法’中,名曰圆箭.…,乃以圆物束成六角柱形也…”. 许莼舫著:“中算家的代数学研究”(1953年3月开明版),第27页所载:“[题二]圆箭束外围30枝,问共箭几枝?答:91枝. 圆箭束实际是六角箭束,….”宋景昌撰:“数书九章札记”卷四(“丛书集  相似文献   

13.
芗素 《数学通报》1990,(7):47-47
《九章算术》(简称《九章》)是一部中国古代数学经典著作,早已为国内外学者所称道。刘徽的《九章算术注》(简称《刘注》)也已成为数学史界所关注的重要文献之一。尤其近年来,对《九章》及《刘注》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了。根据目前各种迹象表明,即将形成“《九章》热点”的高潮。就在这一高潮到来的前夕,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今年出版了《东方数学典籍——〈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研究》(简称《研究》)一书,这书的出版既标志着对《九章》及《刘注》研究的高度学术水  相似文献   

14.
华罗庾先生在[1]中写道:“杨辉是我国宋朝时候的数学家,他在公元1261年著了一本叫做《详解九章算法》的书,里面画了这样一张图,[1]中封二)并且说这个方法是出于《释锁算书》,贾宪曾经用过它。……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一图形的发现在我国当时不迟于1200年左右。在欧洲,这图形称为“巴斯加(Pascal)三角。”因为一般都认为这是巴斯加在1654年发明的。……可是无论怎样,杨辉三角的发现,在我国比在欧洲至少要早300年左右。” 杨辉三角的发现是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但数百年来,关于杨辉三角推广的工作,进行的甚少。近来,笔者对杨辉三角进行了推广,得到了若干有用的结果,本文只列出数个主要结论。 为了以后进行比较,首先回顾一下杨辉三角的概念。 定义1 杨辉三角是指如下的图形:  相似文献   

15.
《数书九章》中的几何问题共有三十四个,在全书总共八十一个问题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许多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运用了《九章算术》中的计算法则。值得称道的是,秦九韶发展了自三国时代赵君卿注《周髀算经》化几何问题为代数问题的方法,并使这种几何代数化的方法日趋成熟,从而使我国古算关于  相似文献   

16.
《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亦称《九章详注算法比类大全》简称《算法大全》^①,明景泰元年(1450年)浙江仁和(今杭州市)吴敬(字信民)撰。书成后,版毁于火,十存其六。现传本是吴讷重编,弘治元年(1488年)重印。此书在清初已不多见。清初名数学家梅鼎(1633—1721)在《勿庵历算全书》^②中说:“钱塘吴信民《九章比类》,西域伍尔昌遵蹈有其书,余从借读焉,书可盈尺。在《统宗》之前,《统宗》不能及也。”英国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Joseph Nedham 1900—1995)说:“数学家吴信民的《九章比类算法》早已失传^③”。目前国内发现三部,分别藏于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日本静嘉堂也藏有一部^④,这是一部明朝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数学巨。  相似文献   

17.
<正>南宋的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记录了图1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即现在的杨辉三角,其本质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如图2).杨辉三角中蕴含着许多奇妙的性质,也与许多数学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今中外,有许多数学家如贾宪、朱世杰、帕斯卡、华罗庚等都层深入研究过杨辉三角,  相似文献   

18.
修订后的初级中学课本《代数》第三册(以下简称新教材)第九章《数的开方》,是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三册(以下简称原教材)第一章《数的开方和二次根式》的第一单元“数的开方”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原教材《数的开方和二次根式》一章共包括两个单元,考虑到这两个  相似文献   

19.
姜克华 《珠算》2002,(6):18-21
读《珠算》2002年第3期江志伟先生的《王立仁和他的珠算乘加除减速算法》[1]章后。笔又有不少的感慨。  相似文献   

20.
十一世紀以前的九章算術經過轉輾傳鈔,錯誤與脫落的字很多,宋元豐中,秘書省刻算經十書時,雖然曾經請李籍等“鉤校”過,誤文奪字還是不能避免,後來的刻本與抄本,非但不能改善,而且因為籌算失傳,九章術文難以瞭解,文字的混亂現象比以前更厲害了,我們研究數學史的,若不通過校勘工作,決不能發掘古代數學的真意,現在通行板本的九章算術都是孔氏微波榭本的翻印本,是經過戴震校勘過的,但是戴震沒有做好他的工作,在有些地方,他自作聰明地硬把原本不錯的文字改掉,後來的讀者很容易給他蒙蔽而引起誤會,在九章算術方程章裏,消去一未知量項是用“直除”法的,劉徽注解釋“直除”法的應用也很清楚,戴震用明朝數學書(例如程大位算法統宗等)中所提倡互乘相消法去改寫劉徽注原文,犯了重大的錯誤,幸虧我們還有楊輝詳解九章演算法、永樂大典本與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九章算術作為依據,可以糾正他的錯誤。方程章第一問術文劉徽注,依據楊輝詳解九章演算法引與永樂大典本,都說:“先令右行上禾乘中行為齊同之意,為齊同者,謂中行直減右行也,從簡易,雖不言齊同,以齊同之意觀之,其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