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化学危险药品管理与实验室安全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专院校及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危险药品较多,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现在危险药品的保管、取用、操作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发生事故后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本文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对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化学实验室常见事故的防范与处理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1 引  言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品分析中得到重视,这是因为该方法的非破坏性,样品不需预处理 ,不需分离,即可直接测定。但其各组分光谱重叠需采用一定的数据处理技术方能获得准确 分析结果。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 进行粉末药品美的康的非破坏性快速定量分析。使用一组美的康粉末药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 谱数据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未知样品。讨论了影响网络的各参数。采用了新的网络 评价标准——逼近度。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和试剂 日本岛津UV-3100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附件积分球。测量条件,狭缝为12 nm,扫描范围1100~2500 nm。所用试剂均符合药典标准 。  相似文献   

3.
采用HPL法测定了氧氟沙星的含量,方法先进,结果可靠。可用于氧氟沙星软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及日本药典,对测定尿激酶活性的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了考察对比,对不同样品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差热分析法测定化工品、药品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差热分析(DSC)法测定化工品、药品纯度的条件,测定的最佳条件为升温速度0.7℃/min,样品量2-3mg,保护气流速20-40mL/min。测定结果的RSD为0.02%,F检验及t检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容量法无显著差异。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化工品、药品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7.
《化学分析计量》2008,17(2):18-18
为全面推进监管能力建设,中央财政近年对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投入大幅增加,仅2006、2007两年,中央财政对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投入就达到37亿多元,为1998年至2005年7年总和的1.3倍。我国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第一个国家级专项规划——《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正式印发,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8.
薄层色谱法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薄层色谱的定量方法,即目测法,斑点面积法,洗脱法及扫描法作了简要介绍;对1998-2000年薄层色谱法在医药,食品及其他领域定量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新药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新药研究与开发孙曼霁,周廷冲(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医药是人们战胜疾病的重要手段,它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起过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物的需求也日益增...  相似文献   

10.
用HPLC测定具有改善睡眠等特定功能的保健药品“梦通宁”中的褪黑激素,并结合紫外光谱来鉴定样品中的褪黑激素。以Novapak C18柱为分离柱,V(甲醇):V(0.05mol/L的Na2HPO4)=30:70作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回收率98,11%,检出限为0.5mg/L。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中医虚证与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有关,中药研究也按这一思路进行了中药与微量元素的研究,但试图以中药补充病理状态下机体微量元素的不足是不可取的,不如通过食物补充。因此,中药治疗虚证之微量元素失调,应采用具富集某种微量元素作用的中药,同时必须在治疗中突出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2.
简要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核药物领域发展的主要成就,并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核药物探针[18F]FDG作了重点介绍。[18F]FDG的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历经半个世纪终于成功应用于临床,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除此以外,本文也介绍了多肽类及蛋白类核药物的最新进展。在梳理核药物发展脉络的同时,本文也借此机会向读者介绍了几位为核药物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并作为晚辈向其致以崇高的敬意。最终,笔者希望向读者阐明核药物研究立足基础研究、面向临床问题的学科特色,也希望读者能通过对经典核药物发展脉络的了解,对自身的科学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与微量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中医药学与微量元素相结合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认为中医药领域中的微量元素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但潜力巨大,今后应注重对人体多种组织中微量元素进行综合整体性的探索,并努力研制出更多以中药为主,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药物及保健品.  相似文献   

14.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药食两用中药材中的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测定药食两用中药材中铅含量的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以2%磷酸二氢铵为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药食两用中药材中的铅含量。在2~40μg/L范围内,铅的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9,检出限为5μg/kg。加标回收率为94.0%~105.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n=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较高,基体干扰小,适合药食两用中药材中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药炮制是中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中药区别于天然药物的显著特点。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以后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随着这些化学变化而改变的物质基础是中药炮制前后性味、功能改变的重要原因。阐明中药炮制过程中发生的这些化学变化是中药炮制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对中药炮制过程的化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阐明了多味中药炮制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化学成分变化,主要的化学反应包括水解反应、氧化反应、置换反应、异构化反应和分解反应等。本文对近年来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反应机理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中药炮制过程化学机理研究的方向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中药的安全性和中药药理评价问题,提出应重视中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药物发光分析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国内目前药物发光分析的现状着重对荧光,化学发光和磷光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此外还介绍了作者近几年来用发光技术与薄层分离联用进行药物含量测定,中药微量元素测定,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药物发光分析研究了目前主要是要把高分离度与高灵敏度检测相结合及连续操作。  相似文献   

18.
药物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况和药物在药物动力学方面、药效学及在体外相互作用的一些临床表现.特别是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问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临床调配处方时发现的问题,对几例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了讨论,不合理用药可能降低疗效,延缓治疗,给患者带来痛苦。提示必须充分重视此问题,以防止药疗事故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维生素类药物的作用及其在婴幼儿中的应用,并提示注意维生素类药物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