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电流表内阻的简便方法其电路如下图所示.图中G为内阻是r。的待测电流表,其量程为人;G;为已知量的另一电流表;R;与R。为两个可变电阻箱;K;、K。是两个电键;电路由电动势为。,内阻为厂的电源供电.当闭合电键K;、K。后,通过电路中干路的电流I;可从电流表G;上直  相似文献   

2.
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常德  令狐荣锋 《物理实验》1997,17(3):130-130,129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要么采用电流表内接电路(图1),要么采用电流表外接电路(图2).因为电流表的内阻RA并不为零,电压表的内阻RV也不是无限大,无论采用哪一种电路进行测量,系统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所谓的“方法误差”.当待测电阻阻值R满足RWR^时,用内接法测量所带来的误差可忽略不计.”当待测电阻阻值R满足RV>>R时,用外接法测量所带来的误差可忽略不计.但在一般阻值的情况下,应该选用何种电路来进行测量才能使误差较小呢?本文将从误差分析入手来进行讨论,最后得出一个联接方式选择的判断方法.1内接…  相似文献   

3.
1测量电路及实验原理在选择电流表内接电路时,设伏特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测测量值Rx为:Rx=U/I=R+RA(1)可见,Rx>R图1电路图即:R=Rx-RA(2)式中R为待测电阻阻值,RA为电流表内阻。若能精确地提供RA的值,根据式(2)可准确计算阻值R。由于电流表内阻在不同的量程下不同,而且受实验环境的影响,因此,RA不能靠实验室提供,需要在实验中测量得到。如图1所示,合上K1、K2,在伏特表、电流表中读取数据:U1、U2、I,则:RA=(U1-U2)/I(3)事实上,这是测量微小电压降的方法。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较小,故电流表两端的电压降很小,用上述方法可以…  相似文献   

4.
李林 《物理实验》1997,17(5):227-228
在大学普通物理实验中,通常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电路图如图1(a)、(b)所示.图1(a)为电流表外接法,图1(b)为电流表内接法.由图1(a)知即测量值R等于被测电阻尼和电压表内阻Rv的并联值.由图1(b)知即测量值R等于被测电阻Rx和电流表内阻RA的串联值.由式(1)和式(3)可见,由于电表内阻的存在,给测量结果带来了一定的系统误差.同时,由式(2)和式(4)可以看出,如果知道了电表的内阻RV或RA,便可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但是,在电表内阻未知的情况下,用上述方法修正测量结果时,就显得比较繁琐.另外,采用电流表的内…  相似文献   

5.
温镇源 《物理实验》1990,10(2):68-68,54
在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电流表内阻的测量都采用半满偏法,用图1所示的电路。半满偏法是用电阻箱R_2的读数来表示电流表内阻的大小。系统误差的来源是,电流表内阻与R_2并联以后,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变小了,闭合电路的电流也就增大了,因而调节到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半满偏时,通过R_2的电流必然大于半满偏值,故R_2读数与电流表内阻r_g相比,必然要偏小。半满偏法的系统误差是(r_g-R_2)/r_g=U_g/ε,其中,U_g是电流表的满度电压,ε是电源的电动势。所以半满偏法只有在ε(?)U_g时,用读数R_2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下册学生实验《把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中,讲到电流表内阻测量时,采用图1所示电路和“半值法”进行测量.由误差分析得其测量相对误差为:E=R′/(r+R)-R′(1)由上式可见,(r+R)≥100R′,E值才接近或小于1%.  相似文献   

7.
电流和电压测量中的方法误差是系统误差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方法误差一般可表达为γ=(A_X-X/X)100%式中:A_X——测量结果的数值X——被测的量应该说,方法误差在用指示仪表的测量中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电流表的内阻不等于零,电压表的内阻不等于无穷大,当它们接入被测电路后,必定或多或少地影响电路的原来状态,影响了被测量的数值,使测量电表的示值与电路原有的数值发生误差。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其方法误差还与被测电路的电源内阻有关。只有当测量电流时,电流表的内阻R_a与电路的电阻R相比可以略去不计  相似文献   

8.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I-^U,测量电路的设计是围绕测量电阻R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阻R的电流I来间接测量其电阻R值。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自然地想到用电压表V来直接测电压,用电流表A来直接测电流。但在实际测量中,若电压表不能用或没有电压表的情况下,如何测电压;在电流表不能用或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如何测电流;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知道到:  相似文献   

9.
由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编写的《高二物理实验报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13页“用欧姆表测电阻”实验中,对欧姆表的使用提出了一条要求:应尽可能利用欧姆表刻度盘标尺的中间部分刻度.实验中提出这一测量要求有什么意义?其原理何在?本文将从分析测电阻的相对误差人手,对这一测量要求进行解释.图1表示用欧姆表测电阻Rx的电路示意图.设欧姆表的内阻为r(包括电流表的电阻、变阻器的有效电阻和电池内阻),电地的电动势为ε,当两表笔短接调零(Rx=0)时,电路中的电流应达到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R,则当被测电阻Rx接入电路时.电…  相似文献   

10.
电阻测量的设计性实验,不仅是实验教学的重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然而学生在做测量电阻和电流表内阻的实验时,由于受实验器材所限和实验方法不尽合理,造成了较大的系统误差.针对实际问题,本人对实验方法作了一些改进,可使实验既能顺利开展,还能减小系统误差.1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教材中所采用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图中R为变阻器,R′为电阻箱.实验方法及原理如下:合上开关S_1,断开S_2,调节R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保持R不变,再合上开关S_2,调节电阻箱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正好是满刻度的一半,读出  相似文献   

11.
李培官 《物理实验》1997,17(4):162-165
“半偏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它不需利用其他仪表,而是利用被测电表自身的指示作用,来测量电表的内阻.所采用的原理电路主要有两种(参见图l、图2),这两种测量电路都存在着理论上的误差.若把电路加以改进,则理论上的误差可以消除.一、常用“半偏法”的测量原理及其理论上的误差l.第一种“半偏法”原理电路门)测量原理电路见图1,在实验中,先闭合K;,调节滑线变阻器R,使电表满偏.此时(2)理论误差用此方法所测得电表内阻值R。,比电表内阻的真值凡要小.这是因为当R。与见并联后,电路的总电流入增大了(即人>I。;)…  相似文献   

12.
伏特计—安培计法测电阻与补偿法测电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颂仪 《物理实验》1993,13(5):210-213
“伏特计-安培计法测电阻与补偿法测电压”是电学基础实验之一,所用原理极简单——欧姆定律,实验方法也简单——通过测量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及其二端的电压降而得其阻值。最简单的做法是用电流表及电压表分别测出电流及电压(以下简称为伏-安测量),则R_x=V/I。但由于电表内阻并非理想(电流表不为0,电压表不为∞),因此当用电压表测量R_x二端电压时,电流表测出的电流包含着电压表中通过的电流;而若电流表测量R_x中流过的电流,则电压表测出的电压包含电流表上的电压降,当这些额外的电流或电压值与待测电阻上通过的电流或电压降可相比拟时,这种方法上的系统误差将影响结果的正确性。克服该系统误差的方法是用补偿法测电压,即利  相似文献   

13.
线性欧姆表     
常见的欧姆表是根据闭台电路的欧姆定律I=R/Rx+(r+Rp+Rg)(如图1),一个电流对应一个电阻.刻度也不均匀,是非线性的,测量精度低,只适用于粗略测量,也不适合小电阻的测量.线性欧姆表可以改变以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三表法测交流参数是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元件或二端无源网络的电压U、电流I、有功功率P后,计算出交流参数.三表法的测量电路,一般有前接法和后接法.下面对三表法的接线方式进行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5.
根据探测器测量原理和标定方法、特点,分析其位置测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过程的A类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和最小二乘法引入的拟合不确定度,确定了各个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探测器的合成不确定度,对于应用于神龙二号直线感应加速器的电阻环和磁探测器,其合成不确定度约为0.1 mm。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负载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电学实验,也是对学生进行图象教学的典型实验.我校学生用的实验器材为WYJ-20/2A高精度直流稳压电源、C31-A型电流表(0.5级)、J236-1型电阻箱(0.5级)、开关、导线等.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R为负载,R0为定值电阻,充当电源的假内阻,当E、R0调到一定值(如E=6.0 V,R0=10.0Ω)后,调节R的阻值,测量电路中的电流I,计算输出功率P=I2R,在坐标纸上作出P-R图象,可直观地反映输出功率与负载电阻的关系,其图象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7.
杨万明 《大学物理》1994,13(5):7-12
本文从电源内阻r不等于零,及不对桥臂电阻作任何限制性假设的最一般情形出发,解出非平衡电流,证明了检流计的电流灵敏度与其平均等效内阻Rg的平方根成正比。指出,只当电源和桥臂线路作为一等效电压源的内阻等于Rg,且桥臂电阻满足电桥平衡条件下的一定极限关系时,电桥灵敏度才有极大值,进而给出个电桥最大灵敏度的普遍表达式,并提出了惠斯通电桥用于测电阻时选择电路参数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伏安法测电阻是高中电学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欧姆定律的一个实际应用.在传统的两种接线方法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接人电路时,不可视为理想情形(RA=0,Rv=∞),从而改变了电路的结构,因而不能同时准确测出Rx两端电压及流过的电流,不可避免地出现系统误差.在此,笔者设计一种新的测量电路,来消除系统误差,对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做些改进.  相似文献   

19.
示波谐振法测量电容就是用示波器观察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现象来确定待测电容的值,是测量电容的一种简便方法.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测量灵敏度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电路中标准电感L和标准电阻R的取值对电路灵敏度有较大影响,而电路灵敏度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总不确定度影响较大.当L和R的取值使Q≥3时,电路灵敏度已足够高,一般已满足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林抒 《物理》1964,(10)
标准电池的内阻,不但是研究标准电池的一个指标,也是校准低阻电位计时选择电流计的依据。标准电池内阻约有数百欧姆。对于Ⅰ,Ⅱ类标准电池,允许连续通过的电流不超过1微安。如果直接把电池连接一电阻R′测出电动势和端电压之差,则因为了使电流不超过限值,必须有R>10~6欧。同时电池内阻r≈10~2欧。这样,电动势和端电压之差额仅约为电动势的万分之几,故内阻测量只能有1—2位有效数字,而且相应地要求辅助电路的元件具有相当高的稳定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