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本文考察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BS-12)之间的复配性能,测定了不同摩尔比的APG和BS-12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泡沫和乳化性能,并且研究了无机盐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PG和BS-12复配体系与单独任一表面活性剂体系相比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两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在摩尔比为3:7时,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最高、起泡性能最好、形成的泡沫和乳状液最稳定,协同增效作用最显著。此外,无机盐的加入提高了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当NaCl浓度为0.0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BS-12)之间的复配性能,测定了不同摩尔比的APG和BS-12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泡沫和乳化性能,并且研究了无机盐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任一表面活性剂体系相比,APG和BS-12复配体系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呈现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在摩尔比为3∶7时,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最高、起泡性能最好、形成的泡沫和乳状液最稳定,协同增效作用最显著。此外,无机盐的加入提高了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当NaCl浓度为0.03mol/L时,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最小,表面活性最高;而对于无机盐,其离子价态越高,提高表面活性程度越明显;相比之下,阳离子提高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能力大于阴离子。 相似文献
5.
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胶束的1H 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MR技术的自扩散、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和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以及二维NOESY谱, 研究了n-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DM)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的二元混合体系中混合胶束的形成、大小变化、排列方式、复配比例和相互作用点等. NMR的自扩散系数表明了混合胶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DM分子, T2/T1显示混合胶束堆积的较紧密, 两分子的疏水链是以肩并肩的方式位于胶束核中, 2D NOESY 谱表明DTAC分子中与极头相连的亚甲基邻近DM分子中倒数第二个糖环, 产生分子间相互作用, 其相互作用和分子间距的大小随DM/DTAC比例的不同而变化, DM/DTAC在1∶4和1∶8之间是较好的复配比例范围, 并确定混合前后出现的变化T2值是混合胶束中产生相互作用的证椐. 相似文献
6.
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使1-苄基-5-氟脲嘧啶与单糖溴代物反应,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1-苄基-5-氟脲嘧啶-3-N-β-D糖苷类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所证实。 相似文献
7.
烷基聚葡糖苷微乳液中脂肪酶催化的酯合成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烷基聚葡糖苷C10G1.54/正丁醇/环己烷/磷酸盐缓冲液体系形成的油包水微乳液中,研究了在较高底物浓度下,脂肪酶催化正己酸和正丁醇的酯合成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正己酸的初始浓度CHA^0较小时,反应初速率V0随正己酸浓度增大而增大,但随正丁醇表观浓度增大而减小;在CHA^0较大时,反应初速率V0随正丁醇表观浓度增大而增大,但随正己酸浓度增大而减小.在正己酸和正丁醇摩尔浓度之比为3.0左右反应速率最大.这些实验结果与传统的米氏反应不符,为此,从界面膜的构成,尤其是两种底物在界面膜上的分布情况人手进行了探讨.考察了C10G1.54浓度、正丁醇浓度和两者总浓度等对反应初速率V0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哒嗪酮葡萄糖苷;相转移催化;糖苷合成研究(XXI)2-N-(β-D-吡喃葡萄糖-1-基)-6-(4-卤代苯基)-3-哒嗪酮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丁基氟脲嘧啶的β-D葡萄吡喃糖苷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大多采用 Koenigs—Knorr法,E.Fischer 法,原酸酯法和(?)唑啉等方法合成糖苷类化合物。本文通过相转移催化,以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溴化铵为催化剂,使2,3, 相似文献
10.
烷基聚葡糖苷溶液的表面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吊片法和气泡最大压力法分别测定了烷基聚葡糖苷(APG)C9.6G1.3水溶液的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研究了APG水溶液表面的吸附平衡、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测得其cmc(临界胶束浓度)为0.032g/L.吸附过程由初始的扩散控制转变到势垒控制,吸附势垒为4~7kJ/mol.温度升高,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均减小,吸附量增加;加入无机盐,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增大,吸附量亦增加;醇类的吸附使动态表面张力下降速率加快,表明APG与醇分子间有协同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芳酰基-4-(1′-N-β-D-吡喃型糖基)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 ,3 ,4 ,6四 O乙酰 基β D吡 喃型 葡萄 糖 异硫 氰酸 酯( 3) 和 2 ,3 ,4三 O乙 酰基β D吡 喃型木糖 异硫氰酸 酯( 4) 与 取代的芳 基酰 肼(5) 的亲 核加 成反 应合 成了 10 个 1芳酰 基4(1′ N2′,3′,4′,6′四 O乙 酰基β D 吡 喃 型葡 萄 糖 基) 氨基 硫 脲(6) 和7 个 1芳 酰 基4( 1′ N2′,3′,4′三 O乙酰 基β D吡喃 型木糖 基) 氨基硫 脲( 7) ,并 经脱除乙 酰基得 到10 个1芳 酰基4(1′ Nβ D吡喃型 葡萄糖 基) 氨基硫 脲(8) 和 7 个1芳酰 基4(1′ Nβ D吡喃型 木糖 基) 氨基 硫脲( 9) , 所得化合物 经元素 分析, I R,1 H N M R 确证 了结构 相似文献
12.
13.
14.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8)
以自制的5-取代芳基-4-氨基-3-巯基-1,2,4三唑为底物,经糖基修饰后,在甲醇钠/甲醇/二氯甲烷体系中经水解脱除糖环上的乙酰基,得到9个新化合物5-取代苯基-4-氨基-3-S-(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6a~6i),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红外光谱(IR)和高分辨质谱(HRMS)确认.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显示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化合物6g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达到2,8,32和8μg/m L,抑菌效果接近或优于对照药物三氯生和氟康唑.利用Autodock程序研究了目标化合物(6a~6i)与大肠杆菌烯脂酰还原酶(FabⅠ)受体蛋白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结合自由能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 2 ,3,4 ,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型葡萄糖异硫氰酸酯和 2 ,3,4 三 O 乙酰基 β D 吡喃型木糖异硫氰酸酯与取代的芳基酰肼的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 1 0个 1 芳酰基 4 ( 1′ N 2′,3′,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型葡萄糖基 )氨基硫脲和 7个 1 芳酰基 4 ( 1′ N 2′,3′,4′ 三 O 乙酰基 β D 吡喃型木糖基 )氨基硫脲 ,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 HNMR确证 .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