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蚕豆(Vcia faba L.)根尖为实验材料,研究微波辐射对蚕豆根尖细胞的损伤效应.采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不同处理时间(0~30s)的微波辐射为诱变剂,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及染色体畸变率等指标.结果表明:6个时间微波处理组的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1).而6个时间微波处理组的有丝分裂指数却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1).在本实验处理时间范围内,3个指标均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即随着微波处理时间的延长,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逐渐升高,而有丝分裂指数则逐渐降低.结论是在该实验微波剂量及处理时间下,微波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2.
芜菁叶汁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突变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清洁级ICR小鼠作动物整体试验,通过小鼠髓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试验,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等方法,测定芜菁叶汁对环磷酰胺(Cyclophsopamide,以下简称CP)引起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拮抗效应,灌胃(ig)不同剂量叶汁均使小鼠骨髓PCE微核率、骨髓染色体畸变率有所下降,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芜菁叶汁对环磷酰胺引起小鼠的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提示芜菁叶汁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薛开先的“人体末梢血微核率测试法”,检测了没有接触过任何诱变剂的100个健康维吾尔人末梢血淋巴细胞200000个,检测出有27个微核,激核率为0.14‰.不同年龄组微核率的分布范围为0~1,各组平均微核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核在不同性别的健康维吾尔人群中的分布范围也是0~1‰,平均微率率在不同性别之间也同样无显著性差异(μ=0.5,P>0.05).因此,从健康维吾尔人群中检测出来的微核率,可作为确定健康的一项指标,这对医学、环境研究以及诱变致癌因子的遗传毒理学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除草剂杀草丹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除草剂杀草丹(SATURN)在不同浓度和染毒时间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形成和核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不同浓度的杀草丹诱发泥鳅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细胞率显著增高。试验组14.33‰(1.4mg/L),和对照组(0.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8h达到最大诱变效应.其它不同浓度组均显示一定的浓度效应.从实验得出,泥鳅红细胞的微核和核异常测定法可作为监测水环境中致变化合物的一个较为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丁香酚是一种植物精油,可作为天然抑菌剂以及香味剂应用到食品中,但其低水溶性以及化学不稳定性都极大地限制了丁香酚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此,构建食品运载体系包埋丁香酚以改善其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酪蛋白酸钠为乳化剂,通过pH循环法制备丁香酚微乳,海藻酸钠修饰丁香酚微乳,对其粒子特性、包封率、pH、离子稳定性及释放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海藻酸钠修饰能够提高丁香酚微乳平均粒径(分别为218.7nm±3.1nm和142.7nm±3.8nm),具有相当的包封率(分别为(84.8±2.5)%和(78.3±1.5)%);海藻酸钠修饰丁香酚微乳具有良好的pH、离子稳定性及贮藏稳定性;在环境pH为7.0条件下,海藻酸钠修饰丁香酚微乳的释放速率高于酪蛋白微乳,在4h时丁香酚释放速率分别为(68.4±6.8)%和(55.2±1.7)%。  相似文献   

6.
芜菁拮抗交通性污染物致小鼠遗传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洁级ICR小白鼠为实验动物,选择温州市鹿城区十里亭、火车站、南站交通岗亭为处理现场,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以及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实验方法,研究温州市区交通污染物对小鼠的遗传毒性及芜菁块根汁对它的拮抗效应.结果表明:经交通污染物处理的小鼠,其PCE的微核率、精子畸形率以及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灌芜菁块根汁均可使小鼠PCE微核率、精子畸形率以及CAT活性明显下降,微核抑制率分别为62.96%、80.18%、87.36%,精子畸形抑制率分别为21.88%、45.89%、40.65%,CAT活性抑制率分别为17.27%、31.36%、37.76%.结论是交通性污染物对小鼠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效应;芜菁块根汁对交通性污染物引起小鼠遗传毒性效应具有显著的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ICR雄性小鼠为实验动物、以紫外线为诱变剂,研究了温郁金对紫外线致ICR雄性小鼠免疫遗传损伤的拮抗效应.采用了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简称PCE)微核实验等方法.测定了小鼠血象、血红蛋白含量、胸腺及脾指数,小鼠肝脏过氧化氢酶(catalase,简称CAT)活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率等指标.结果显示:实验剂量的温郁金均能使紫外线引起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红细胞数、白细胞数以及血小板数、血红蛋白含量和CAT活性的下降明显回升;实验剂量的温郁金则能使紫外线引起PCE微核率的上升明显回落.结论是温郁金对紫外线引起的小白鼠免疫遗传损伤具有一定的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8.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梯田式人工湿地出水进行致突变性研究,测定了生活污水、梯田式人工湿地出水、常规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及自来水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并对各水样的MCN‰进行了舱验.结果表明:梯田式人工湿地出水的致突变性(MCN%。为1.8‰)与生活污水(MCN‰为10.2‰)有显著差异,低于常规垂直流人工湿地(MCN‰为3.2‰),与自来水无明显差异(MCN‰为1.6‰),出水无致突变性,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一种高效可靠的芸薹属植物核型分析方法,本文以甘蓝品种黑叶小平头为实验材料,从其基因组DNA中分离出C0t-1 DNA并用生物素标记作探针,对有丝分裂中期相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每对染色体上均显示出了特定的荧光原位杂交带型.将植物25S和5SrDNA分别用地高辛和生物素标记作探针,单色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黑叶小平头2对染色体具有25SrDNA基因座,1对染色体具有5S rDNA基因座.生物素标记的C0t-1 DNA与地高辛标记的25S rDNA等量混合作探针,双色荧光原位杂交证实了C0t-1 DNA与25S rDNA二者具有一致的染色体位置特征,表明基于rDNA及C0t-1 DNA荧光原位杂交的核型分析技术,优于目前普遍采用的只基于rDNA荧光原位杂交的核型分析方法.结合已报道的rDNA染色体定位结果,及C0t-1 DNA荧光原位杂交带型与染色体形态,更准确地构建了甘蓝的核型.  相似文献   

10.
用四氯化碳对妊娠小鼠及其胎鼠进行微核试验 ,结果表明 ,以 16 mg/ kg四氯化碳作为注射剂量处理妊娠小鼠时 ,母鼠骨髓和胎肝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分别为 2 .96± 0 .36 ,12 .75± 0 .76 ,与正常组两种微核率 (0 .89± 0 .18,5± 0 .2 5)相比较 ,差异均非常显著 (p<0 .0 1) ,这说明四氯化碳具有一定的诱变活性 .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和室外养殖试验,探讨饲料中添加复合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养殖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T1)和21‰(T2)的复合芽孢杆菌饲料组幼蟹的蜕壳率、成活率和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组(T0);摄食率随着芽孢杆菌浓度上升而呈现下降趋势;T1和T2组分别降低幼蟹饲料系数为15.38%和18.80%.芽孢杆菌添加显著影响胃、胰蛋白酶以及肝胰腺脂肪酶活性,但淀粉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室外池塘养殖结果表明:商品饲料中添加2‰复合芽孢杆菌的饲料组(D2)平均产量最高,比只投喂商品饲料组(D1)增产14.4%;D2组起捕时蟹平均壳宽比D1组大3.4%.饲料系数方面,D1组和D2组差异不大.认为三疣梭子蟹养殖饲料中添加2‰的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条石鲷幼鱼为饲喂对象,以人工颗粒饲料为基础饲料,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5‰、1.0‰、1.5‰),30d后统计条石鲷幼鱼的生长及能量收支.结果表明:木聚糖酶添加对条石鲷幼鱼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转化效率及能量收支分配率均有显著影响.当木聚糖酶添加比例为1.0‰时,条石鲷幼鱼以湿重、干重及能量指标的特定生长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96、3.09和3.76%·d-1;干重指标的转化效率在此水平也达到最大值,为25.68%;能量指标的转化效率和吸收率也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32.64%和90.58%;而摄食率(干重及能量指标)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11.29%和10.55%,即在木聚糖酶添加比例为1.0‰时饲料的饵料系数较低.此时,条石鲷幼鱼得到最佳的能量分配模式,其收支方程为:100.00C=9.42F+7.21U+32.64G+50.73R.  相似文献   

13.
几种理化因子对刺激隐核虫包囊及幼虫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和不同种类及浓度梯度的化学药剂进行单因素试验, 研究其对刺激隐核虫包囊孵化和幼虫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 温度对刺激隐核虫包囊的孵化具有显著影响; 盐度对刺激隐核虫包囊的孵化和幼虫活性均有显著影响. 选择的高锰酸钾、双氧水、硫酸铜、盐水、福尔马林浸泡药物对包囊或幼虫也均有一定影响, 而采用福尔马林结合低盐度海水进行浸泡处理, 既可有效杀灭包囊和幼虫, 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盐度在三疣梭子蟹幼蟹养殖中的作用, 设置5个不同梯度的盐度(10、15、20、27、35)来检验对梭子蟹幼蟹存活及蜕壳的影响. 结果显示: 盐度显著影响三疣梭子蟹幼蟹的蜕壳存活率以及其蜕壳周期的长短和蜕壳率. 盐度10、15组具有较高蜕壳存活率, 分别为(89±0.10)%和(72±0.10)%; 具有较短的蜕壳周期, 分别为(18.15±0.52)d和(17.51±0.73)d, 且蜕壳率也较高. 因此, 在三疣梭子蟹幼蟹养殖过程中, 可采取10~15的较低盐度获得较稳定的存活率及较短的蜕壳周期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苗种规格对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养殖效果的影响, 进行了放养3种不同规格乌贼苗种(胴长分别为(4.09±0.15)、(5.25±0.48)和(6.16±0.19)cm)的养殖实验. 结果表明 不同规格乌贼苗种的摄食量均波动上升, 饵料系数随养殖时间逐渐降低, 由8.00±1.01降至3.74±0.35. 乌贼苗种的特定生长率先增加, 在胴长左右时达到峰值, 后减少并稳定至4%左右. 3种规格乌贼苗种养殖30d后的存活率分别为(88.50±0.88)%、(92.00±0.60)%、(93.83±0.34)%. 大规格乌贼苗种的日均增重量、存活率显著(P<0.05)高于小规格乌贼苗种. 综上所述, 在虎斑乌贼养殖中苗种放养规格以胴长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缢蛏育苗过程中光强的控制幅度, 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缢蛏稚贝生长的影响. 试验分别选择1mm和5mm不同附着基厚度和4组不同光照强度试验, 时间为10d, 平均光强分别为A: (12244±5290)lx、B: (3792±2105)lx、C: (380±145)lx、D: (14±11)lx(光暗比12h:12h). 当附着基厚度为1mm时, 初始大小(0.26±0.02)mm缢蛏稚贝在A、B、C、D组的生长大小和成活率分别为(1.17±0.11)mm和(72.2±3.9)%、(1.25±0.12)mm和(84.6±4.1)%、(1.55±0.13)mm和(89.7± 4.5)%, (1.32±0.11)mm和(82.1±3.6)%. C组缢蛏稚贝生长大小和成活率都最大, 各组差异显著. 当附着基厚度为5mm时, 缢蛏稚贝在A、B、C、D组的生长大小和成活率分别为(1.48±0.12)mm和(86.3±3.7)%、(1.52±0.13)mm和(89.6±3.9)%、(1.62±0.14)mm和(88.4±4.0)%, (1.41±0.11)mm和(84.3±3.9)%. C组缢蛏稚贝生长大小和成活率都最大, 但是各组没有显著差异. 当实验对象换成较大(1.45±0.16)mm缢蛏稚贝, 光照强度对于薄附着基内稚贝的生长的影响更为明显. 结果表明: 光照强度对缢蛏稚贝生长有明显影响, 稚贝生长过程中最适的光照强度为(380±145)lx, 高于或低于此光照范围, 稚贝的生长率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适当增加附着基厚度有利于高光强下大规格稚贝的发育生长.  相似文献   

17.
以清洁级ICR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化工厂废水中非挥发性物质对小鼠的生殖毒性.采集化工厂的生产用水、未处理的生产废水、已处理的生产废水各70 L,经浓缩吸附后对成年的雄性小鼠腹腔注射,染毒7 d,采用小鼠精子畸形实验方法及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实验方法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小鼠体重、睾丸重量、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和PCE微核率均趋向:未处理的生产废水>已处理的生产废水>生产用水.结果说明生产用水、未处理和已处理的生产废水都具一定的生殖毒性和致突变性,且已处理的生产废水仍具有较高的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