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若→a⊥α,则向量→a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利用这条法向量就可以解决立体几何中解(证)问题.法向量的求法: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a=(x,y,z),平面内相交两条直线所在的向量为→b=(x_1,y_1,z_1),→c=(x_2,y_2,z_2)  相似文献   

2.
杨华  易立杭 《数学通讯》2012,(Z2):20-21
最近笔者在研究向量时,发现利用共线向量中的系数求共面向量→AP=→m AB+→n AC中的系数,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思路是:先找到一个与向量→AP共线的向量→AM,令→AP=λ→AM,且向量→AM比较容易用基底→AB、→AC表示,再根据已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向量的工具作用被明显突出.向量具有代数与几何的双重属性,是数形结合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引入向量,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使一些原本解决方法较为繁琐的问题解决起来变得更为快捷轻松.本文谈角平分线问题的向量求解视角,并举例说明.定理1若OC是∠AOB的平分线,则向量→OA/→OA|+→OB/→OB|是直线OC的一个方向向量.  相似文献   

4.
已知三个向量a^→,b^→,c^→的模(长度)及a^→,b^→,c^→中每两个向量的夹角(或夹角的余弦值),且a^→=x^→b+y^→c,如何求x,y的值?下面通过实例给出这一类问题的一种解法.  相似文献   

5.
基底的选择     
在平面向量中,有了共线向量定理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以通过选择一组基底向量来表示,这样,若所选择的两基向量的夹角及其模长都可知,则称这组基底为“已知基底”,那么涉及有关向量运算问题可以将所求向量转化到这组“已知基底”向量上解决,这样就形成向量问题解决的一个通法,在空间向量中这一方法同样是奏效的.  相似文献   

6.
范长如 《数学通讯》2001,(19):20-21
预备知识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 .规定 0 → 与任一向量平行 .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条直线上 ,因此平行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 .由预备知识易证定理 1.定理 1 一组平行向量共线 ,0→ 与任一向量共线 .定理 2 向量b→ 与非零向量a→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 ,使得b→ =λa→ .(参见新教材高一《数学》第一册下第 10 4页 )定理 3 a→ ,b→ 具备下列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情况 ,都可以说a→ ,b→ 共线 .1)a→ ,b→ 中至少有一个为 0 → ;2 )a→ ,b→ 都不为 0 → ,存在一个实数λ ,使得b→=λa→ …  相似文献   

7.
刘刚 《数学通讯》2023,(15):57-59+62
对于向量中的双参数问题,如果借助三点共线定理来解决,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并且体现出问题的本质,本文介绍三点共线定理及其在双参数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根据向量相等的定义及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可以得到向量的一个性质:若│^→m│=│^→n│,且^→m·^→n=│^→m│·│^→n│,则│^→m=^→n.这仰止性质看起来很简单,却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可利用它来解决一类数学竞赛题,并且解答过程简捷、明了,给人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现采撷几道赛题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9.
向量代数中 ,关于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坐标形式 ,一种是向量式 ,由于受传统习惯思维的影响 ,我们在解决有关问题时 ,往往倾向于用坐标形式的公式 ,但其实向量式在应用时更具有整体、便捷的优越性 .下面推导定比分点向量公式 :图 1 定比分点示意图如图 1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 ,设OA→ =a ,OB→ =b ,OC→ =c,C分别AB→ 所成的比为m ,即AC→ =mCB→ .∵AC→ =OC→ -a , CB→ =b -OC→ .∴ (OC→ -a) =m(b -OC→ ) .OC→ =a +mb1 +m =11 +ma + m1 +mb ( 1 )公式 ( 1 )就是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的向量形式 .1 对公…  相似文献   

10.
设X是一个实的Hausdorff拓扑向量空间,Y是一个实的局部凸向量空间,C是Y中的闭凸锥,K X是一个紧子集.FX×X→Y是一个双向量函数,GK→2K是一个集合值映射.我们考虑下面的强拟均衡问题存在x∈G(x),使得对任意的y∈G(x),成立F(x,y)∈C.本文证明了当F是半连续时,上述问题解的存在性结论.  相似文献   

11.
姜小川 《数学通讯》2001,(19):22-23
中学数学中有一重要解题方法———待定系数法 ,在新教材平面向量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举例说明 .例 1 向量a→ =(1 ,1 ) ,且a→ 与a→ 2b→ 的方向相同 ,求a→·b→ 的取值范围 .解 由已知 ,向量a→ =(1 ,1 )为确定的向量 ,向量b→ 为可变向量 ,但满足“a→ 与a→ 2b→ 的方向相同”的条件 ,只须设a→ 2b→ =λa→ ,其中λ >0 .把a→·b→ 表示成λ的式子 ,再由λ >0确定其范围 .解 ∵a→ 与a→ 2b→ 的方向相同 ,且a→ ≠ 0 → ,∴设a→ 2b→ =λa→ ,其中λ >0 ,则b→ =λ - 12 a→ .∴a→·…  相似文献   

12.
设X是一个实的Hausdorff拓扑向量空间,Y是一个实的局部凸向量空间,C是Y中的闭凸锥,K(?)X是一个紧子集.F:X×X→Y是一个双向量函数,G:K→2K是一个集合值映射.我们考虑下面的强拟均衡问题:存在x∈G(x),使得对任意的y∈G(x),成立F(x,y)∈C.本文证明了当F是半连续时,上述问题解的存在性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一、基底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  相似文献   

14.
考查向量AP^→=mAB^→+nAC^→等式中有关系数问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考生若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掌握不全面,解题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下面就此类问题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处理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平面向量作为一种工具,在解题时有着广泛的应用.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对此明确要求: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利用平面向量知识,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向量形式,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等差(比)数列中,我们通常把首项与公差(比)作为数列的基本量,运用基本量法处理等差(比)数列问题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解题手段.以平面中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为基底可以表示该平面中的任何一个向量,基底法也是解决向量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大家知道,我们可以灵活地选择平面向量的基底,合理地解决向量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也可以选择等差(比)数列的基本量,而不一定以首项与公差(比)作为基本量呢?  相似文献   

17.
王建荣 《中学生数学》2014,(5):F0004-F0004
近年来的高考题中有一类向量问题引起广泛关注,这就是以多边形所有的边为向量所成的题型,题目不难,但很有意思,有一个定理.对解决这类问题很管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饶雨 《数学通讯》2006,(5):25-27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平面向量是高中新教材增加的内容之一,具有代数形式与几何形式的双重特征.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按照这样的一个过程来认识:什么是向量(即向量的定义)——向量之间的关系及其运算法则(即解决有关向量问题应遵循的法则)——向量的应用.向量在高中数学中起到工具的作用,为平行、垂直、共线、共点、长度、角度、定比分点与图象平移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较简单的思想方法和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巴卜斯定理的向量证法与六点共线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引言和预备知识向量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数学工具 .它把许多几何学问题的研究从定性深入到定量 ,能够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向量解决共线问题相当方便直接 ,它是解决共线问题的一种新途径 ,让人耳目一新 .本文用向量代数的方法证明了喻为古希腊几何的天鹅之歌的巴卜斯定理和给出了六点共线的一个充要条件 .引理 1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 )设a =OA ,b =OB ,c =OC ,则A ,B ,C三点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α,β,γ ,满足方程组 :αa+βb+γc=0 ,α +β+γ=0图 1引理 2 如图 (1 )所示 ,a=OA ,b…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二期课改新教材,引入了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 这一引进,对解决空间问题提供了一个很方便、很实用的工具. 向量学习的目的之一是“重点培养学生使用向量代数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将几何题中的逻辑推理转化为向量的代数运算. 沟通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使问题解决显得模式化、程序化,减少辅助线的添加,降低解题难度.一、证明线面平行或垂直证明线面平行,可转化为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证明线面垂直,可转化为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从而得出结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 1 已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