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血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ICP-MS测定铅作业工人血中铅的含量.结果表明所建方法灵敏、精确、快速、线性范围宽,可用于血中铅的含量测定.铅作业工人血铅含量与血锌原卟啉含量有相关性(P0.05),为血铅含量的测定及职业铅中毒的安全防控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孝感地区初诊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尿碘水平的检测,探讨尿碘水平与甲状腺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孝感地区160例初诊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尿碘含量,同时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及甲状腺抗体(TGAb、TMAb)水平,完善两组人群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结果 1两组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2观察组尿碘中位数及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观察组中尿碘中位数及平均值均存在由高到低的以下规律:功能亢进组,功能正常组,功能减低组,显示尿碘越高,甲状腺功能水平越高。4观察组随着尿碘水平的增加,甲状腺体积逐渐增大(取肿大明显的单侧比较),但TGAb、TMA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尿碘水平的升高是导致初诊甲状腺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和形态改变的原因,其与甲状腺自身抗体无明显相关性。孝感地区人群食用普通碘盐后尿碘水平部分过量,需提倡科学补碘。  相似文献   

3.
立得益片的药理毒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以葡萄糖为药动团 ,半胱氨酸为药效团的新型铅驱排剂的特点、药理、毒理以及在动物 (大、小鼠 )、人体上的驱排铅作用。立得益片对实验动物毒理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三项遗传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按GB 1 5 1 93 -94进行 ;饲料添加乙酸铅水溶液造铅中毒大鼠模型 ,随机将铅中毒大鼠分为六组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立得益片的低、中、高剂量组。人体试验受试对象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测定试验前后血铅、尿铅及δ -ALA水平以及点彩红细胞出现率。结果表明 ,立得益片对SD大鼠和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LD50 均大于 1 0g/kg·bw ,属实际无毒级 ;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结果 ;对高铅摄入大鼠有较好的促进排铅作用 ;高铅摄入人群服用立得益片 1月后血铅含量与服药前及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服立得益片后尿铅含量与服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4.
中药驱铅对儿童血微量元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中药驱铅对儿童血Pb及微量元素Zn、Cu、Fe、Ca、Mn水平的影响 ,检测了 68例儿童铅中毒患儿服用中药驱铅前后的血Pb及微量元素Zn、Cu、Fe、Ca、Mn水平。结果显示 ,服药后患儿的血Pb明显低于服药前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血Zn水平明显高于服药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铅中毒程度越轻 ,驱铅效果越明显 (P <0 0 1 ) ;血微量元素Fe、Cu、Ca、Mn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提示中药对儿童早期铅中毒的驱铅效果好 ,不存在微量元素失衡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会宁县高一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调查并分析会宁县高一学生碘营养状况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量血生化(包括TSH(促甲状腺激素)、FT4(游离甲状腺素)、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血常规,及取指端末梢血测钙(Ca)含量,同步测昔体格发育状况(包括身高、体质量、上臂围、右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智力相关指标(联合瑞文IQ值、注意力、学习力、光反射和声反射能力)。结果表明,调查对象TSH平均含鼍为(1.91&#177;1.84)mu/L,低于参考值下限的占61.40%,FT4平均含量为(8.36&#177;7.27)pmol/L,低于参考值下限的占66.49%,TSH和FT4都低于参考值下限的占48.42%,所有渊杏对象TSH和FT4均在参考值上限之内;男女生间比较发现女生碘缺乏程度高于男生(P〈0.001);从对象膳食碘的摄入量发现,98%以上未达到推荐摄入量,并在生源、性别、年龄间存在差异性;血清碘含量分层分析发现随着碘营养状况的改善,各项智力测试值依次增加,全血Ca和血清P含量存在差别(P〈0.05);三类指标相关分析显示FT4值与白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及白细胞数目(P〈0.05)呈止相关关系,TSH与胆固醇、白细胞数目以及甘油三脂(P〈0.05)呈正相关关系;身高和体质量随TSH和FT4含量升高而递增。提示会宁高一学生血清碘亚临床缺乏状态者较多,尤其是女乍,血清TSH和FT4低下检出率比例较大,碘缺乏已经对调查对象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如强化碘盐的供应和管理,普及碘营养知识,提倡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在集中供餐的学校食堂中增加含碘丰富食物的供给,促使该地区学生碘营养状况的改善及人口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非药物驱铅对铅中毒患儿的治疗效果 ,给锌原卟啉 (ZPP)值 >3 5 μg g- 1Hb的儿童服用降铅保健液 ,未服用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 ,服用降铅保健液组和对照组儿童 ,经过一个月后 ,ZPP值均有下降 ,服用组的ZPP值平均下降幅度达 2 2 4μg g- 1Hb ,大于对照组 (0 89μg g- 1Hb)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两组儿童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 ,未有患儿诉不良反应。提示服用降铅保健液驱铅对铅中毒儿童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激素3,5,3′,5′-四碘甲腺原氨酸(T_4),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及3,3′,5′-三碘甲腺原氨酸(γT_3)为甲状腺碘代氨基酸。它们的~(125)I标记化合物分别为T_3、T_4、γT_3的碘-125标记药盒的主要组成。这些药盒分别用于测定血清中T_3,T_4,γT_3的浓度,以判断甲状腺对组织的成熟、生长、代谢活动和功能,诊断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E与铅     
维生素E参与血红素或血红素蛋白质的合成 ,并能同时影响ALS和ALAD活性。在实验中观察到 ,维生素E缺乏的大鼠发生铅中毒时 ,可出现贫血、脾大和红细胞脆性增加 ,通过饲料补充维生素E则可预防由铅引起的红细胞变形 (LevanderOA ,1 975 ,1 979)。Dhawan也发出 ,在接触铅的同时 ,补充维生素E可预防血ALAD活性下降、尿中ALA升高及铅在血和肝中的蓄积。维生素E对铅的这种预防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特性和影响药物代谢酶系有关。Trivedi ( 1 998)最近观察到 ,用维生素E预处理可降低肝、心LPO含量 ,增加肝、肾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维生素…  相似文献   

9.
利用快速、温和的“Click Chemistry(点击化学)”反应,在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的羧基上引入一个带有三唑环的羧基“间接臂”,生成半抗原(FT3C)。 再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法,将半抗原(FT3C)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钥孔戚血蓝素(KLH)偶联,合成了免疫抗原(FT3C-BSA) 和包被抗原(FT3C-KLH)。 免疫抗原(FT3C-BSA)的紫外吸收光谱相对于FT3C和BSA有明显差异,表明成功实现了偶联,经计算得到偶联比为7∶1;用FT3C-BSA免疫Balb/c小鼠,获得高效价的抗FT3血清。 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的IC50值为0.37 mg/L,抗血清效价可达6.24×104,是制备FT3人工抗原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微量元素在儿童甲状腺发育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单纯性甲状腺肿大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回顾性分析了34例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儿童(A组)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及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镁水平,同时测定了尿碘含量,与34名年龄匹配的儿童作对照(B组)。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化学发光法测定了血清TT3、TT4、TSH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了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结果表明,A组患儿尿碘水平显著低于B组,并伴有血清铁、锌下降(P<0.05),分别为(18.87±5.26)μmol/mL、(15.9±5.03)μmol/mL,A组患儿甲状腺功能状态正常,但应注重补充微量元素,以满足甲状腺正常发育所需。  相似文献   

11.
在铅中毒的早期研究中 ,判定一个人是否发生铅中毒往往与临床症状相联系。在用其他方法或指标确定为铅中毒的病例中 ,发铅普遍升高。Kopito ( 1 976)发现 ,1 6例铅中毒儿童的发铅含量平均为 2 82 μg/g,而 41例对照儿童仅为 2 4μg/g。作者认为 ,发铅测定是筛选儿童是否铅中毒的最简单方法。Suzuki ( 1 95 8)测定了日本铅作业工人和健康人的发铅含量 ,发现蓄电池厂工人发铅平均为 2 1 7μg/g,人造丝制造厂工人为 1 68μg/g ,印刷厂男工为 1 0 0 μg/g,女工为 5 5 μg/g,均显著高于男、女性健康对照组 ,后者分别为 1 0 μg/g和 1 5 μg/g ,…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Graves病(GD)患者经^131I治疗后血浆和红细胞锌(Zn)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AAS)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n)分别检测了40例GD患者、20例经^131I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GD患者与30名健康人血浆和红细胞Zn的含量以及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表明,GD组红细胞Zn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Zn含量虽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Zn与FT4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TSH呈正相关(P<0.05)。GD治疗缓解组红细胞Zn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血浆Zn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红细胞Zn检测GD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5.0%与96.7%。提示GD患者存在红细胞Zn含量改变,甲状腺激素可能干扰红细胞Zn的代谢,同时测定红细胞Zn可作为GD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疾病转归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重庆地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外周血sFas与sFasL的表达情况与尿碘的关系,探讨AITD发病的机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检测并分析各组人群外周血sFas和sFasL及尿碘的含量。结果表明,GD与HT组体内的碘营养状况高于对照组(P〈0.0001),GD组的sFas含量高于对照组,GD和HT组的sFasL含量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中sFas与sFasL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随着尿碘含量的增高,sFas含量下降,sFasL含量升高。提示AITD患者体内存在高碘营养状况,高碘可能导致细胞的过度凋亡,从而诱发AITD。  相似文献   

14.
蛋氨酸与铅     
蛋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在细胞内可转化为参与各种毒物解毒过程的谷胱甘肽。 1 985年 ,Leeming发现小鸡铅中毒时对蛋氨酸的需要量增加。次年 ,Battle ( 1 986)证明 ,硫 -腺苷 -蛋氨酸有预防人和动物铅中毒的效能。摄入适量含硫氨基酸可以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的生物利用率 ,从而使铅更易从体内排出 ,使铅所致血液失调逆转 ,特别是对ALAD活性抑制的缓解更为明显 (ParedesSR ,1 986)。研究表明 ,无论单独给予蛋氨酸或与锌同时给予 ,均可阻止铅致肝GSH水平降低和血ALAD活性下降 ,并可降低尿ALA排泄以及铅在组织中的蓄积。Flora…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铅对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并探讨两者关系,1 6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染铅组饮用0 1 %醋酸铅水,对照组予以去离子水,持续8周,测定了两组家兔股神经NCV及血浆和脑组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 -SOD)水平,分析了MDA、T -SOD与NCV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染铅组NCV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1 ) ,NCV与脑组织MDA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 5 2 1 ,P <0 0 5 ) ,但染铅组MDA、T -SOD与对照组比较未达到显著性差别(P >0 0 5 )。提示铅中毒能引起NCV减慢,这与脂质过氧化水平有关,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铅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锌原卟啉与儿童铅中毒和贫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锌原卟啉测定诊断儿童铅中毒与贫血可能性。 [方法 ]测定了 2 3 5名儿童血ZPP、Hb、BPb。 [结果 ]ZPP值 2 3 9± 1 0 2 μg/gHb ,增高率 1 3 61 % ;血铅水平 8 94± 4 62 μg/dL ,铅中毒率 41 0 7%。Hb平均浓度 1 1 2 5 0± 1 0 5 5g/L ,贫血患病率 3 1 48%。ZPP与Hb呈高度负相关 (P <0 0 1 ) ,与BPb无相关性 (P >0 0 5 )。血铅水平正常组与铅中毒组ZPP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Hb正常组与贫血组ZPP值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 [结论 ]ZPP升高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指标 ,但在血铅水平较低的地区 ,则不宜用ZPP作为儿童铅中毒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用Waters Symmetrys Shield^TM RP18柱,乙腈(B,含0.1%甲酸)和水(A,含0.1%甲酸)为流动相,0.8mL/min,线性洗脱(B从10%到50%)40min,液质联用(LC/MS),电喷雾电离源(ESI^ ,SIR方式),对碘化酪蛋白水解物中的一碘酪氨酸(MTT)、二碘酪氨酸(DIT)、二碘甲腺原氨酸(T2)、三碘甲腺原氨酸(L3,rT3)和四碘甲腺原氨酸(T4)进行了分离确证。同时测定了T3、rT3和T4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 1 95 0年起即着手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研究 ,2 0世纪 70年代初期基本建立了血红素合成各项指标的检查方法 ,1 981年起开展了锌原卟啉血液荧光计测定。在预防铅中毒方面 ,1 979~ 1 981年对全国铅作业工人进行了大规模健康调查 ,2 0世纪 80年代进行了铅对女工、男工生殖功能以及后代健康危害等全方位的调查研究 ,并从分子水平上对肾和心血管损害等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可以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职业性铅中毒防治研究已经赶上了国际研究的新潮流。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乡镇企业的扩大以及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 ,…  相似文献   

19.
示波极谱法测定全血和尿样中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铅对人体健康是一种有毒元素。铅接触工人容易导致铅吸收或铅中毒。血铅可直接反映机体吸收铅的量。尿铅和血铅呈平行关系。铅吸收者经驱铅冶疗,尿铅显著增高。因此血铅和尿铅的测定对诊断铅吸收和铅中毒有重要意义。正常人上限值血铅为0.04mg/100ml,尿铅为0.08mg·L~(-1)。 我国测定血、尿中铅常用双硫腙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前者灵敏度较低,操作繁琐;后者需配用石墨炉或氢化物发生装置,仪器条件要求高,难以普及。目前报道极谱测铅的体系较多,作者在文献[3,4]的基础上经试验从三种底液体系中优选出本文所用底液及最佳条件,并对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干扰离子等进行了系统试验。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B与铅     
1978年 ,Tokarski和Reio发现 ,铅暴露使实验动物 (大鼠 )组织中的硫胺 (维生素B1)和核黄素 (维生素B2 )含量降低 ,并降低血和尿中烟酸浓度。随后发现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增强铅的毒性 (TandonSK ,1 984) ,而补充维生素B则可预防铅的毒性 (FloraSJS,1 984)。饲料中缺乏尼克酸可使脑中儿茶酚胺水平改变 ,铅中毒症状加重 (FloraSJS ,1 981 ) ,给予维生素B1则可预防牛、大鼠、鱼等实验动物血、肾和脑中的铅蓄积 ,降低铅致生物化学变化 ,加快组织中的铅排泄 ,并可降低铅中毒动物的死亡率 (BrattonGR ,1 981 ;FloraSJS ,1 986;Ghazaly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