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统计过程控制中的控制图是从事统计过程管理常用的重要工具多年的发展与实践表明传统的控制图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可是运用多张控制图进行过程控制仍然存在许多不便和弊端.对此用综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传统的控制图进行了整合,从而得到一张综合控制图并用这个改进的综合控制图对食品检验过程进行控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步骤以及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其结果表明综合控制图不仅结合了传统控制图的优点避免了运用多张控制图进行控制的不便同时又提升了警报的准确率降低了虚假警报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透过2001年江苏省内13个省辖市的12项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87.5%的精度用两个新指标来代替原来的12个指标,这两个新指标是原指标的线性组合,且彼此之间还是互不相关的,从而有效地将一个12维变量系统降至2维,并利用第一主成分给出了这13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的排序。 相似文献
4.
「1」中研究了样本数较少时中位值和极差控制图。本文研究样本数较少时极值控制图的制定方法,给出与极值有关的统计量的分布,建立极值图的控制限,极值图不需计算,有关集中和分散的信息在一个图上给出,且可画上规格限,在实践中应用方便,本文制定的极值控制可应用于小批量生产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5.
6.
7.
8.
主成分分析法在高校学生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在保证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维变量,使数据结构大为简化,并且客观地确定变量权重,避免了主观随意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高等学校学生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综合得分给出了科学的排名,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各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多元线性模型的参数β=vec(B)提出了一种新的主成分估计─—组合主成分估计β,得到了它的一些良好的性质,证明了在均方误差准则下,在一定的条件下,此估计优于最小二乘估计(LSE),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怎样用 SAS系统“实现控制图的自动分析。包括控制图分析的概述 ,控制图缺陷如何按严重程度分类 ;怎样用 SAS系统分析缺陷状况 ,并讨论利用 SAS/ QC模块提供的执行程序来增加可分析的缺陷种类 相似文献
11.
城市环境质量多元统计分析──永安市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永安市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1],以福建省十个城市为样本进行横向比较,从而揭示永安市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改进环境质量的突破口.使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具有评价和控制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一种多指标质量动态控制图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将多指标在一个图上标示的多指标控制图。提出了三种质量控制限并作了比较。控制上限(UCL)取Hotelling的T2统计量的α/2上侧分位数。预控上限(UPCL)取Hotelling的T2统计量的λα/2上侧分位数。当第k个观测点的T2k值超过UPCL时,则接下去的抽样区间将缩短,以便及早发现失控状态。对超出控制限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哪一个质量指标发生异常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了某卷烟厂的烟丝生产过程中的多指标质量控制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复杂机电产品质量控制与预警困难的问题,构建一种将多元贝叶斯统计方法与经济性能分析相结合的多元贝叶斯控制图性能分析模型.在求解模型中,多元贝叶斯控制图采用固定时间变抽样区间(Fixed Time Variable Sample Interval, FT VSI)策略,若非随机故障小概率发生,则选择宽松抽样方案;若非随机故障大概率发生,则选择严抽样方案.为量化多元贝叶斯控制图经济性能与统计性能的相关度,利用蒙卡罗模拟分析的质量控制模型进行仿真,并在不同经济性参数下,得到采样单位平均数(Average Number of Observations to Signals or End of the production run, ANOSE)对于控制图统计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而引出多元贝叶斯控制图的质量控制成本与其误报率的影响程度,并以某型号汽车自动变速器多元质量控制过程为例对多元FT VSI贝叶斯控制图性能评价与优化成果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GARCH型过程相关控制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 GARCH模型引入到自相关质量过程控制图中 ,提出了 GARCH型控制图 ,为方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提供了处理工具 ,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因设备、原材料或操作因素使质量波动水平发生变化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测量质量损失函数的控制图控制界限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界限和抽样间隔是控制图的两个基本参数。常规控制图是基于3σ原理确定的控制界限,该控制界限是在大量试验基础上依据经验确定的,并没有精确的公式推导.对于抽样间隔,常规控制图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田口博士的质量损失函数可以很好的解决质量经济性方面的一些问题.利用田口博士的理论,通过确定适宜的二次测量质量损失函数,可以确定控制图的最佳控制界限和最佳抽样间隔.文章简要介绍了常规控制图原理和田口博士的质量损失函数,重点叙述了田口博士反馈控制系统的测量质量损失函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控制图最佳控制界限和最佳抽样间隔,并且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控制图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