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各浓度芒萁不提液对受体植物玉米,绿豆和白菜若干生理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各浓度芒萁提液可降低受体植物种子活力;测定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NP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表明,对玉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对绿豆和白菜则呈现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复配絮凝剂对荷叶水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克服传统中药提取工艺中有效成分损失率高的缺点,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效,优化生产工艺,采用絮凝法对中药水提液进行除杂,并在实验中将絮凝剂壳聚糖与单宁复合使用,以水提液的絮凝率和黄酮损失率为衡量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优操作条件为壳聚糖投加量为1.071 g·L-1,单宁投加量为5.3579 g·L-1,温度为30℃,搅拌转数为60 r·min-1.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个因素随絮凝工艺条件的变化趋势及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复配絮凝剂处理荷叶水提液能够有效去除杂质,降低黄酮损失率,缩短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对白芍水提液的絮凝效果及絮体的分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形维数是壳聚糖絮凝中药水提液絮体的重要参数,采用图像法测定絮体的分形维数,并应用Zeta电位仪测定了絮凝体系的ζ电位,对絮凝机理和絮凝效果进行了研究.选用壳聚糖作为絮凝剂,对白芍水提液进行净化除杂,通过改变絮凝剂投加量、絮凝温度、絮凝pH值等操作条件,探究这些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分析不同条件下絮体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随着絮凝剂投加量的增加,絮体分形维数呈下降趋势;絮体分形维数随温度或pH值的升高出现先增大后降低的情况.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白芍水提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0.310g·L~(-1),絮凝温度30℃,絮凝pH值3,絮凝率达到94.32%,此时的分形维数为1.430.  相似文献   

4.
2种天然絮凝剂对薄荷水提液的絮凝研究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克服传统中药提取工艺中有效成分损失率高、生产成本高、工艺复杂等缺点,采用天然无毒的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和矿物絮凝剂膨润土对薄荷水提液进行净化除杂.利用间歇试验方法,以絮凝率和总黄酮损失率作为指标,考察了絮凝剂用量、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薄荷水提液的最佳絮凝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效果优于膨润土,当壳聚糖投加量为0.741g·L-1,絮凝温度30℃,搅拌速度40r·min-1时,絮凝率可达到92.75%,总黄酮损失率为10.75%.在此基础上,通过絮凝前后粒径比较及絮体形态分析,对中药絮凝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和榕树(Ficus microcarpa)2种陆生植物不同质量浓度、不同部位浸提液对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合果芋叶和茎浸提液对四尾栅藻表现出促进作用,仅浸提液高质量浓度(50 g.L^-1)处理组分别在实验前3 d和1 d表现出微弱的抑制作用.合果芋叶浸提液对四尾栅藻的促进作用强于茎浸提液.除浸提液30 g.L-1处理组第2 d之外,各质量浓度的榕树叶浸提液作用下的四尾栅藻密度均低于对照组,显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与榕树叶浸提液对四尾栅藻化感作用相似,榕树气生根浸提液对四尾栅藻显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投加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对四尾栅藻的抑制作用增强.榕树叶和气生根浸提液对四尾栅藻的EC50,96 h值分别为11.17和47.97 g.L^-1,榕树叶浸提液对四尾栅藻的抑制效果好于榕树气生根浸提液.  相似文献   

6.
通过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yllum)和榕树(Ficus microcarpa)两种陆生植物不同浓度、不同部位浸提液对蛋白核小球藻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对蛋白核小球藻都具有化感作用但强度不同,榕树的抑制效果比合果芋强且稳定.从化感作用的效果上看,合果芋浸提液对蛋白核小球藻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特性,而榕树浸提液始终具有抑制作用.除榕树气生根浸提液外,在抑制作用期间内不同浓度浸提液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化感作用强度大致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不同陆生植物或同株植物不同部位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榕树叶(EC50,96h为13.16g·L-1)合果芋叶(EC50,96h为14.37g·L-1)榕树气生根(EC50,96h为30.66g·L-1).  相似文献   

7.
以680nm处的透光率作为澄清度的指标,比较明胶、淀粉、蛋清和壳聚糖4种澄清剂在不同浓度、温度、处理时间下的澄清效果。结果表明:明胶和壳聚糖澄清效果较好,蛋清次之,而淀粉几乎无澄清作用。0.16%的明胶和0.08%的壳聚糖澄清效果最佳,透光率分别为84.02%和84.44%。蛋清的澄清速度较明胶和壳聚糖慢;温度对蛋清和壳聚糖几乎无影响,但明胶随处理温度升高透光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通过共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起始密度对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种间生长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起始密度对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种间生长竞争具有明显的影响.3种不同的接种比例下,三角褐指藻在与等鞭金藻的竞争中始终占优势,而且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三角褐指藻在种间生长竞争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在接种比例为I:Q=4:1时,等鞭金藻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也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生态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杜氏盐藻、小角毛藻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辐射对小角毛藻的生长起促进作用,高剂量UV-B辐射对盐藻的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2)2种微藻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UV-B辐射使盐藻叶绿素含量先下降后升高,而小角毛藻则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3)2种微藻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2种微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较对照组呈现出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油菜幼苗在二叶一心期经,0.5mg/L的薯蓣皂素喷施处理后,幼苗生长受到促进,苗高增加、叶片增大,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经适当浓度的薯蓣皂素处理,油菜叶片生长素(IAA)、赤霉素(GA)含量增加.薯蓣皂素处理可能通过提高油菜体内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含量,进而促进油菜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以鲤鱼为试验对象,研究菜籽饼解毒剂对鲤鱼生长及有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菜籽饼解毒剂能促进鲤鱼生长,提高鲤鱼日增重,降低饲料系数,提高成活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7.68%(P<0.05),饲料系数下降16.04%(P<0.05);菜籽饼解毒剂使内脏比下降32.19%(P<0.05),肠重比下降15.38%(P<0.05);菜籽饼解毒剂使鲤鱼肌肉中蛋氨酸含量提高32.07%(P<0.05);菜籽饼解毒剂使血清尿素氮降低36.41%(P<0.01)和血清磷含量降低5.68%(P<0.05).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十余年来,稀土元素在工农业生产中使用愈来愈广泛,并且显示出了优越的性能。与此同时,进入水环境中的稀土也愈来愈多。从而,稀土元素对水生生物影响的研究也愈加迫切。笔者等曾以目前农业上正在试用的硝酸稀土为材料,观察了它对我国几种习见鱼类及溞类的急性毒性,并初步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添加30%鱼粉为对照组饲料和6组试验饲料(分别替代对照组中16.67%、33.33%和50.00%的鱼粉,同一鱼粉替代水平的2组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和羟基蛋氨酸钙,使其蛋氨酸含量与对照组一致)喂养罗氏沼虾(初始体重为(0.29±0.04) g )10周,研究不同鱼粉替代水平下,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和羟基蛋氨酸钙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蛋白源替代对照组16.67%鱼粉并补充羟基蛋氨酸钙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鱼粉替代水平下,羟基蛋氨酸钙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晶体蛋氨酸组(P<0.05).血清生化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血清总蛋白含量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中同一替代水平下,饲料中添加羟基蛋氨酸钙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低于添加晶体蛋氨酸组.由此可见,与晶体蛋氨酸相比,羟基蛋氨酸钙能更有效提高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微量量热法研究温度对两种石油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了两种石油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热谱图. 按限制性条件下微生物生长模型 ,用三点法进行了数学处理, 得出了生长速率常数(k) ; 计算机拟合 k-T 非线性方程,得到了石油菌 I,II的最佳生长温度( To pt)分别为 322. 07K 和 322. 85K. 按阿仑尼乌斯公式和过渡态理论计算得到有关热动力学函数, 并根据所得结果对两种石油菌的生长代谢过程进行了热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微量量热法研究温度对两种石油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了两种石油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热谱图. 按限制性条件下微生物生长模型 ,用三点法进行了数学处理, 得出了生长速率常数(k) ; 计算机拟合 k-T 非线性方程,得到了石油菌 I,II的最佳生长温度( To pt)分别为 322. 07K 和 322. 85K. 按阿仑尼乌斯公式和过渡态理论计算得到有关热动力学函数, 并根据所得结果对两种石油菌的生长代谢过程进行了热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6.
饲喂频率对鲈鱼生长及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同一种饵料设置1次·d-1、2次·d-1、3次·d-1、4次·d-14个饲喂频率,采用静水连续充气养殖系统,在盐度为26.0%~27.0%、温度为26~30℃条件下对鲈鱼(85.95±2.04)g进行为期40d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1)饲喂频率影响鲈鱼的生长是由食物转化率和摄食率的提高共同引起的.(2)水分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高而保持不变;蛋白质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脂肪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高而明显减少;灰分含量随饲喂频率的增多而明显增加.(3)鲈鱼的适宜饲喂频率为2次·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