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是数学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了解学生的现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出有效的提升方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建模能力和其问题的根源,为下一步纠正问题,对症下药以及提出解决的方法准备理论基础.通过调查发现,高等本科院校的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学校对此的宣传度和重视度不足.本文在分析研究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对高等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通过编制测试卷对深圳市龙岗区17327名初中生进行数学建模能力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整体结构和组成因素,对于探索出的数学建模能力结构模型分别利用一阶和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其合理存在性.研究表明,我国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包含模型建立能力,模型阐释能力,模型计算能力和模型评估能力四个组成因素,每个组成要素包含若干数学基本技能,该能力模型可以与现有数学建模能力理论形成三角互证.最后,根据初中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结构模型,提出三个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3.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大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大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多年指导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学生科研活动的经验与体会,深入分析数学建模在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数学建模实践活动纳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更广泛地开展学生数学建模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首先论述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当今高校的重要任务,数学建模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然后从数学建模课堂教学、数学建模课外活动阐述了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并介绍了培养数学建模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几点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从数学建模到数学实验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李尚志 《大学数学》2003,19(1):46-50
1学生--终端还是活体? 有一位老师打了一个比方:现在很普遍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将学生当作"终端",老师不断通过"键盘"向这个"终端"输入知识,也不管它的"内存"是否是无穷大.学生遇到一个问题就开始"扫描",如果正好扫描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马上将答案输出,问题就解决了.如果扫描不到同样的问题,哪怕只差一个标点符号,"终端"也不认识,也就束手无策.问题在于,你能将天下的问题的答案全部输进这个终端吗?当然不能!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6.
数学建模素养是高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但在现实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其中如何评价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水平进行反馈和提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关于学生素养评价研究主要聚焦于通过学生建模成果(论文或口头答辩等形式)进行评价,针对在教师指导或引导下的学生课堂建模过程评价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提出针对于个人或小组在教师主导型、策略指导型和学生完全独立型等不同课堂类型下教师对学生评价的量表和框架.教师可以通过跟踪学生的课堂建模能力得分获得学生进步情况,并根据不同分数段给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回顾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国内外特别是国外学者关于提高数学建模教学质量的主要观点,并结合作者自身的经验和体会,探讨教师在数学建模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继数学建模之后 ,一门新的课程——数学实验——引起不少教师的注意 ,本文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对数学实验课程的指导思想、内容和方法 ,以及与数学建模课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  相似文献   

9.
数学建模课程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阐述了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及数学建模课程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提出院通过数学建模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峰 《数学之友》2022,(3):45-47
数学建模过程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独立思维的双重测试.数学建模可以完成数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生命结合,帮助学生提高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从实际的生命视角分析和讨论事物,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泛化能力,进一步发展学习能力.本文通过阐述“数学建模”对高中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分析了高中数学通过建模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在我国高等院校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数学实践教学活动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黄政龙 《大学数学》2004,20(3):26-28
结合数学建模活动,在非数学专业数学公共课的教法上探讨了建模能力、解题能力和应用数学软件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13.
数学建模是考核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信息迁移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当今国际数学教育向大众化和应用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将一个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实际问题根据其实际意义概括抽象为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同时抓住命题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恰当准确地转变为一个数字模型(即建模)成为学生解应用题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里的“数学模型”是针对某种事物系统的主要特征或主要数量关系,采用形式化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形式.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成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方法来解释现实问题,这一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称为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15.
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应由应试教育 ,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效率意识 ,竞争意识 ,创新意识和民主意识 ,即高校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本文拟就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层面 ,对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与实践进行深入分析 ,以窥探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之关系 .在深入把握数学建模教学与实践内涵的同时 ,分析得出这种以不打扰现行正常秩序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倡导数学建模,是为了推动应用数学的观念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扎根,并让它在学生心中发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拉近数学教育的目标与数学的实用性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对如何教学生会有一个不同的看法,数学教育的风格需要有一个变化,即向应用和实践的角度倾斜。单纯纠结数学建模课如何上,有可能使我们偏离更主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能力分为多种,包括阅读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只有将这些能力充分运用起来才能把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笔者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中,经常听到抱怨,“数学成绩不理想,不是不努力,而是不仔细把题目看错了,太粗心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视域,采用叙事探究和主题质性文本分析方法,探讨了数学建模素养的内蕴导向和培育策略,提出了数学建模素养的四维内蕴隐喻:鲜活数学经验的积淀、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数学方法论的润泽以及数学观及其学科情感的培育.建议从课程建设、教与学策略和师资优化三个方面构建建模素养培育体系.对当前中学数学建模素养的研究提出了预设性展望,将数学建模研究作为促进与深化数学建模素养培育的一种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9.
浅析数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琳 《大学数学》2007,23(5):129-133
数学建模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建模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高等院校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学生在数学建模中更容易关注数学模型和方法的使用,而非对实际问题的背景全貌进行系统性分析这一常见误区,笔者提出在具体建模问题中重视并培养学生数学抽象和机理分析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