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针对新疆边远地区县(市)的人口系统,提出了一类有效的分析预测方法,该模型用于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人口的预测,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新疆伊犁地区煤炭资源与水资源丰富,已成为全国七大煤化工基地之一,伊犁矿区是新疆五大煤炭生产基地中唯一的“绿洲”矿区,煤炭资源保水开采问题是伊犁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基于保水开采内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介绍,阐明了伊犁矿区开展保水开采的重大意义和应用前景,重点论述了以伊犁矿区为基地开展保水开采应用研究的目标、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及特色与创新。经过3~5年的工程实践,可创立绿洲矿区“保水开采”新模式,为新疆生态脆弱矿区乃至全国类似条件矿区保水开采技术的成功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多地推行“强省会”政策,其在修正城市定位的同时也对城市形象产生影响。在Web 2.0时代,图像资料成为研究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载体。以福建省省会福州市为案例,以“强省会”政策的执行时间为切割点,通过互联网分别收集政策执行前后官方生成内容(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OGC)和旅游者生成内容(tourist-generated content,TGC)),借助Nvivo软件对照片内容进行编码,比较“强省会”政策执行前后旅游营销组织与旅游者构造的城市旅游形象差异,探究“强省会”政策对OGC和TGC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强省会”政策执行前,OGC擅长用建筑特写、自然生态景观以及全景式城市和景区这3种类别塑造城市旅游形象,并形成以这3种类型为核心的三角形传播结构;TGC则青睐用自然生态景观、人物特写、动植物特写、建筑特写、道路特写5种类别表达旅游城市形象,形成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中心,其他4种类别与之相连接的十字分散结构。在“强省会”政策执行后,OGC的传播方式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更注重用艺术文化等类别展现福州市的文化底蕴,传播内容更加多元、传播结构...  相似文献   

4.
阿克苏绿洲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景观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3S技术,选取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阿克苏绿洲的景观格局特征,探讨了该地区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自然环境是场地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有关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通常存在2类观点,即认为两者为异质系统以及将两者视为有机整体.将此2种观点引入景观构筑物这类特殊景观建筑的设计中,深入剖析不同视角主导下截然不同的结构构思与表现方法,并以翔实而丰富的案例进行佐证.研究表明,场地自然环境是景观构筑物结构构思的制约因素与结构形态的外在形式动力,而景观构筑物以最终的结构形态反作用于自然环境,表达不同的环境主张.两者之间的互动有效拓展了景观构筑物的设计思想与方法,推动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关系朝着良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开发是江苏滩涂匡围后的最主要利用方式.以围垦历史悠久的江苏盐城东台市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10年TM影像,提取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数据,分析其在大规模围垦背景下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1990~2010年研究区内以耕地为主,占总面积的80%,居民和养殖用地面积增加,光滩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前期减少,后期大幅增加;主要转移方向为:海域光滩草地耕地建设和养殖用地.(2)人工景观中耕地的优势度下降,其他类型则表现出强烈的扩张态势,养殖用地的发展尤为突出;自然景观在人工景观的干扰下,景观破碎化过程明显,生态不稳定性增加.(3)区内景观格局整体上趋于破碎化、离散化和多样化(斑块数量增多、平均面积减小、形状更加复杂;斑块间距离增大、相互作用减弱);景观类型的均匀度、多样性增加,优势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景观专题制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景观制图一般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了以土地利用/覆盖为景观分异主导因子,综合地貌和土壤因子研制景观图的制图方法.并选择广州市为试验区,采用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遥感与GIS(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研制了广州市景观类型图.  相似文献   

8.
基于3S的塔里木河中游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是目前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本文把生态环境脆弱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比较强烈的塔里木河中游选为研究靶区,利用遥感的手段获取试验区1973、1992和2000年景观格局的基础数据,在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支持下,对塔里木河中游近30年土地利用和景观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对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检索古籍文献,整理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长江流域人口大量死亡事件(mass death events,MDE)10 a尺度的频次与县次序列,利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空间分析法等分析了MDE的时空特征及发生原因。结果表明:276 a间,长江流域有158 a发生MDE,明代后期发生频次和影响规模最大;季节上,表现为夏季多发(44.3%),春、秋季次之;空间上,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且呈从各省交界处向各省中心扩散的趋势。“未记录原因的饥荒”和“旱灾+其他灾害-饥荒”是造成明代长江流域MDE的主要原因。气候冷干期发生频次多,影响范围广,暖湿期相反,与温度和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人口规模和社会脆弱程度是主要的社会影响因素。在人口规模大和社会脆弱的明代后期,MDE发生频次高,波及范围广,是气候变化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类出现所谓“啪”解(对照空间结构)的三阶奇摄动边值问题,给出了上述问题在出现一个“啪”解时的渐近解的构造算法及其条件;采用逐步推算法,利用解在“啪”点的连续性条件,具体地找出了“啪’点,且得到了边界层函数的指数式衰减估计;最后,对在描述“啪”点主项t_0处间断的渐近解进行了修正,使其在讨论区间上二次连续可微,得到了误差估计定理。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国内外滨水工业遗产再生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对京杭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建筑群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了剖析.以建筑群景观空间改造为楔入点,提炼出京杭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的重构策略.一方面从构筑物实体要素出发,提出了体量柔解化、功能混合化的景观更新原则.另一方面从外部场所虚体要素角度,建立了界面开放化、要素整合化的景观渗透方式.基于京杭运河杭州段区域改造设计实证,探索了城市滨水工业景观的再生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宁波北仑区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6期Landsat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景观格局数据,进行景观格局及其生态风险区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主要景观类型是林地与耕地,景观演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大量增加,耕地景观面积明显减少,区域景观破碎化愈加明显;(2)25a间,研究区内低生态风险区大量减少,而中、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大大增加;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地区,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人类活动使山麓地带大量低生态风险区转变为较低生态风险区;(3)1990~2015年,研究区内由低等级转向高等级的生态风险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5%;前期以低生态风险区、较低生态风险区转向中生态风险区为主,后阶段以中生态风险区转向较高生态风险区、高生态风险区的比例有所增加;1990~1995年、2000~2005年、2010~2015年3个时间段生态风险转换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结合现代3s技术,通过对尉犁绿洲空间分异特征分析,探讨了该地区景观生态建设方略,旨在为该区域的景观生态设计、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化提供科学依据,这对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园林、艺术设计、园林艺术设计等3个专业(专业方向)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就如何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建立“开放式”教学体系、产学研结合、试行“三段教学”平台、改革课程设置、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加强实践教学、建设系统的教学实习基地等教学改革思路和措施,并初步构建了课程体系,为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郑岳青博士1993年攻下德国科隆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转入曾出过两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在获诺贝尔化学奖提名的冯·舒耐林教授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回到宁大一直致力于新物质的合成、探寻。当他开始寻找一种能改变激光频率的新物质的时候,翻开了宁波在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上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一页。郑岳青承担的这项课题获准立项为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这是宁波首次承担国家“973计划”,也是宁波到目前为止惟一获得国家支持的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几年来郑岳青博士先后入选宁波市“4 32 1人才工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1、2011和2018年三期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的郴州市苏仙区景观类型分布图,借助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分析研究区的景观类型结构、景观动态度、景观面积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运用Clue-s和SPSS软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区17a间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1)2001—2018年苏仙区景观类型结构变化显著,林地一直是苏仙区主要的景观类型,占比超过50%;(2)由景观动态度变化可知,在17a间建设用地的变化速度最快,并处于加速增快的趋势,其次为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3)从景观类型水平上看,林地、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的景观形状指数增大,说明其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边界复杂程度上升;(4)从景观水平上可知,苏仙区景观结构维持了较好的多样性,各斑块类型面积比重趋于平衡,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大;(5)由景观类型面积转移矩阵可知,在保证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农业用地大面积转化为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将逐步成为该区主要景观;(6)由驱动因子分析可知,自然因素影响林地、草地、耕地、水域较多,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较多。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大型钢结构人行景观天桥进行了静力学、温度应力、动力学模态和初步的抗震能力分析,并就桥自重作用下的最大竖向位移和实际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是一致的.计算结果表明:人行景观天桥在常规、温度极值改变和多遇地震荷载作用等多种工况下,现有的设计方案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对城市河道系统的景观敏感性与视觉美学敏感性的分析,指出景观系统的敏感性是指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系统对干扰的反应.揭示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大规模改变的同时,城市河道及其沿岸景观系统在结构、形态上也发生巨大变化,导致河流水文、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功能的退化,城市水文洪涝灾害频发、水质污染严重和美学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用景观规划探讨城市河道系统的保护、修复与补偿系统及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住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其景观是现代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伴随着大量高层住区的兴建给居民的生活方式,体闲方式等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并对原来未被重视的住区景观第五立面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住区景观第五立面的概念、设计原则及可采取的设计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疆水资源的转化与时空分布规律和水资源在此特殊干旱区的重要地位及自然、人文因子共同影响下,本地区水资源利用表现出宏观与微观上的明显“向水”趋势,并在各种用水方式的作用中形成若干新的人工水体生态系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就目前新疆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环境综合评价,进而寻求规律,扬长避短,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新疆水资源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