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如同经济增长问题一样是一个永恒问题,对宏观调控的基本内容,手段,方法,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较多的规范性讨论,尤其是在数理分析方面,也已有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但是,要把那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变成清晰的,简明的,可操作的手段和方法,尚需人们不断的探索,本文通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若干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并以此建立了的国民经济宏观数量模型,就是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根据Virasoro可积性(具有无限维无中心Virasoro型对称代数意义下的可积性)的定义建立了一种系统构造(3+1)维Virasoro可积模型的方法. 利用广义Virasoro型对称代数的每一种具体实现, 可以得到大量的高维Virasoro意义下可积模型. 同时, 还获得了具有共形不变性、Painlevé和Lax对意义下的高维可积方程. 最后, 研究了部分方程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3.
利用多压阻传感器拉氏实验分析方法对受冲击90w钨合金材料中形成的应力波场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拉格朗日分析方法获得的结果建立了合金的不含损伤的本构关系.然后以动态层裂试验获得的层裂参数曲线和数据为依据.提出了一种考虑材料内部损伤成核,成长及汇合效应的唯象本构模型,并通过对层裂实验曲线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该合金的含损伤本构的参数.  相似文献   

4.
以山区高空间分辨率的DE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提取纬度、坡度、坡向等相应的地形要素栅格数据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山区可照时间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实现了山区可照时间空间分布规律的可视化表达,分析了山区可照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山区的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获得了对称群 S6 的下列重要性质:1) S6 共有 75 个2 阶子群,可分为 3 个共轭类;2) S6 有 40 个3 阶子群,可分为 2 个共轭类;3) S6 有255 个 4 阶子群,可分为7 个共轭类  相似文献   

6.
基于开阔地随机模型假设,分析了多天线无通信系统的典型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两种信道建模技术,推导出基于空间衰落相关性的克罗内克积模型和基于路径的统计簇模型,并通过仿真比较了两种模型的性能。结合多天线信道矩阵的特征分析方法,设计利用多天线系统并行子信道的MEA-SVD算法来获得高的阵列增益。该算法包括跟踪和训练两种工作模式。考虑克罗内克积信道模型时,我们对接收机采用MEA-SVD算法时系统性能进行仿真评估,并指出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可重配置计算(RC)是一种新的计算实现方式.本文详述了在该方式下的多种常用图像处理算法的实现.通过利用RC的可重配置特性,以FPGA为基础,可实现图像处理虚拟硬件,并获得高效率与通用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引用最新及浓度范围宽的活度系数和渗透系数数据,应用MatLab中的优化工具,重新拟合电解质溶液局部组成模型应用于Na^+,K^+,Mg^2+/Cl^-,SO4^-,NO3^-H2O体系时所涉及到的单独电解质的能量参数.以渗透系数数据为基础获得能量参数时拟合偏差校而以平均活度系数、渗透系数+平均活度系数数据拟合处理的偏差大且接近.钾盐、钠盐能量参数的拟合结果均很好或较好,而镁盐的计算结果较差.拟合偏差和离子种类有很大关系,阴离子的影响要小于阳离子.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筑物软基沉降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基础最终沉降的预测新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应用,在较短的实测资料情况下,可获得较小误差的最终沉降量,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当前原型法中的数据驱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原型化开发方法:“自适应原型化开发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构造具有高度自适应能力的、易维护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1.
Cesari,L.与Suryanarayana,M.B.[1]讨论了实Banach空间Z中的闭凸锥∧具有性质(π)时,空间Z中任何一个非空∧一有界集B的弱∧一极点的存在性问题,本文推广了[1]中引理4.1的结果,并讨论了Hilbert空间中正半定算子的强制性条件的特征性质以及利用[3]得到的变分不等式得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为龙塘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结果 ,扼要报道了本区系现知的 1356种 (不包括种下等级 113亚种或变种、变型 ) ,分隶 144科 687属;对科、属的性质及分布区类型作了分析 ,表明本区系以温带性成分为主 ,也兼有相当的热带性成分 ,具有亚 热带特性;介绍了本区系世界单种属 38属 ,在中国为单种属的有 39属 ,分布于该地区的中国特有属 19属;珍贵植物 36种及列入中国珍稀保护植物 20种.通过与邻近山地植物区系比较分析 ,表明本区植物区系与西天目山、黄山、庐山的关系最为密切 ,显示出该区具有典型的华东植物区系的特征 .  相似文献   

13.
垂向一维均质土壤水分运动在蒸发条件下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疆乌拉泊尔均衡场,新疆化肥厂试验站及昌吉地下水综合试验场资料求得的非饱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水力传导度和土壤扩散率为依据,建立了适合乌鲁本齐地区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在蒸发条件下运用的数学模型.并用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常观实测值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可应用于今后试验场在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动态的预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特征值与特征函数展开理论,用极其简单的矩阵形式,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中各种断裂模型的界面裂纹奇异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推导。计算了各种情况下的应力奇异性值,提出了具有一般奇异性的扇形奇异裂纹单元。最后,分析了复合材料中的边界层效应、层面离层、层板横裂等情况的奇异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提取的医学图像检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胸部CT扫描图像库,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提取的图像检索方法.首先为了提取感兴趣区域,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层共现矩阵的区域增长算法,分割出病灶区域,再通过闽值算法进行边界的磨合,然后针对感兴趣区域提取形状和分布特性作为图像匹配准则的客观依据.最后,将该算法与其他底层特征算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比较有效地应用于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三疣梭子蟹育苗池底泥-水界面无机氮的交换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了三疣梭子蟹育苗池底泥-水界面无机氮的交换通量;利用改变温度、溶氧以及添加HgCl2的方法研究了温度、溶氧、生物扰动等因素对底泥-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育苗过程的推进以及温度的增加,三疣梭子蟹育苗池底泥-水界面无机氮的平均交换通量增高;当界面处于富氧状态时,NH4+-N的释放受到抑制,而界面处于贫氧状态时,NO3--N的释放受到抑制;三疣梭子蟹育苗土池无机氮的释放受生物扰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相控阵探地雷达回波信号数据量大,目前人工选择扇形滤波器参数效率低这一问题,提出了将雷达回波信号的频率一波数谱作为一幅灰度图像,利用区域生长的图像分割方法自动确定滤波参数,以进行扇形滤波,并除去直达波及噪声干扰.对一组实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区域生长法在扇形滤波器参数自动选择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单机控制系统难于实现城市交通网络中多个路口间的协调控制,采用网络控制方式则不同,对交通信号系统进行网络化控制,便于进行多个路口间的协调控制.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交通信号系统的协调控制,建立了交通路口红绿灯最佳时间的数学模型,对上下班高峰期时段两路口的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城疫病毒HB 92株M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新城疫病毒(NDV)无毒耐热株(HB92株)M基因,将其克隆于pGEM-T载体,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测定的M基因长1223个核苷酸。包含一个1095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64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10株NDVM基因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88.4%~95.8%,氨基酸同源性为89.8%~95.3%。HB92株与V4株M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最高(达95.8%).NDVM蛋白分子中有9对碱性氨基酸。在多肽的第117~120位有一个含4个氨基酸CKKS的特征性结构.这些结果为揭示NDV HB92株的分子生物学背景,了解NDV的分子进化和遗传变异机理,进而开发利用HB92株奠定了基础,也为将NDV另列为副粘病毒亚科的一个新属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和人类活动的不适当,造成塔里木河水资源大量损耗,蒸发、河道频繁变迁等自然因素导致的消耗占相当比重,集中表现为人类的控制能力和水平较低,人类不适当活动导致的水资源利用管理失控是造成水资源损失又一重要原因,它是在人类对河流控制能力和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提高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关键在于增强对塔里木河科学调控和有效影响,工程控制是增强控制力的根本措施,也是实施依法、价格管理、计划管理以及节水等其他措施的基础,在西部大开发中,要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大好机遇,尽快实施塔里木河整体控制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