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理论分析了背景光辐照在光折变晶体中从自散焦向自聚焦特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R>1是不同类型(Δn<0和Δn>0)晶体中这种转变的条件.实验观察到了铌酸锂晶体中这种转变的现象.并依据Glass常量的光伏打效应表征意义,提出了光伏孤子形成过程中载流子的竞争效应模型.基于此,分析了折射率变化为负的光生伏打晶体在背景光和信号光Glass常量比大于1条件下的载流子竞争效应,得到了与实验现象和已知理论分析相一致的结论.研究表明,背景光引起的载流子竞争效应是影响晶体自散焦向自聚焦特性转换的内在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在一定条件下LiNbO3:Fe晶体中从自散焦到等效“自聚焦”转换的动态行为,提出了出现自聚焦的物理机理为双相位共轭的法布里珀罗干涉腔中的多光束干涉与光折变效应的共同结果.该效应有希望在光折变自散焦介质中形成亮空间孤子关键词:自散焦自聚焦光折变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分析了具有不同Glass常数的背景光在晶体折射率空间分布相对变化中的作用,得到了折射率改变为负的晶体中形成亮、暗光伏孤子的条件. 以此为基础,用532nm的e光作信号光、488nm的o光作背景光并不断变化背景光和信号光的功率,首次在实验上观察到了LiNbO3∶Fe晶体中亮光伏孤子的形成. 关键词:亮光伏孤子自散焦自聚焦光生伏打效应  相似文献   

4.
LiNbO3:Fe晶体中光写入平面光波导的导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鹏  赵建林  杨德兴  王美蓉  孙一栋 《物理学报》2004,53(10):3369-3374
从光折变效应的单中心模型和载流子的光伏迁移机理出发给出了高斯片光在LiNbO3:Fe晶 体中导致的折射率变化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利用片光以“三明治”辐照方式在LiNbO3:Fe晶 体中写入了平面光波导结构.用切片干涉法测量了波导区的折射率分布,并对波导进行了简 单的导光测试.根据射线方程以及波导的折射率分布对光写入波导的导光特性进行了模拟计 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LiNbO3:Fe晶体中光写入光波导是可行的. 关键词:LiNbO3:Fe晶体光辐照法平面光波导导光特性高斯片光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了在一定条件下LiNbO3:Fe晶体中从自散焦到等效“自聚焦”转换的动态行为 ,提出了出现自聚焦的物理机理为双相位共轭的法布里 珀罗干涉腔中的多光束干涉与光折变效应的共同结果 .该效应有希望在光折变自散焦介质中形成亮空间孤子  相似文献   

6.
LiNbO3:Fe晶体中光写入波导时折射率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利用光辐照法制作光折变波导时LiNbO3:Fe晶体中折射率变化的规律.分别采用波长为6328nm和532nm的寻常偏振和非常偏振的细激光束和片状激光束,在LiNbO3:Fe晶体中进行了写入波导实验.研究表明,制作波导的写入光宜采用寻常偏振光.在利用由光束辐照LiNbO3:Fe晶体形成的正折射率变化区域作为波导结构时,必须严格控制辐照时间.否则,由于长时间光辐照会带来较强的噪音栅以及折射率变化区域会发生扩展,而难以形成优 质波导.利用片光在“三明治”方式辐照下,以小曝光量制作波导时,可以避免噪音栅的关键词:光致折射率变化光折变波导光辐照法LiNbO3:Fe晶体  相似文献   

7.
对铌酸锂晶体进行了三阶非线性折射系数测量的Z扫描实验和光折变非线性系数测量的时间扫描实验。为了分析时间分辨扫描曲线的特点,基于非线性介质中光折变非线性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耦合作用,引入非线性折射率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分析了空间亮孤子的形成过程,进而揭示了其在一定条件下从自散焦到自聚焦转换的动态行为的物理机制,得到了与实验现象相一致的结论,并说明了自聚焦光折变晶体中可能存在稳定的暗空间孤子。  相似文献   

8.
LiNbO3:Fe晶体中调制双光束耦合衍射效率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LiNbO3:Fe晶体中双光束耦合中的任一束光强进行低频调制,其衍射效率比无调制时提高两倍多(由30%提高到76%)。用运动光栅理论解释了这一实验结果。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陈宝东  温静 《光学学报》2012,32(1):119001
采用在Fe:LiNbO3中掺入了铟离子生长的双掺杂InFe:LiNbO3晶体,以波长为1064 nm的近红外会聚光束作为记录光源,通过数字观测装置,对比研究了铟离子掺入前后Fe:LiNbO3晶体和InFe:LiNbO3晶体的光折变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铟离子掺入后晶体的光折变响应速度和抗光折变能力明显提高,饱和折射率变化量降低。初步分析认为,InFe:LiNbO3晶体光折变性能的增强是由于掺入的铟离子取代了部分光折变敏感中心,降低了光敏中心的数量,导致晶体光电导增大,响应时间随之缩短。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非相干辐照对LiNbO3:Fe晶体中从自散焦到自聚焦的动态转换过程的影响和控制作用.无论是从前向还是从背向加入非相干辐照,都能加快自散焦、自聚焦过程以及从自散焦到自聚焦的转换过程,增大折射率的变化值.当非相干辐照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辐照在晶体上时,透射功率能迅速地上升和下降,具有明显的开关效应.这种在非相干辐照控制下折射率的迅速改变有望应用于全光学开关器件.关键词:非相干辐照光伏效应自散焦自聚焦  相似文献   

11.
掺杂光折变LiNbO3晶体光伏效应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前向二波耦合实验方法,对几种掺杂的LiNbO3晶体的光折变性质中出现的光伏现象进行了研究。在双掺杂的Ce:Fe:LiNbO3晶体中得到强纵向光伏效应,该效应可以对衍射效率产生59.7%的调制;在单掺杂的Ce:LiNbO3和Zn:LiNbO3等晶体中,得到由横向光伏效应产生的偏振态记录光栅。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双光束干涉,通过控制双光束的记录角度,在铌酸锂晶体中写入光折变体全息布拉格光栅.将该光栅应用于光通信系统中作为滤波器使用,利用ASE光源和光谱仪对其进行测试,在1 548nm波长处获得了峰值半高全宽为4nm,衍射效率为10%的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亮-暗非相干耦合光伏孤子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开路光伏介质中两束共线传播的互不相干光束的耦合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光伏效应的作用下,介质中可形成亮-暗非相干耦合空间孤子对,并对这种孤子对的物理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陈宝东  温静 《光学学报》2012,(1):190-194
采用在Fe∶LiNbO3中掺入了铟离子生长的双掺杂In∶Fe∶LiNbO3晶体,以波长为1064nm的近红外会聚光束作为记录光源,通过数字观测装置,对比研究了铟离子掺入前后Fe∶LiNbO3晶体和In∶Fe∶LiNbO3晶体的光折变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铟离子掺入后晶体的光折变响应速度和抗光折变能力明显提高,饱和折射率变化量降低。初步分析认为,In∶Fe∶LiNbO3晶体光折变性能的增强是由于掺入的铟离子取代了部分光折变敏感中心,降低了光敏中心的数量,导致晶体光电导增大,响应时间随之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