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19(11):1816-1816
从2007年10月万方数据公布的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上获悉:《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度的总被引频次为1158,在全部1723种期刊中列246位;影响因子为0.560,名列417位。在物理学类31种期刊中,总被引频次排名第7,影响因子排名第14。《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已经连续出版11年,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出来的各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每年都在动态变化,2006年度共1723种。近年来,随着《强激光与粒子束》的不断发展,刊物的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逐步增大,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据2019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的期刊《强激光与粒子束》在"核科学技术类"期刊中核心总被引频次排名第1,核心影响因子排名第3,综合评价总分排名第2。在全部2049种核心期刊中的综合评价总分排第349位。  相似文献   

3.
声学消息     
说明: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连续两年公布《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100名排行表》的基础上,为使统计数据的排列从多种角度反映科技期刊状况,特从1996年开始按学科编制《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按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2.被引频次是在对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6年582种来源期刊所引用的数千种中国出版的中英文期刊进行频次统计后编制而成。3.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如下:1996年某刊的影响因子1994年和1995年该刊刊裁论文的总次数本表中1996年的影响因子是在对中国科学引方数据库1994-1995年的来源期刊作了统计后编制而成。由…  相似文献   

4.
艾志瑛  黄玲瑜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17(11):F0004-F0004
从2005年9月万方数据公布的《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2003-2004)》上获悉,《强》刊2003年度的总被引频次为575,影响因子为0.480;2004年度的总被引频次为780,影响因子为0.574。该研究报告以我国正式出版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5600余种中文期刊(包括英文版期刊)为统计源期刊,对全部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分项切分、规范化处理和有效链接,经统计分析后编制而成,包括11项基础文献计量学指标。其中,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影响因子指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相似文献   

5.
从2011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出版的《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上获悉,《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度的总被引频次为2166,影响因子为0.697。在物理学类50  相似文献   

6.
从2011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上获悉,《强》刊2010年的影响因子为0.557,较2009年上升19.3%,总被引频次为1944,较2009年上升25.7%。CJCR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相似文献   

7.
从2010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上获悉,《强》刊2009年的影响因子为0.467,总被引频次为1 546。CJCR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  相似文献   

8.
从2010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上获悉,《强》刊2009年的影响因子为0.467,总被引频次为1 546。CJCR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进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的数据库为基础,选择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9.
<正>为客观反应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水平,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以Web of Science的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研制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CAJ-JCR),计算和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计量指标。为了促进学术期刊"走出去"进程,研制单位以国际总被引频次、国际影响因子的综合指标排序,并按TOP5%-10%遴选,结合有关专家意见,评出"2012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各209种(科技类各175种,人文社科类34种)。这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①(按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物理学、力学类、天文学:说明: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连续两年公布《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秆技期刊100名排行表》的基础上,为使统计数据的排列从多种角度反映科技期刊状说,特从1996年开始按学科编制《中国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按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说明: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连续两年公布《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100名排行表》的基础上,为使统计数据的排列从多种角度反映科技期刊状况,特从1996年开始按学科编制《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按被引频次和...  相似文献   

12.
消息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理学报》2006,55(1):F0004-F0004
在SCI数据库中,2004年“Chinese Physics”的影响因子为1.559,该项指标居中国物理类学术期刊第1位,在国际67种综合性物理类期刊中居第19位;《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为1.250,该项指标居中国物理类学术期刊第2位,在国际67种综合性物理类期刊中居第28位。消息  相似文献   

13.
<正>为客观反应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水平,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以Web of Science的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研制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CAJ-JCR),计算和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计量指标。为了促进学术期刊"走出去"进程,研制单位以国际总被引频次、国际影响因子的综合指标排序,并按TOP5%-10%遴选,结合有关专家意见,评出"2012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  相似文献   

14.
<正>为客观反应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水平,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以Web of Science的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研制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CAJ-JCR),计算和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计量指标。为了促进学术期刊"走出去"进程,研制单位以国际总被引频次、国际影响因子的综合指标排序,并按TOP5%-10%遴选,结合有关专家意见,评出"2012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  相似文献   

15.
<正>为客观反应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水平,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以Web of Science的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研制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CAJ-JCR),计算和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计量指标。为了促进学术期刊"走出去"进程,研制单位以国际总被引频次、国际影响因子的综合指标排序,并按TOP5%-10%遴选,结合有关专家意见,评出"2012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  相似文献   

16.
消息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理学报》2006,55(5):F0004-F0004
在SCI数据库中,2004年“Chinese Physics”的影响因子为1.559,该项指标居中国物理类学术期刊第1位,在国际67种综合性物理类期刊中居第19位;《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为1.250,该项指标居中国物理类学术期刊第2位,在国际67种综合性物理类期刊中居第28位。消息  相似文献   

17.
消息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理学报》2006,55(6):F0004-F0004
在SCI数据库中,2004年“Chinese Physics”的影响因子为1.559,该项指标居中国物理类学术期刊第1位,在国际67种综合性物理类期刊中居第19位;《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为1.250,该项指标居中国物理类学术期刊第2位,在国际67种综合性物理类期刊中居第28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按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物理学、力学类、天文学:说明: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连续两年公布《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100名排行表》的基础上,为使统计数据的排列从多种角度反映科技期刊状况,特从1996年开始按学科编制《中国科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按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物理学、力学类、天文学:说明: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连续两年公布《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100名排行表》的基础上,为使统计数据的排列从多种角度反映科技期刊状况,特从1996年开始按学科编制《中国科技...  相似文献   

20.
《光学技术》2013,(1):2
<正>为客观反映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水平,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以Web of Science的引文数据库为统计源,研制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CAJ-JCR),计算和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计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