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基于图像学理论进一步阐释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和形成过程,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概念,以及形象清晰度测评指标体系,并以老牌旅游城市西安为案例地,对不同群体旅游者心目中的西安旅游形象清晰度进行了测评.研究表明:(1)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主动或被动地接收旅游目的地各种旅游信息,并在大脑已有的认知水平下,对所获取的旅游信息进行组合、拼接以及评价形成的目的地心理认知“图像”.(2)旅游者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均存在目的地形象清晰度差异.旅游者了解目的地的信息类型越多样、内容越丰富,目的地形象清晰度越高.反之,则清晰度越低.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可划分为要素清晰度、维度清晰度和整体清晰度3种类型.(3)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与O-D对距离有关.(4)旅游目的地形象清晰度可以用旅游目的地形象描述词汇的频率、多样性指数及词汇网络中心性指标等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区国内旅游市场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鄱阳湖区旅游客源市场的构成、有利条件和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变化,对旅游产品进行了细分,确定了鄱阳湖区旅游开发的主要产品,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旅游产品经营、市场促销的方法和旅游市场分销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旅行效用概率模型与旅游业滞区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旅游流的空间分配是旅游研究的重点.从效用的角度研究旅游流的空间分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众多的预期目的地中,旅游者最终选择的是在一定经济和时间花费约束下可感受效用值最大的目的地.然而Rugg的旅行效用模型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未列明具体的消费技术矩阵,对具体变量与效用的关系未作明确阐述.(2)该模型没能反映出多产品组合间的竞争关系和权衡取舍关系.所以Rugg的旅行效用模型缺乏可操作性.借鉴并修正Rugg的旅行效用模型,对旅行效用变量进行界定和识别,建立旅行效用概率模型,用于分析旅游流的空间分配,并据此提出王瑛、王铮界定的“旅游业滞区”发展策略.最后以福建为例,结合线性规划技术和Lancaster效用理论说明旅行效用概率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基于旅行效用概率模型,还可以简便地绘制在不同时间和预算约束下各目的地所对应的客源地的旅游域,对其目标市场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乌苏市南部山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旅游区的开发区位条件、旅游环境和旅游市场进行了综合的评价,认为巴音沟风景区包括乌拉斯台休度假产品,乌斯图森林公园,布鲁浩特沟平台青少年活动基础,金三角游猎场和第三纪公园科教探险区)是重点开发区域,并对巴音乌拉斯台休闲度假产品做了比较详细的开发规划。  相似文献   

5.
京杭运河(杭州段)旅游资源及其旅游功能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分析运河杭州段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入手,对其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评价,揭示了杭州城市旅游业发展与运河间的相互关系,提出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的功能定位与形象策划,并对运河各区段的旅游开发方向提出了建设的性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6.
阜康市生态旅游发展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处新疆昌吉州的阜康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发展生态旅游优势得天独厚,但受限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经济条件,这里的旅游业还不发达。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速,这里的生态环境必将受到冲击和影响。如何保障生态环境不遭破坏,又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上寻求可持续发展,对此问题,本文在探讨生态旅游的现状利弊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体育与旅游经济优势互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新疆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体育优势及双向互动利益取向分析,阐述少数民族体育与旅游相结合发展新疆经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受冬奥会拉动影响,京津冀冰雪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对新疆冰雪旅游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新疆为实现冬季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而达到协调区域经济的目的,需要精准施策,深挖产品核心竞争力.本文选取新疆37家S级滑雪场为研究主体,利用ArcGis10.3等软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新疆S级滑雪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性特征,滑雪场在各地州内分布不均衡;2)S级滑雪场空间分布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区;3)2015―2018年间新疆S级滑雪场总体呈现扩散趋势,由东向西略有迁移;4)S级滑雪场空间分布受旅游资源禀赋、高程禀赋、城市经济及交通通达性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9.
东阳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不但数量大, 而且品位档次高, 文化内涵深邃源远. 本文以 其主体———教育之乡、建筑之乡 、工艺美术之乡的“三乡”文化为主题, 根据东阳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 件,在旅游业发展战略、旅游开发的目标定位与开发思路、旅游产品与路线开发等方面, 对东阳旅游业的 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酒泉丝路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实际出发,选用特尔菲法(Dlephi)和层次分析法结合(AHP)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评价.首先利用特尔菲法获取评价指标的基础资料,建立评价因子的具体定量标准,然后客观、有效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最后对结果进行处理,为如何开发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1.
旅游移民在国内已经出现,却很少得到学者的关注.以丽江古城为例,通过修正后的量表对丽江古城的旅游移民进行实测.然后通过SPSS 20.0软件,综合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法对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水平及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再将人口统计学特征、"城市融入""外出目的"依次投入模型进行阶层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的影响机制不同,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对丽江的地方认同显著高于经济利益导向型旅游移民;(2)地方认同不存在"性别"差异,"居住时间"和"从事行业"显著影响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的地方认同;(3)总体而言,"城市融入"对于旅游移民地方认同的解释力度要高于"外出目的",其中"是否与当地居民来往"仅对经济利益导向型旅游移民产生影响.研究丰富了旅游移民的人地关系研究,对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选取云南省丽江束河古镇客栈、餐厅的游客留言作为研究资料,探究古镇游客的旅游体验及其深层次的内在结构关系.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对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共得到28个概念和7个范畴,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个人情感、印象丽江、旅行经历、人生哲学、自然环境、逃离遁世、文化氛围.并对编码所得概念进行共现分析,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构建各节点的共现结构关系.结果表明,个体之间的旅游体验存在很大差异,游客旅游体验具有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束河古镇游客的旅游体验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三层级结构,这是游客、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并据此为相关旅游经营与管理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危机不断,影响路径众说纷纭且缺乏系统的解释框架。以2000年—2018年28个国家或地区入境我国大陆地区客流量为依据,从国内、周边国家(洲内)和洲际三圈市场以及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三断面的博弈关系出发,分析各客源市场入境我国大陆地区客流量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突发危机事件影响下入境旅游衰退的归因模型。结果发现:2009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随后出现的欧洲债务危机,是影响三圈市场入境客流量减少的客源地断面经济因素;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2年—2015年大范围雾霾污染,是影响洲内、洲际市场入境客流量下降的目的地断面安全因素;2012年—2015年钓鱼岛问题和2017年萨德事件,分别导致洲内市场日本、韩国入境客流量减少,属于旅游通道断面政治因素。2008年—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两降两升”危机周期,是受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三断面多起危机事件影响所致,并非单纯由景区门票上涨、旅游签证不便及服务质量不佳造成。本研究为突发危机事件的国际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对加强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入境旅游市场拓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游客公民行为是促进旅游地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现有研究主要参照顾客公民行为的逻辑框架,未能突出旅游情境和游客群体的独特性。以浙江省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心理所有权理论,构建了一个可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地方依恋、地方心理所有权、自我提升动机与游客公民行为的关系。用SPSS 22.0和AMOSS 23.0软件分析收集到的419份样本数据,结果表明:地方依恋正向影响地方心理所有权和游客公民行为;地方心理所有权正向影响游客公民行为;地方心理所有权对地方依恋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提升动机正向调节地方心理所有权与游客公民行为的关系,同时正向调节地方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邻型风景旅游集镇规划的若干问题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风景区旅游集镇既可以保护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又可以促进集镇发展.根据风景区与旅游集镇的空间关系,对旅游集镇进行了类型上的划分.并以近邻型旅游集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编制近邻型旅游集镇规划所需解决的人口规模、功能布局、集镇特色和规划弹性4个关键问题;最后以西天目山风景区旅游集镇(白鹤)总体规划为例,阐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旅游吸引力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前提条件,对旅游行为有深刻影响。为优化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已有研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重庆合川钓鱼城风景名胜区,并对钓鱼城旅游吸引力进行了客观评价,所得评价结果为不好。分析了旅游环境、旅游产品和旅游形象等因素对钓鱼城旅游吸引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钓鱼城旅游吸引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良好耦合有利于乡村资源要素的整合,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带动乡村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构建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平均法得出浙江省整体及11个地级市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借助耦合协调模型, 分析两大系统耦合协调程度. 结果表明 (1)2011—2020年浙江省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处于波动上升状态, 耦合协调水平由低水平协调逐步过渡到良好协调; (2)浙江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属于乡村振兴主导型发展模式; (3)浙江省各地级市两大系统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水平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4)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级市旅游资源丰度、旅游文化服务功能以及人才引入等是影响浙江省各地级市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浙江省淳安县旅游资源普查结果,针对其中的优良级旅游资源,从空间分布、属性及其景观构成要素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依据淳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探讨了旅游资源与旅游业间的关联度,强调了两者间既有"一致性",又有"非吻合性",分析了此种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核心旅游资源"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9.
旅游企业主移民作为当下社会转型背景下所产生的移民类型,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复杂多元流动的特点,已成为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以丽江古城的旅游企业主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基于SPSS22.0统计软件,对丽江旅游企业主移民生活满意度与地方认同的关系做了回归分析,并探讨社会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旅游企业主移民生活满意度对地方认同有显著影响;(2)社会关系在生活满意度与地方认同之间起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3)生活满意度对自我效能的解释水平最高,对依恋的解释水平最低.最后,在此基础上为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