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速度是运动学基本概念之一.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这两个概念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对线性外推法测气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实验进行理论分析,给出了-v-δt和-v-δs函数、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及实验需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流体流速是流体力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判断流动稳定性与力学计算的基础,流速测量是实验研究中最必要的环节.本文主要对齿轮的各项物理特性及红外遥感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了一组可以同时测出水流的平均速度与当前时刻水流瞬时速度的实验装置,以解决目前实验室测水流速课程中测量数据单一,实验仪器繁多等问题.设计的实验内容包括齿轮传动比的测量、基于单片机和齿轮组的路程时间测量,以及红外测速仪的瞬时速度读取,实验环节环环相扣,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及培养学生的思维缜密性.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出流体的平均流速以及在当前时刻的瞬时流速,并通过灵敏度的计算判断出各个参数对流速的影响比例.  相似文献   

4.
河北矿冶学院的林声衡、孔非吾同志在《大学物理》1986年第6 期上发表了“f=ma和f=哪个适合火箭运动?”的文章(下称林文),本文提出几点与林文商榷.这里(1)一(6)式沿用林文中的公式号码.一、本文的推导方法 在t时刻,火箭本体质量为M(t)(林文中的m),绝对速度为u(t).在t+t时刻,从本体分离出m,它的绝对速度为u(t+t),分离后本体质量变为M(t+t),绝对速度变为v(t+t). 我们选一个包括本体的(瞬时)不变质量系统为研究对象,在t时刻不变质量系统是M(t),在t+t时刻是M(t+t) +m,即有 M(t)=M(t+t)+m=M(t)+M+m(8) 我们对不变质量系统应用质点系的动量定…  相似文献   

5.
王苏文 《物理实验》1992,12(6):272-273,271
放射射线的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的重要特征。精确的实验证明,在时间间隔为t到t+△t内,放射性核素衰变的数目△N是和△t及在该时刻尚未衰变的总核数N成正比的,△N∝N△t,如果写成等式可写为:(dN)/(dt)=-λN,其中λ为衰变常数。每一种放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直缺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实验的定量演示,《E=ΔΦ/Δt的定量教学研究》一文设计了一个“动生电”的定量实验。本文利用计算机辅助物理实验系统定量演示了“感生电”的E=ΔΦ/Δt的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7.
龚赛军 《物理实验》2006,26(12):25-27
研究了高中物理中理解瞬时速度概念的实验.通过理论分析,自制光电门和挡光板,使得测量速度最大程度接近了瞬时速度.  相似文献   

8.
王晓宏 《物理学报》2001,50(4):597-605
对1+1和2+1维空间上定向聚合问题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任意有限温度下的横向涨落和自由能涨落在聚合尺度t较大时都将趋于零温度时强耦合下的结果:Δx∝tν和ΔF∝tω(d=1+1时,ν=2/3,ω=1/3;d=2+1时,ν≈0.6,ω≈0.2).有限温度下,由于1+1维和2+1维空间上的比热C(T,t)∝t和1+1维空间上的熵涨落ΔS∝t1/2,1+1维空间上的系综能量涨落和内能涨落以及2+1维空间上的系综能量涨落均趋于t1/2而远强于自由能涨落.在2+1维空间上,定向聚合问题有发生相变的迹象:当熵涨落达到其最大值时,单位聚合尺度的熵涨落和内能涨落在聚合尺度t→∞时,可能会由低温下趋于有限值(零温度除外)转变为高温下趋于零 关键词: 定向聚合 表面生长现象 Kardar-Parisi-Zhang方程  相似文献   

9.
热电弛豫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景德 《物理学报》1984,33(11):1563-1568
经过人工极化的铁电陶瓷中存在的同极性和异极性电荷导致热电弛豫效应。观察到唯象理论所给出的三种类型的弛豫过程。由于同极或异极性电荷的激发需要能量,故当陶瓷的温度发生变化相当长时间之后,热释电荷按ΔQ(t)=(1+r±e(-(α±t)1/2)ΔQ缓慢地衰减。曾经测量过的数十种陶瓷的所有实验数据都和理论很好地一致。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对时间积分,我们就得到动量定理(也称动量原理): (?)fdt=mv—mv_0.(1)它表示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式中mV_0及mV分别为t_0及t时刻物体的动量。而f为物体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以后简称合外力)。并把(?)fdt称为力f在Δt=t—t_0时间内的冲量。若在△t=t—t_0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则(1)式可写为 f△t=mv—mV_0 (2) 若在Δt=t—t_0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变力,我们也可用中值定理将(1)式写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