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寄星 《物理》2021,(2):130-134
4 朗道的被捕和被保释 朗道1937年2月初到达莫斯科后,立即前往刚建立不久的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会见了所长卡皮察,他给卡皮察写了一封不到14个单词的求职信(图21),就成为了该所的理论部主任.其实,这个位置卡皮察本来是留给玻恩的21).朗道在搬到物理问题研究所宿舍之前暂住在老朋友鲁梅尔(图22)的住处.鲁梅尔当时...  相似文献   

2.
朗道百年     
2008年是20世纪苏联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kv D.Landau)诞生100周年、逝世40周年.事实上,作为理论物理学家的朗道在1962年1月7日的车祸后已经消逝.他在当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并在多方救治之下又存活了6年,于1968年4月1日去世.  相似文献   

3.
Л.Д.朗道和他的科学贡献(Ⅱ)王庆国(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石家庄050003)朗道的科学贡献朗道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而且“在任何领域的贡献都是引人注目的”[10].在庆贺朗道五十岁生日时,他在苏联的同事和朋友曾把他的科学贡献概括为十条,半郑重、半幽默...  相似文献   

4.
陈俊人 《光子学报》1981,10(1):10-15
第十四届国际高速摄影和光子学会议于1980年10月19日至24日在莫斯科宇宙饭店举行,这是第一次在苏联召开这种专业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由苏联国家标准委员会和苏联科学院联合组织,会议主席由国家标准委员会所属的全苏光学物理测量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5.
栗弗席兹     
E.M.栗弗席兹是前苏联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土,1915年2月21日,出生于哈尔科夫;1933年毕业于哈尔科夫工学院;1933至1938年在哈尔科夫物理技术研究所工作;从1939年起,在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工作,直至1985年10月29日病逝。 栗弗席兹一生主要研究固体物理、引力理论和宇宙学,取得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研究成果。 早期科研活动 1934年,栗弗席兹跟其导师朗道合作研究重粒子碰撞产生电子对的问题,他们采用量子场论中相对论不变性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电磁相互作用的滞后效应,并且作了一系列精确的计算。 1935年,栗弗席兹和朗道对铁磁体磁导率的色散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他们提出了有外场以及自旋-轨道相互作用情况下的描述铁磁体磁矩动力学的方程式(朗道-栗弗席兹方程式),此式是现代铁磁性理论的基础。他们合作建立了铁磁共振理论,以及完整的铁磁体磁畴结构理论。 1937年,栗弗席兹研究并提出了有关电子在磁场中的动力学方程式;得到了描述强磁场中等离子体碰撞的库仑积分表达式,为了简化动力学方程式,他首  相似文献   

6.
苏联杰出的物理学家Л.Д朗道,不仅以他凝聚态物质理论方面的开创性工作闻名于世,而且还以他作为主要著者写出的那套内容丰富、流传较广的《理论物理学教程。为大家所熟悉.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1908年1月22日出生在俄国里海边石油城巴库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个工程师,母亲是位医生.Л.Д.朗道年仅14岁就已进入巴库大学学习.但他只读了两年便转学到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于1927年毕业后成为列宁格勒物理一技术学院的研究生. 就在这时候,Л.Д朗道在学术上已开始取得突出的成绩.特别是他的有关量子力学中的辐射阻尼问题的论文,由于…  相似文献   

7.
1988年 1月 22日,在朗道常举办学术报告会的物理问题研究所的大厅里,我们庆祝了他的八十诞辰.他仿佛仍在我们中间,就坐在第一排那个他常坐的位于上.可惜,距他最后一次主持报告会已过了27年了.1962年1月7日,朗道不幸遭遇车祸,从此失去了工作能力,于 1968年 4月 1日离开了我们. 今天,只有那些约在四十五岁以上的人才有可能对作为物理学家的朗道有些个人的印象,人们一般是通过他的论文了解他的.他的很多论文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陈旧过时,他与E.M.Lifshitz一起开设的研究生理论物理课程也十分出色.这一切使得他对物理的贡献至今仍十分重要.朗…  相似文献   

8.
1991年9月21日-25日中国科协派出代表团一行24人去苏联解体前夕的吉尔吉斯出席由苏联科学院和中国光学学会联合发起在吉尔吉斯首府毕斯凯举办的。苏中双边全息与光信息处理学术会议”。会议的苏方主席为现任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前吉尔吉斯科学院院长阿卡耶夫;  相似文献   

9.
 远古的传奇 朗道,1908年4月22日出生于巴库(Baku),他的父亲是一家石油公司的石油工程师,母亲是医生,并已在生理学领域作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巴索夫是著名的苏联近代物理学家,是量子电子学的创始人之一.1922年12月14日他出生于沃罗涅什.1956年在莫斯科得物理-数学博士学位.从1962年起担任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66年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63年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创建量子无线电物理实验室,他担任实验室主任.1958年至1973年间他担任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从1973年起任所长.1967年以来他一直担任苏联科学院常务委员会委员.此外,他还兼任苏联科学杂志《自然》的总编辑,《量子电子学杂志》的总编辑. 多年来,巴索夫积极从事量子无线电物理学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他发现了量子系…  相似文献   

11.
封面说明     
正本刊2019年的封面上刊登照片及图片,纪念在氦-II中观察到超流80周年以及物理学大师卡皮察(P. L. Kapitza),蒂萨(L.Tisza)和朗道(L.D.Landau)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贡献.卡皮察和朗道是苏联物理学家.卡皮察1894年7月8日生于喀琅施塔要塞,卒于1984年.1919年,他毕业于列宁格勒工艺学院,并在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读取博士学位,在那里生活了14年,从事有  相似文献   

12.
回忆朗道     
本文内容,是朗道的朋友和学生叙述的有关他的回忆和一些历史信件,其中讲述的事件和经历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朗道的为人、品格、治学态度,取得的成就以及他极其光辉又不平静的一生中的活动片段。 据栗弗席兹院士回忆: 自1968年4月1日列夫·朗道(Lev,Landau)逝世以来,不过才过去了很短一段时间,但在这些年里,却发生了如此众多的事,使得我们现在想起他的时候,仿佛隔开了一段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他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工作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显著。作为人本身,我们也能够更深刻地评价他的伟大:一个崇高、热情、心地善良又富于正义感的人,这是使得他当然地享有科学家和导师名望的理由之一,同时也是他的学生及其追随者热爱他、尊敬他的原因所在,这一点,在那次可怕的意  相似文献   

13.
一、帕·阿·切伦科夫 帕维尔·阿列克谢维奇·切伦科夫(qe-(生于 1900年7 月28日)是苏联物理学家,从1964年至1970年任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从1970年起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他出生于沃罗涅日州的新奇格拉村镇,1928年毕业于沃罗涅日大学.他从1930年起在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从1948年起他任莫斯科动力学院教授,后来又成为该研究所教授.从1951年起他任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教授,1946年参加苏联共产党. 切伦科夫的科学研究工作内容是物理光学、核物理学、宇宙线物理学和加速器技术.1932年他在科学院院士C.H.瓦维洛夫的领导…  相似文献   

14.
弗拉基来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科捷利尼科夫(B.A.)是苏联卓越的无线电物理学家、技术科学博士、理论无线电工学奠基人之一.他对无线电物理学、无线电技术和电子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08年9月 6日,他出生于喀山.1931年于莫斯科动力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同时在苏联人民通信委员部中央科学研究所工作.1947年起任教授.1953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从1954年起任苏联科学院无线电工学和电子学研究所所长.从1963年起为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从1969年起任苏联科学院副院长.从1978年起任《科学》出版社物理、数学文献主编,还任《物理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15.
维塔利·拉扎列维奇·金兹堡()是苏联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1916年10月4日他出生于莫斯科.1938年他于莫斯科大学毕业以后当了兰茨贝格()的研究生,从事实验光学研究,同时从事理论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从1940年起他调往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论室,师从著名苏联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塔姆() 1942年他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他于1953年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66年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71年塔姆逝世后,金兹堡担任该研究所理论室主任,同时负责由他创建的莫斯科物理技术研究所物理学与天体物理学研究室.他从1945年起任高尔基大学教授.他是…  相似文献   

16.
王丽生 《应用声学》1991,10(1):49-49
工程中的超声学-91,国际会议与展览会将于1991年7月23—29日在苏联Arkhangelsk城召开(本城机场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有直达联接)。 主办单位苏联国家科学与工程委员会。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苏联科学院声学研究理事会。N.I.Andreev声学研究所。苏联科学院普通化学和无机化学研究所。莫斯科钢与合金研究所。列宁格勒造船研究所。Sevmash-vtuz-MNTL“KVANT”  相似文献   

17.
格·尼·弗列罗夫()是苏联当代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1913年3月2日出生于顿河岸边的罗斯托夫城,1929年他从中学毕业以后,干过粗活工,机车库给油工和电工,后来(1933年至1938年)在列宁格勒综合技术学院工程物理系学习,在这期间(1937年)就开始在著名的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库尔恰托夫()实验室工作.1943年至1960年,他在以库尔恰托夫名字命名的原子能研究所工作.从1960年起他就担任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核反应实验室主任.1953年。他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从1969年起,他担任苏联科学院应用核物理学研究方法科…  相似文献   

18.
德米特里·伊瓦诺维奇·布洛欣采夫是著名的苏联理论物理学家.他于1908年1月11日出生于莫斯科.1926年,布洛欣采夫进入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学习.1930年他大学毕业以后,留校并进了塔姆的研究生班,对衍射、固体表面的分子吸收和斯塔克效应等问题进行了研究,1933年从研究生班毕业.1934年他获得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从1935年起,布洛欣采夫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39年起为乌克兰科学院院士;1935年至1950年在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50年至1956年任苏状奥布宁斯克市科学研究实验室主任;1958年起他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56年至1965年他任杜布…  相似文献   

19.
Л.Д.朗道院士(Ландау)是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今年一月二十二日是他诞生五十周年。他于1908年生于巴库,很早他的数学天才就开始显露出来。十四岁考入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1927年毕业。从这时候起,朗道就开始了紧张的科学活动。朗道在列宁格勒应用物理研究所开始科学研究工作,二年以后,在1929年得到出差国外的机会,半年内先后在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以及德国、英国和瑞士进行工作。由于与近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特别是玻尔来往和共同工作,使他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的眼界  相似文献   

20.
 И.B.库尔恰托夫是前苏联著名的物理学家,苏联原子核科学和原子核技术工作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43年起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03年1月12日生于车里雅宾斯克州锡姆村.1920年进入克里米亚大学学习.1923年大学毕业.1925年在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工作.从1930年起任该所实验室主任.1943年,他创建苏联科学院第二实验室.1955年,该实验室被改建成规模宏大的科研中心-原子能研究所.他在去世前一直担任该所所长.1960年该所称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他于1960年2月7日去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