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初中化学课本(1955年4月出版,下同)第41页,图17,燃磷前可在燃烧匙内放少许细沙,细砂上再放磷,以免燃烧匙损坏。 (二)第44页,用氯酸钾制氧气,要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的实验,可参考高中化学(1955年4月出版)第一册125页及180页中有关的实验,选作演示之用。 (三)教师演示44页图19制氧时,除用排气法收集氧气外,还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瓶,给学生说明注意事项,为学生实验(第166页实验5)准备条件。 (四)如教师用氯酸钾及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演  相似文献   

2.
(4)加入邻联甲苯胺试剂:该试剂属二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图6-14所示.使用时配成0.5 g·L-1的溶液,可称取0.1 g试剂于烧杯中,加入硫酸(1 1)数滴,用玻璃棒将其调成糊状,再加硫酸(1 1)20 mL,加水稀释至200 mL,温热使其溶解完全,铈的显色一般在50 mL容量瓶中进行.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课堂演示实验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直观性强,实验内容不应过於复杂。(二)要简而易行,不可占时间太长。(三)节省药品。根据这三个条件,我在做演示当中得到以下几点经检。(我所教课本是周芬王悦祖编的初中化学1953年北京版)。一、课本41页的图25和图26中,所画的烧杯内的水平面低於瓶内玻璃导管口的水平面;这样一来,瓶内的气压就要小於瓶外面的大气压力。因  相似文献   

4.
仪器制作1.鼓泡口的加工如图中装置,除(5)以外,其余均需烧制。(5)可用60°角的漏斗代替。各鼓气泡口的另一端,都套上橡皮乳头。2.肥皂液的制备1克肥皂适于盛40ml热水的烧杯中,再加入4—6ml甘油、2—4滴浓氨水、少许尿素和蔗糖,搅拌充分溶解。3.氧气和甲烷分别收集于球胆中。甲烷的制取称取6克烘干的无水醋酸钾固体研细,再称取3—6克烘干的碱石灰,混合均匀可放入硬质试管底部加热。  相似文献   

5.
对水溶液中单线态氧的生成实验的一点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化学教育 1994年第 8期 32页上刊登的化学发光演示实验—水溶液中单线态氧的生成一文[1]中所介绍的实验仪器和操作方法作了如下的改进后 ,得到了非常明显的实验现象。在原仪器装置 (图 1)的缓冲瓶与反应器之间加1个三通管和 2个弹簧夹 (如图 2 )。在操作时 ,先关闭A夹 ,打开B夹 ,快速滴加浓HCl,使缓冲瓶中的空气由B夹处排出 ,避免了空气从反应器内通过时引起溶液的翻滚 ,减少了未通入氯气前H2 O2 的分解。可在B夹处放一湿润的碘粉碘化钾试纸 ,检查缓冲瓶内的空气排完与否。滴加盐酸的速度由原文中所报道的初时 2 0滴 /分改为 60…  相似文献   

6.
一种合金或金属中微量氮的精确测定装置,由蒸发烧瓶、吸收瓶、反应烧瓶、冷凝管和连续吸收杯组成。蒸发烧瓶、吸收瓶、反应烧瓶和冷凝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冷凝管下端装在连续吸收杯内;蒸发烧瓶内安装有进气阀和加热用电阻丝;吸收瓶的底部有2个进气管。微量氮的具体方法为:将试样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40%硫酸使试样溶解;将试样溶解液加入反应烧瓶中,  相似文献   

7.
用燃烧硫所发生的 SO_2来演示 SO_2的漂白作用,从教学效果上讲,比用其他来源的 SO_2要恰当些。但它的缺点是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见到明显的结果。建议改用富氧空气代替空气,以缩短演示实验的时间。课前准备:取1—2升的细口瓶一个,瓶内挂一束润湿的鲜花,再通入氧气约1/3体积,用橡塞塞好后带进教室。演示手续:在燃烧匙内放硫1—2克,点着后伸入瓶内,硫就迅速烧完,因为瓶内的 SO_2的浓度较大,温度又较高,因此,鲜花就很快地被漂白。若用中学课本的装置,那末可用具有塞子的钟罩,  相似文献   

8.
2 .11 钢铁中钼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 (摘自ГОСТ12 35 4- 81)适用范围 :合金钢、高合金钢测定范围 :0 .0 1% 5 .0 0 %方法提要 :(a)试样溶解 :称取 0 .5 0 0 0g试样 ,置于 2 5 0ml烧杯中 ,加入盐酸 硝酸 (3+ 1)混合酸 30ml ,加热溶解 ,再加硫磷混合酸 (每升溶液中含浓硫酸 15 0ml及浓磷酸 15 0ml) 30ml,蒸发至冒硫酸烟 ,冷却 ,加水4 0ml,加热溶解盐类 ,冷却 ,移入 10 0ml容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摇匀。如溶液呈混浊 ,则用干滤纸过滤 ,弃去初始的滤液。(b)测定溶液的准备 :根据试样含钼量的高低从 (a)节的澄清滤液中分取部分试液 ,置于 …  相似文献   

9.
(2)高纯铝(纯度99.99%)中痕量钛的测定(摘自上海材料研究所1964年研究报告)适用范围:高纯铝测定范围:w(Ti)0.001%~0.010%方法提要:①试样的溶解及钛的分离 称取试样1 000~2 000g,置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按每克试样6g氢氧化钠的比例加入氢氧化钠后分次加入水10ml,待自发溶解反应缓慢时加热至试样溶解完全,加水稀释至约200ml,加入铁溶液(ρFe5mg·ml-1)4ml,充分搅拌,加热至沸并保温约30min,冷却,过滤,用10g·L-1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烧杯及沉淀。弃去滤液。分次用热盐酸(1+3)20ml将沉淀从滤纸上溶解并接受于原烧杯中。必要时在稀盐酸中加…  相似文献   

10.
高增尊 《化学教育》1984,5(6):48-48
按图组装仪器,先给滴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锥形瓶中放入石灰石,广口瓶、大烧杯中分别盛约1/2体积的水,大试管中加入15毫升氨化食盐溶液,并检查气密性。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烧杯,使水温上升至36。C。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保持在此温度下,旋动滴液漏斗的旋塞,给锥形瓶里放入稀盐酸,与石灰石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经过洗瓶,通入氨化食盐溶液中,约3分钟左右,在大试管中即有大量碳酸.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物质由分子构成”中有用KMnO_4晶体溶解于水来证明液体与液体间也能相互发生扩散现象。根据课文叙述(第11—12页)来作实验,扩散需要时间很长,因此,在教学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克服一这困难。我是这样准备和操作的: (1)仪器:烧杯(100毫升)2个;移液管1个;白纸1张。 (2)药品,KMnO_4浓溶液: (3)操作过程:将二个烧坏中各盛水半怀,一烧杯外缚一白线圈(下称甲杯)。用移液管吸KMnO_4溶液后,浸入清水中轻轻洗涤,取出后将移液管外部擦乾,然后将移液管迅速插入甲杯中,慢慢将KMnO_4溶液挤入怀底,  相似文献   

12.
王汝坦 《化学教育》1988,9(6):32-32
为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我用石蜡制作了一些分子(晶体)的结构模型,做法如下:1.用直径为2.5mm的铁丝按分子(晶体)的空间结构扎好框架。如石墨晶体的框架是根据高二化学(甲种本)第二册第14页图1-7,先扎好三个边长为142mm(键长的10~9倍)的彼此相联的平面六边形,再用335mm(层间距的10~9倍)长的铁丝将二个平面结构联成网状结构。2.石蜡的软化:将石蜡放入蒸发皿(烧杯)中加热至熔化,再冷至软蜡状(面团状),这样得到的石蜡软化均匀,易于作蜡球;或将要软化的石蜡放于烧杯中,再将烧杯置于50~60℃的恒温箱中,约半小时即可作蜡球。  相似文献   

13.
过去我们曾用过铝-镍铬双金属电极以电位滴定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铝。今将该法略加修改应用于锌合铝的测定,亦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并和容量法所测得的结果比较,结果一致。本法迅速,简便,适用于锌合金中铝的快速测定。分析方法:称取0.4000克样品于烧杯中,加盐酸(1:1)10毫升溶解。迅速过滤于300毫升烧杯中,用盐酸(1%)洗涤5—6次。滤液用氨水(比重0.9)中和至铝的沉淀不再溶解,立即滴加盐酸(6N)至沉淀完全溶解,并过量3毫升,以水稀释至80—100毫升,加入醋酸钠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化学第三册,讲苯胺的一节中,曾提到它的性质,用重铬酸钾氧化成苯胺黑,来染棉织物的实验。为证实上述理论,经老师们和学生四个班六十四次实验证明,用下列方法做,效果很好。兹将我们的方法提出来与各位同志研究。首先取大烧杯(100毫升)一个,加水50—60毫升,同时放入已研碎的重铬酸钾1.2克。加热,使重铬酸钾溶解。然后做下边的准备实验。取小烧杯一个(50毫升),加水4—5毫升,滴入1亳升苯胺,然后加入浓H_2SO_4(工业用)1毫升,成为硫酸苯胺。用玻璃棒把硫酸苯胺研成尽小的颗粒。将要被染的棉织物,放在该烧杯内浸泡,放置5—6分钟,使棉织物浸湿均匀。待上边重铬酸钾全部溶解时,将小烧杯内,盛的棉织物及溶液等,全部倾倒在溶解的重铬  相似文献   

15.
钛铁合金含较多硅和微量碳。测定锰,以往在铂皿或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硫酸和氢氟酸溶解,冒烟除去硅和氟。铂皿昂贵,并除碳不便。硫酸冒烟温度高,聚四氟乙烯烧杯底部易损坏,且传热较慢,制备试液需2h甚至更长时间。本文试验在玻璃烧杯中加硫酸溶解,于试样基本溶解硅酸尚未析出时,加入氢氟酸3滴,继续溶解冒烟。经两年实践,此法溶矿速度快,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对烧杯腐蚀轻微。 1 分析方法 称取试样0.18于125ml三角烧杯中,加硫酸(1 4)10ml,加热溶解,待试样基本溶解,硅酸尚未析出时加入氢氟酸3~4滴,蒸发至4~5ml,趁热沿杯壁加硝酸2滴管,氧化碳化物,继续蒸发至冒三氧化硫白烟2~3min,冷却,加硝酸  相似文献   

16.
柠檬酸盐热解法制备YBa2Cu3O7-δ超导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摩尔比Y:Ba:Cu=1:2:3称取Y_2O_3(5N)、BaCO_3(A.R.)和CuO(A.R.)。先将Y_2O_3放入大烧杯中,加适量65%~68%的HNO_3,加热使之反应溶解为无色透明溶液;再加入CuO和蒸馏水,溶解为蓝色溶液;加HNO_3和蒸馏水,倒入BaCO_3,加热至溶液透明。再加进与金属原子总数比1:1的柠檬酸,不断搅拌使之溶解。以分析纯的氨水调节pH到6-7,得到蓝黑色透明溶液。将该溶液在电炉上加热沸腾,接近蒸干时溶液不断鼓泡,成为胶状溶液。最后  相似文献   

17.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易熔合金中高含量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熔合金化学成分主要由锡、铅、铋三元素组成 ,熔点低 ,是一种新型优质焊料。EBiPb30 2 0易熔合金中含铋为 5 0 % ,铅为 30 % ,锡为 2 0 %。国家标准方法中 ,硫脲光度法、碘化钾光度法只能测定低含量的铋 (<1.0 0 % ) ,高含量铋 (>1.0 0 % )的测定未见报道。本法根据络合滴定原理 ,测定了易熔合金中的铋 ,样品分析结果及加标回收率结果均很好。1 试验部分1.1 主要试剂铋标准溶液 :0 .0 2g·ml- 1,称取金属铋(99.99% ) 2 .0 0 0 0g置于 2 5 0ml烧杯中 ,加硝酸 (1+1) 6 0ml,加热溶解 ,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后 ,冷却 ,移入 10 0ml容量瓶中 …  相似文献   

18.
容量法测磷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前,测磷的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和比色法.这些方法中最常用的是酸碱滴定法,但该法用沉淀剂,使磷与钥酸铵生成磷钥酸铵黄色沉淀,放置、洗涤再滴定,操作冗长.本文在文献[2]的基础上,并参考了国外有关资料,对该法进行了改进,省略了沉淀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直接用碱滴定磷矿及磷渣中磷的含量.结果表明,本法操作简单,干扰少,终点颜色变化十分敏锐,且比原法更易于掌握,还节省了大量的试剂.1 主要试剂甲基橙:2g·L~(-1)水溶液酚酞:10g·L~(-1)乙醇溶液盐酸标准液:0.1mol·L~(-1)氢氧化钠:0.15mol·L~(-1)2 分析方法称取试样0.5g于250ml烧杯中,加入硝酸10ml,盐酸5ml,在电热板上加热分解,低温蒸发至干.取下烧杯,冷却.用水冲洗烧杯四壁并用水释至100ml,用快速滤纸过滤,洗涤并煮沸.加甲基橙指示剂5滴,用0.15mol·L~(-1)氢氧化钠标液滴至终点  相似文献   

19.
化学通报1956年5月号安守林同志所设计的在讲解燃烧条件时的补充实验,对帮助巩固和理解这一节课的知识上作用很大。能使同学深刻的认识到温度和与氧接触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但是在烧杯中通入氧气时磷常常滚动,必须移动导管使接近磷块。有时磷因燃烧时温度增高以致融熔,水一波动则被冲散。我作时改成如下装置比较方便而且效果显著。在储气瓶的出气导管连一干燥管,在球的下边塞上棉花(不要太紧)或放上铁丝网,把白磷放在上面。先加冷水通氧不见燃烧,再加  相似文献   

20.
本方法分别使用硼氢化钾与硼氢化钠,作为生成砷化氢与硒化氢的还原剂,用氮气作载带气体,将生成的氢化物引入电加热的石英吸收管中进行原子吸收测量。方法简单、快速、灵敏(砷和硒的灵敏度分别为2×10~(-9)克和4×10~(-9)克),没有背景吸收,不需要用背景改正器。仪器及工作条件: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记录器,氢化物发生装置(见图1)。工作条件见表1。操作方法: 1.于反应瓶1中加入一定酸度的样品10毫升,然后将反应瓶与系统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