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液晶性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多酸是一类含有氧桥的无机多孩配合物,已有百余年的研究历史,现已在异构体化学、杂多蓝化学、高聚合度杂多阴离子的合成化学、多酸型层往超分子化合物、非线性光学功能特性、药物化学、催化、质子导电功能特性和磁特性等领域有了长足进展[“.由于杂多酸的高分子量及独特结构,研究者对杂多酸的研究兴趣不断增长.我们在有机液晶分子理论的指导下,首次发现了杂多酸超分子化合物溶于适当有机溶剂中可表现出近晶相液晶行为,对开发新型高性能材料和探索液晶态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将有重大意义[’j.1仪器与试剂PE-2400元素分析仪;美国… 相似文献
2.
树枝状大分子或树枝体由于其完美的拓扑结构和周边表面大量反应性的端基,成为一类理想的可用于构筑结构新颖的大分子液晶材料的预组织骨架结构。本文按树枝状大分子骨架的化学结构分类,对侧链型树枝状大分子液晶的设计合成、液晶相行为及其自组织超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评述,重点介绍了聚酰胺-胺、聚丙烯亚胺、聚碳硅烷、聚醚以及聚酯树枝状大分子液晶体系。近些年对树枝状大分子液晶的系统研究发现了许多新颖液晶介晶相,极大地丰富了热致液晶相态的内涵,拓展了液晶研究范畴。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通过对介晶基元、树枝体的化学结构及其代数的选择与调控,可以实现丰富多样的液晶介晶相乃至多级有序的自组织超结构。 相似文献
3.
4.
以含有液晶基元的单体,2,5-双(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苯乙烯与丙烯醇,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反应,首次合成了一系列含液晶性单体和非液晶性单体两种结构的共聚物.采用DSC、偏光显微镜和X-衍射方法研究了共聚物的液晶行为,发现单体和所有的共聚物均有明显的热致液晶性及较宽的液晶态温度范围;随共聚物中液晶性单体含量增加,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分解温度Td有所上升,但Tg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5.
6.
7.
8.
溶致性液晶高分子聚苯并噁唑的合成和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为原料,合成了自缩聚型单体4-羟基-3-胺基苯甲酸盐酸盐,在多聚磷酸介质中经溶液缩聚,制得高分子量的聚苯并唑(ABPBO),在聚合后期观察到明显的溶致性液晶高分子所特有的搅拌乳光现象,经推膜及干喷湿纺技术得到了ABP-BO的薄膜和纤维.在甲基磺酸溶液中测定了ABPBO的特性粘数,用X-ray平板照相及X-ray衍射、FTIR、TGA、动态粘弹谱仪等测定和研究了ABPBO薄膜和纤维的结构和性能,抗张强度为1.55GPa,抗张模量为90GPa,在氮气中起始分解温度为657.3℃.结果表明ABPBO是一种高性能的半刚性的溶致性液晶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9.
超分子液晶结合了超分子化学和液晶两者的特点,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简述超分子化学和超分子液晶概念的基础上,对非共价键结合包括氢键型、离子型和金属络合型的超分子液晶结构和研究现状作了简介,并对超分子液晶常用的表征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11.
中药复方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中药复方的特点是多靶酶、多靶点及多种组分起作用。在中药复方的制作过程中也伴随着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可能形成各种复合物。因此中药复方是一个复杂的分子体系,其作用机理也非常复杂。利用实验室方法分离纯化获得组分已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而研究其作用机理更是... 相似文献
12.
13.
ZSM-5分子筛在低碳烷烃脱氢中的催化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SM-5分子筛是应用广泛的催化体系,常用于烷烃的芳构化、催化裂化及异构化。近年来因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及表面酸碱特性,开始应用于低碳烷烃脱氢。本文综述了Zn/ZSM-5及Ga/ZSM-5催化剂对低碳烷烃的脱氢理论研究,概述了Fe/ZSM-5、Cr/ZSM-5、Pt/ZSM-5以及一些其他过渡金属催化剂对低碳烷烃的催化应用;探讨了ZSM-5基催化剂的影响因素如硅铝比、焙烧温度及制备方法等,以利于对低碳烷烃脱氢可作进一步了解;最后对ZSM-5催化体系进行了评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研究者对室温离子液体极为关注,因为这些离子液体可以作为潜在的替代试剂用于有机合成、提取与分离、电化学和材料科学等方面。在离子液体中,手性离子液体由于可用在手性识别、不对称合成、消旋体的拆分、立体选择聚合、气相色谱、NMR位移试剂和液晶等方面而受到特别注意。尽管手性离子液体由于合成困难和费用昂贵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但其在不对称合成中可作为手性诱导物的应用前景促使研究者不断地去开发新型的手性离子液体。手性离子液体的制备既可以使用手性源(如氨基酸、胺、氮基醇以及生物碱类),也可以利用不对称合成的手段,其所具有的手性可位于分子的中心、轴或者平面上。本文综述了手性离子液体合成的最新进展,并按照阴离子或阳离子的种类将其分为咪唑类、吡啶类、铵类和噻唑啉盐类,同时简要介绍了一些新的合成技术。 相似文献
16.
β-淀粉样斑块显像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脑神经退变性疾病。在AD发病机理方面,脑中β-淀粉样斑块的形成是一个主要因素,β-淀粉样斑块显像剂对于AD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合本实验室工作,本文介绍了β-淀粉样斑块显像剂的发展过程和目前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并对β-淀粉样斑块显像剂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填孔型质子交换膜是一种将电解质填充到多孔的基底膜中形成的新型质子交换膜。与传统的全氟磺酸膜相比,填孔型质子交换膜具有不溶胀、甲醇渗透率低、质子传导率高、价格低廉以及材料选择范围广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分别以聚合物多孔膜,有机/无机多孔膜和无机多孔膜为基底的三种填孔型质子交换膜的研究现状,并对质子交换膜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CO2和环氧乙烷直接制备碳酸乙烯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利用CO2和环氧乙烷(EO)直接催化合成碳酸乙烯酯(EC)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各种催化剂活化EO和CO2,完成环加成反应的催化机理,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在微流控芯片上构建多维分离系统,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发展前景的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平台。本文介绍了二维芯片电泳系统耦联模式选取及正交性评价的方法;综述了针对蛋白质/多肽分离分析的各种耦联模式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分析系统,如胶束电动力学色谱(MEKC)与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开管电色谱(OECE)与CZE,等电聚焦(IEF)与CZE, IEF与SDS毛细管凝胶电泳(CGE), SDS-CGE与MEKC等。特别对二维电泳芯片切换接口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探讨了用于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系统的检测技术,并展望了微流控二维电泳芯片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