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师教学章节复习课时,一般只针对本章节内容,容易忽视多个章节内容的综合性.如何设计具有综合提高性、有效互动性的复习课?笔者基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与“形”相关的复习课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做教师的都知道,在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的工作中,复习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除平常上课复习外,特别要重视复习整个章节的教材.因为内容多了,要把已经学过的知识系统地记住,要弄明白整个章节教材的重点,同时还要阐明所学教材的新的方面.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往往  相似文献   

3.
范云 《数学之友》2023,(6):77-79
数学新授课的教学一般是以学科章节进行,而高三复习课旨在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掌握了一般的章节知识的前提下,将学习内容前后联系,融会贯通,自主整合出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和模式,将学习过程从学科章节的学习走向学习单元的整体掌握.在此过程中,可视化的教学工具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构建高阶思维,完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新课程和严格实行“五严”的今天,如何上好章节复习课,真正地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的研讨课题之一.章节复习课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课型,如何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水平,采用怎样的复习方式,来提高复习效率,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尝试整理出四种复习课模式:“炒冷饭”式、“蛋炒饭”式、“扬州炒饭”式、“美味佳肴”式.  相似文献   

5.
<正>在高三暑期一轮复习中,复习对数和对数函数章节时,数学老师介绍了《中学生数学》2020年7月许成文、孙枫老师的文章《你会比较log_23,log_34,log_45的大小吗?》供我学习,收获颇丰.文[1]中分别从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作差法,作商法等四种方法来比较log_23,log_34,log_45的大小,前面两种方法是对数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后面两种还需结合基本不等式放缩处理,对我们的解题和运算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结合平时的积累下面我再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希望给同学们启发.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章节复习课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这是通过整章知识的梳理、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横向联系、纵向剖析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复习课存在教学内容多、重点难确定、过程难把控以及评价难掌握等问题,加之效果呈现慢、教师认同低等原因,导致章节复习课成为当前初中数学课型中最薄弱的课型.鉴于此,2015年10月21日,无锡市南长区教研室以初一第三章“代数式”的章节复习为课题,开展了初中数学青年教师的优质课评比活动,以此考查教师对章节复习课的理解和处理能力,借此引发教师深入思考并反思如何上好章节复习课.  相似文献   

7.
灵活而难以捕捉通性通法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特点,因此,对排列组合学习的畏难情绪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但由于排列组合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重较小,不乏有学生产生放弃复习的念头.如何开展排列组合章节复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简便的思维方式与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排列组合的信心显得迫在眉睫.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论述该章节的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试题尤其是高考试题,是命题组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了多次检验的优秀的学习材料.根据笔者的学习经验,在数学章节复习中,有选择性地对优秀试题从各个角度细研深究,不但能使我们熟悉和掌握各种考试的命题风格、命题热点、命题形式,而且更有利于我们提高章节数学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另外,对优秀试题进行"细嚼慢咽"地研究,不仅会对本块相应的知识、方法起到全面复习、巩固的作用,更会让数学的章节总结、复习做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9.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规定的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据此,苏科版九年级教材也在对称图形——圆这章中做了重点安排.前段时间在准备圆的复习课时,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圆的内容是对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得不同,呈现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么怎样在复习课中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经过本节课的复习后都能有所进步,这是笔者这节课的出发点之一;其次,如何为一节复习课选择一个好的起点,也是重要的原因.带着这样两个问题,结合苏科版的教材,笔者准备了一节课.  相似文献   

10.
复习课大致分为单元复习课,期中、期末复习课和毕业班复习课.毕业班的复习课,内容多,时间长,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校都压缩了平时的教学课时,复习课的时间超过规定的教学计划.毕业班的复习通常分一轮复习、二轮复习,其中,二轮复习一般是专题复习,可是目前,有些复习课不甚得法.有些教师往往不进行“双基”梳理,而是以题代替复习,以测验代替复习.也有一些教师虽然进行“双基”梳理,但是缺乏实际内容与营养,学生似乎并不喜欢.专题复习课应该怎么上?专题复习课的例题该如何选取和设计?笔者通过“二次函数专题——点的坐标”一课探讨专题复习课中的问题设计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既是高中数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从高一开始就扎扎实实学好这一内容,关系到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成败,而做好一个阶段的复习又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一内容的复习呢?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呢?本文谈一谈这一话题,希望能给同学们  相似文献   

12.
考前叮咛     
高考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知识复习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将高中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分章节按照各知识点进行复习,是对各个概念、定理、公式的一次全面、系统地重温。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阶段数学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13.
张莉莉  薛莺 《数学通讯》2023,(21):22-25
初中阶段,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和数与代数领域都有推理或证明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逻辑论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推理能力.推理包含几何推理与代数推理,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问题链”是复习课提问的一种形式,在设置问题链时要把握整体,进行有层次性的探究,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基于数学推理能力设计问题链,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本文以“二次函数”的章节复习为例,阐述基于数学推理能力的问题链的设计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提高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这是当前数学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复习",如果只是基础知识的简单罗列,难免使学生厌倦;如果只是习题解法的演示,又会令学生深陷题海无所适从……,对复习课的目标和功能的认识,决定了复习课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模式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复习课是学生的思维从回忆、发散到提高的一个过程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根据复习的内容 ,确定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提出问题 ,然后是引导帮助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以达到所制定的学习目标 .那么复习课问题的提出应从哪些方面考虑呢 ?一、因材设题、分梯度、循序渐进设计问题系列要从人才教材两方面考虑 ,把握住恰当的起点 .起点过低 ,降低了教学质量 ;起点过高 ,学生无法高攀 ,结果也是劳而无功 .要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 ,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 ,从具体到抽象 ,由近及远地引导 .既要设计为低层次学生作思维“带路”的问题 ,又要设计为高层…  相似文献   

16.
王宏 《中学数学》2023,(22):31-32
<正>数学复习课是对阶段性知识的总结、巩固和强化,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运用知识的技能,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既然数学复习课如此重要,就需要教师用整体性的眼光展开复习课教学,通过知识的综合化整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学习上的薄弱点,提高学习能力.本文中笔者从高效复习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优化复习课的教学策略,以实现高效复习.1 设计开放性练习,有效梳理知识在复习课中,  相似文献   

17.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简称“三基”),作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高中数学复习课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有效强化“三基”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总复习效果是否能得到实质性提高的关键所在.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复习课中强化“三基”的有效途径做以探讨.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基础知识的系统化归纳中提高其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复习课是新课教学的延续、巩固、补充和提高,因此,学生是复习活动的主体.只有将复习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让学生充分把握复习的…  相似文献   

18.
王海军  尹广金 《数学通报》2012,51(1):53-54,57
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在每一章节之后所设置的"复习题"共分为"复习巩固"、"灵活应用"、"探索研究"三个层面,以供教师在本章复习教学时选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教师对"探索研究"层面的复习题往往没有主动探究的意识,从不知道如何探究到无可奈何放弃探究,教师在课堂里怎么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本文将结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复习题中的第15题谈谈自已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叶茹  薛莺 《中学数学》2023,(14):3-4+14
本文中以“一次函数”章节复习课为例,阐述了基于后建构课堂的章节复习教学实践与思考,指出后建构章节复习课要“立足学生认知,以“本”为本设定知识载体;精心设计活动,多层次激发学生思维;突出学生主体,“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数学教材是学生在中学里学习数学的主要书籍,它里面的例题、习题都是经过精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因此,不论在平时教学中,还是在总复习中,都必须重视课本的作用,做到“以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本”,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呢?如何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来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与求知欲望呢?本人在教学中,采用了“四不妨”:即:对有些公式、结论不妨来一个追根寻源;对有些解题方法不妨来个类比使用;对有些特例不妨探寻一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