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学实验中,为了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通常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可以采用限流接法,也可以采用分压接法.在选择滑动变阻器时,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对给定的滑动变阻器,应该选限流接法还是分压接法?  相似文献   

2.
徐立海 《物理实验》2006,26(2):27-29
借助Ux-Rap图像分析得出滑动变阻器的选取原则:控制电路采用限流接法时,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与被测电阻的阻值接近,即接近为原则;控制电路采用分压式接法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远小于被测电阻的阻值,故在分压接法中,应选择阻值较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滑动变阻器.  相似文献   

3.
唐建勋 《物理通报》2017,36(4):123-125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调节作用, 在限流和分压两种接法中得以体现, 所谓调节方便有效, 就是指电 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参量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线性变化, 但其阻值的大小会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郑永圣 《物理通报》2012,(10):74-75
通过带学生做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突破限流接法中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选择的难点.  相似文献   

5.
分压式与限流式是滑动变阻器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曾多次重复考查滑动变阻器的这两种连接方式.从考生的答题的情况来看,失分率仍然较高.笔者从教学中发现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与已形成的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概念含义相混淆,对分压式与限流式的连接方式存在模糊认识.二是虽然知道分压式与限流式的连接方式,但遇到具体问题时根本不知道该选用哪种连接方式.为了使学生能正确选择分压式与限流式两种不同连接方式,有必要首先对两种连接方式的连接方法、特点作一个透彻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欧姆定律的探究环节分为两部分:电阻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滑动变阻器的引入易显得晦涩、突兀,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本教学设计中把两个探究环节倒置,不仅使滑动变阻器的引入变得顺畅自然,还使学生容易理解滑动变阻器在各探究环节中的作用.此外,在实验中的数据记录环节笔者也用心作了设计——记录表格中的留白,借以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采用滑线变阻器的两种不同接法,用箱式电势差计来校正电压表,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发现,确定电压表准确度等级时,校正结果是一样的。从电势稳定性来说,滑线变阻器的分压电路来校正电压表要优于滑线变阻器的制流电路。  相似文献   

8.
滑动变阻器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滑动变阻器的"选择"问题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这里既涉及到滑动变阻器阻值的选择,又涉及到滑动变阻器连接方式的  相似文献   

9.
胡建国  朱国强 《物理通报》2013,(4):10-12,14
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和分压两种供电方式选择是恒定电流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利用Matlab对两种供电方式进行可视化探究,是物理教学和计算技术深度整合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0.
滑动变阻器是电路中的重要元件,在电路中起着保护和调节作用.有关滑动变阻器连接的文章很多,但由于普遍缺乏定量的分析,所以很难让学生理解.本文通过定量研究U0-x图象的方法,分析两种连接的适用范围,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陶学明 《物理通报》2016,35(9):105-107
使用指针多圈电位器替代滑动变阻器接入限流电路, 通过对实验数据、 图像分析, 说明负载电阻越大, 路端电压变化越均匀. 同时利用传统滑动变阻器实验数据作对比, 得出相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杨泽会 《物理实验》2004,24(6):43-45
在电路实验设计中,常通过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有两种方式:限流连接(如图1)、分压连接(如图2).  相似文献   

13.
陈俊 《物理通报》2012,(5):67-69
讨论了在电学实验中如何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电学实验的有关直流电路中,涉及滑动变阻器实验,利用电路图进行DIS实验对比,选择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电学实验离不开测量,为了控制变量要进行多次测量.滑动变阻器在电学实验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它能改变电路各部分电流、电压的大小甚至电流的方向(电桥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选择及连接方式,历来是高考实验题中的难点.本文从原理上谈谈如何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以及复杂的电学设计性实验问题的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滑动接触器的滑线变阻器改装多量程电表,简化了校准过程,节省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实验可操作性,增加了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17.
涉及初中物理“变阻器”的教学,不管是在指导教学的参考资料里,还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常举出收音机的音量控制和调光台灯的亮度控制,作为生活实例引入课题.与此相配合,还常用一个滑动变阻器与一个小灯泡串联的实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第 6期试题解答分析 :滑线变阻器标尺不准 ,意味着滑动端所在位置的标尺读数不代表滑动端两边电阻之比 .实验中一旦找到合适位置 ,就不应再移动滑动端 .为此 ,采用非平衡电桥法 .电路如图 1所示 .先将变阻器滑动端置于中间附近 ,闭合 K1,调节电阻箱 ,使得电键 K2开合都不影响电压表的读数 ,这时电桥达到平衡 .记录电阻箱的电阻 R1.断开 K1,调换电压表和电阻箱的位置 .再闭合 K1,反复接通、断开K2 ,调节电阻箱 ,直至电压表读数不变 .记录这时电阻箱的读数 R2 .利用复称法公式求出电压图 1 电路图表内阻 RV.设滑线变阻器滑动端两侧的电阻…  相似文献   

19.
第 1 1期试题解答设已知电阻为 R,滑动电阻器电阻为 Rx,直流电源电压为 U(工作电路的电源 ) ,电池电压为 E(补偿电路的电源 ) .电路如图 1 .图 1 实验电路图  图 1 ( a) ,闭合 K1,用跃接法接通 K2 ,调滑动电阻器 ,直至灵敏电流计指零 .记录滑动电阻器在补偿电路中的长度比例 a,有EU=a Rx R+Rx( 1 )图 1 ( b) ,调换已知电阻 R和滑动电阻器Rx 的位置 .用上述跃接法 ,调整滑动电阻器 ,使灵敏电流计指零 .记录活动端标尺读数 .设这时滑动电阻器在补偿电路中的长度比例为 b,有EU=R+b Rx R+Rx( 2 )由 ( 1 ) ,( 2 )式可得Rx=Ra-b,  E…  相似文献   

20.
夏少标 《物理通报》2016,35(8):94-95
几何画板有着强大的绘图功能,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用好几何画板, 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同时还能提 高课堂效率. 本文就利用几何画板突破电学实验中“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