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摩擦学学报》2006,26(6):I0001-I0009
研究论文高载下单晶铜和单晶硅的径向纳动与损伤行为研究…………………………………………张静宜,钱林茂,周仲荣1(1)含纳米粒子溶液对单晶硅表面的冲蚀磨损损伤实验研究………………………………………………徐进,雒建斌1(7)制动速度对C/C-Si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肖鹏,熊翔,任芸芸1(12)煅烧石油焦及六方氮化硼对摩阻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易戈文,阎逢元1(18)仿生非光滑表面铸铁材料的常温摩擦磨损性能……宋起飞,周宏,李跃,王磊,单宏宇,张志辉,任露泉1(24)聚…  相似文献   

2.
题 目作者期 页含硫代锑酸锑、二硫化钼和石墨的粘结 ,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性能之研究(续)………………………………………徐锦芬 1在某些热塑性塑料的磨粒磨损中的Ratner关系……………………………倪治龙 1高温微型球轴承的干膜润滑初探………………………………………………王国良 2钨一二硫化钼体系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究…………………………………………… ………………………………………牛淑琴 李伟麟 阮虎生 欧阳锦林 265Mn钢晶体亚结构参数对磨粒磨损耐磨性的影响…………一·俞贤芳王琴远 265Mn钢渗硼层的磨料磨损特性………………  相似文献   

3.
总目录     
题 目综 述作者期 页国外橡胶磨损研究的进展…………………………………………………………张嗣伟 1 1粉末喷涂的聚合物基固体润滑涂层…………………………高金堂 陈建敏毛绍兰 1 10镶嵌固体润滑剂轴承的研究与应用……………………“一“……………………李同生 2 69有机固体润滑剂MCA的性能评价……………………………………汪涛锋章德肚 3 137铸造金属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现状…………………………佟金蒋 蔓 张明铸 3 144摩擦表面原位分析试验装置的进展……………………………………齐尚奎薛群基 4 2.11 研究报告机油中添加固体润滑…  相似文献   

4.
研究论文电沉积Ni-La2O3纳米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薛玉君,朱荻,靳广虎,赵飞1(1)TiN/TaN多层膜的结构和摩擦学性能……………………………………………………………………安健,张庆瑜1(7)经不同表面改性处理的钛合金的微动疲劳和微动磨损行为对  相似文献   

5.
题 目作者期页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简介………………… 4 195 米 米 {l}橡胶磨粒磨损机理的研究……………………………………………………张嗣伟 3 1 31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及其发展动向………………………………………董元源 3 138紫外光固化的润滑涂层……………………………………………刘启新鄂吉胜 3 157 桊 鬻 来高分子合金UHMWPE/PTFE的微晶相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余乃梅林剑清 1 3Ta-Nb—MoS。体系自润滑复合材料之研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稀土元素(RE)处理炭纤维表面的最佳添加量和不同炭纤维表面处理对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稀土元素在表面改性剂中的含量为0.3%时,炭纤维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佳;在干摩擦条件下,表面处理炭纤维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比未经处理炭纤维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低,且其耐磨性较好;稀土处理使得复合材料的界面强韧性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了其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7.
PTFE及UHMWPE改性PA6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四氟乙烯(PTFE)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改性的两种聚酰胺6(PA6)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PA6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并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单一润滑剂改性,添加量相同时,PTFE比UHMWPE改性的PA6复合材料具有更优的摩擦学性能;使用复合润滑剂改性时,PA6复合材料获得了比使用单一润滑剂改性时更好的摩擦学性能;添加不同种类的固体润滑剂,PA6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表现出不同的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压成型制备了固体润滑剂填充改性的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用一定剂量的原子氧对改性的PI复合材料表面进行辐照处理.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ATR)分析了辐照前后PI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化,并采用UMT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原子氧辐照前后改性PI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最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PI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结果表明:原子氧辐照后PI复合材料的树脂以及填充相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氧化,其表面树脂分子链发生了部分断裂和降解,表面粗糙、碎屑增多,导致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增大,摩擦学性能下降,辐照前后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发生了变化,辐照前复合材料主要表现为黏着磨损,辐射后表现为轻微犁削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炭纤维织物/环氧(CF/EP)复合材料与45#钢在环-环端面干摩擦状态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考查了制备工艺和MoS2与石墨不同配比等对CF/EP复合材料干摩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及其偶件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半干法制备的环氧树脂体积分数为40%的CF/EP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稳定;纯CF/EP复合材料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特性;MoS2与石墨改性后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明显改善,质量比为1.5∶1的MoS2与石墨改性CF/EP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摩擦磨损性能,其稳态摩擦系数为0.14~0.15,磨损量3.15×10-5 mg/r.  相似文献   

10.
碳酸钙晶须含量对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碳酸钙(CaCO3)晶须为填料,利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含0%~50%(质量分数)碳酸钙晶须增强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采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碳酸钙晶须含量对复合材料与45#钢环配副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和钢环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碳酸钙晶须可以显著改善PEEK复合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随着CaCO3晶须含量增加,PEEK复合材料摩擦系数持续降低;磨损率随晶须含量增加呈先降后增趋势,并在晶须含量为15%时达最低值,相对纯PEEK降低86%.综合考虑,选择CaCO3晶须填充量为25%~30%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摩擦磨损性价比.填充CaCO3晶须提高了复合材料承载能力,减少摩擦副表面粘着,阻止树脂的热塑性变形,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铸态A356/SiC复合材料与高速列车制动盘偶件半金属衬片材料摩擦副进行干摩擦磨损试验,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等手段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磨损特性,在滑动速度3.0m/s以下,载荷达到600N(12MPa)时的磨损量仍很小;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随pv(压力与速度的积)值的增加而增大,摩擦系数则随pv值增加而小幅度减少;磨损过程中磨损表面很快形成以氧化物和以石墨为主的润滑膜,起到了减摩和耐磨作用.在pv值较低时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为轻微的氧化磨损机制,随着pv值增加出现剥层磨损,在复合材料与半金属衬片间的接触表面,由于塑性流动挤出片状磨屑而使磨损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管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评价了用不同含量碳纳米管(CNTs)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CNTs含量对PTF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试样磨损表面及磨屑形貌,并探讨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CNTs能够提高PTFE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冲击强度,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当CNTs的质量分数为7%时,PT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CNTs能够增加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降低其磨损量,当其质量分数为10%时,PTFE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最佳.纤维状碳纳米管可以阻止PTFE带状结构的大面积破坏,以及在摩擦过程中于偶件表面能够形成转移膜并隔离复合材料与偶件的直接接触是其减摩耐磨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氧化锌晶须填充尼龙复合材料的滚动摩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氧化锌晶须(ZnOw)填充PA1010复合材料,在牵引滚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复合材料的滚动牵引摩擦磨损性能,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及其转移膜形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牵引力系数、蠕滑比和磨损量随牵引负荷增加而升高;在同一牵引负荷条件下,蠕滑比和磨损量随ZnOw含量增加先降低而后增加,当ZnOw含量为10%和15%时,复合材料的蠕滑比和磨损量较低;尼龙基体的主要磨损机理为严重的塑性流动和基体溃裂,并伴有轻微粘着;当ZnOw含量为10%和15%时,犁沟是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同时在偶件表面形成了结构致密的转移膜;填充20%ZnOw的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出现表层脱落,同时在偶件表面形成层状转移膜.  相似文献   

14.
研究论文金刚石砂轮与花岗石摩擦界面能量传输特征的实验研究徐西鹏 ,MAL KIN S  1(1)………………………离子注入对 Si O2 表面非晶碳薄膜的化学状态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徐 洮 ,杨生荣 ,齐尚奎 ,吕晋军 ,薛群基  1(6 )……………………………………………………………氮及钛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铝合金表面改性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廖家轩 ,夏立芳  1(10 )………………多弧离子镀硬质膜的抗空蚀性能研究潘国顺 ,杨文言 ,邵天敏 ,王义民  1(15 )………………………………外加极化电位对 316 L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碳纤维与聚四氟乙烯纤维(CF/PTFE)混编织物增强,制备了环氧树脂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了钢背衬复合材料与45钢在环-环端面干摩擦状态下的摩擦学特性,考查了纤维织物、摩擦热、载荷、速度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红外热像仪、热电偶及风冷方式对摩擦副温度进行监控,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及偶件磨损面进行了观察与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与碳织物相比,混编纤维织物大大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改善效果极大依赖于摩擦温度、载荷和速度参数.PTFE纤维磨损后在树脂基体及偶件表面形成减摩型转移膜层,材料表现为疲劳磨损特征.摩擦高温使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改变,黏结磨损加剧,偶件钢环表面出现氧化磨损,树脂基体塑性流动,摩擦力增大.混编纤维的排布方式影响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摩擦面上大量破碎的碳纤维易使偶件表面转移膜受到破坏,复合材料转变为以磨粒磨损为主,减摩主要源于磨屑中的润滑组分.  相似文献   

16.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纳米SiC陶瓷颗粒(0.0%、1.0%、2.2%和3.4%,质量分数,后面未作特殊说明,均为质量分数)强化的CoCrMo基高温抗磨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及高温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在室温至1 000 ℃范围内利用球-盘式高温摩擦试验机测试了材料的高温摩擦学性能. 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基体主要由γ (fcc)和ε (hcp)合金相构成,加入纳米SiC后复合材料出现了MoCr相,这有利于复合材料硬度的提高;纳米SiC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硬度,同时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密度;摩擦系数与纳米SiC的含量和温度相关,摩擦系数随纳米SiC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室温至800 ℃的摩擦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1 000 ℃时含2.2%和3.4% SiC的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高温环境下复合材料的抗磨损性能随纳米SiC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在不同温度下存在差异,随着温度升高,磨损机理逐渐由磨粒磨损和塑性变形转变为氧化磨损. 室温至1 000 ℃范围内CoCrMo-2.2% SiC具有较优异的高温抗磨损性能,这主要归因于复合材料的高硬度和磨损表面完整的氧化物润滑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论文石墨氧化物分子沉积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冯大鹏 ,王德国 ,兰惠清 ,张嗣伟  1(1)………………………………类金刚石涂层在不同载荷和湿度下的摩擦特性韩修训 ,阎鹏勋 ,阎逢元 ,刘维民  1(5 )……………………………………激光熔敷 Ti5Si3增强金属间化合物耐磨复合材料涂层组织及耐磨性研究刘元富 ,王华明  1(10 )……………………………Zr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陈伟荣 ,王英敏 ,羌建兵 ,徐卫平 ,王德和 ,董 闯 ,徐 洮 ,张爱民  1(14 )…………氧化铝纤维含量对 Al2 O3f+Cf/ZL10 9混杂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聚四氟乙烯(PTFE)和MoS2填充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在干摩擦下与GCr15轴承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分析了PI复合材料及其偶件磨损表面形貌和元素面分布.结果表明,PTFE和MoS2均可降低PI的摩擦系数,其中PI 30%MoS2复合材料的减摩性能最佳,其摩擦系数同纯PI的相比降低了约50%.除PI 10%PTFE 20%MoS2外,其它几种复合材料的抗磨性能均明显优于纯PI,其中PI 20%PTFE 10%MoS2复合材料的抗磨性能最佳,其磨损率比纯PI的低1个数量级.PI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同其在偶件磨损表面形成的转移膜的性质密切相关,当转移膜厚度适当且分布较均匀时,PI复合材料的减摩抗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对比考察了炭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水润滑条件下,纤维增强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明显比干摩擦下的低,水起到了润滑和冷却作用;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可见明显的裸露纤维及纤维局部磨平,无明显微观裂纹,基体和纤维结合较好,磨损表面存在转移自偶件的铁,表现出犁削磨损特征;在干摩擦下,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存在大量的微观断裂裂纹,纤维发生断裂和破碎,表现出疲劳磨损特征。  相似文献   

20.
采用粉末冶金复压复烧工艺制备铜基石墨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载荷条件下铜基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载荷20~60 N条件下,含6%(质量分数)石墨的铜基复合材料经历了轻微磨损、中等磨损到严重磨损3个过程;石墨颗粒表面镀镍可以提高石墨与铜合金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以及磨损过程中所形成的转移层与基体间的粘附性能,含6%镀镍石墨的铜基复合材料的自润滑性能得到改善,只经历了轻微磨损和中等磨损2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