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一种基于血红素中双键交联的葡聚糖(Dex)载药(5-氟尿嘧啶)胶束(Dex-H交联胶束).接枝在葡聚糖上的血红素不仅可以用作光控开关控制5-氟尿嘧啶在定点部位的快速释放,而且可以同时在光照下作为光动力学疗法的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实现协同抗肿瘤作用.交联后的胶束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同时,稳定性也相应增强,高度稀释后仍能保持稳定,有望在体内安全运输.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甲苯基四氨唑溴盐(MTT)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激光照射下载药交联胶束表现出高效的抗癌效果,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模板法在氧化铟锡(ITO)电极表面制备了三维有序多孔结构的金掺杂纳米Ti O2薄膜修饰电极(3DOM GTD/ITO),并在此修饰电极上成功固定小牛胸腺DNA(ct DNA),从而构建了一种新型的DNA生物传感器(DNA/3DOM GTD/ITO),并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对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法研究了ct DNA在3DOM GTD/ITO修饰电极表面的固定情况,结果表明,ct DNA已被成功地固定在3DOM GTD/ITO修饰电极表面。采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抗肿瘤药物槲皮素(Qu)在3DOM GTD/ITO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性质及与ct 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Qu在3DOM GTD/ITO修饰电极表面有1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氧化还原反应为2电子和2质子的转移过程。Qu可与固定在修饰电极上的ct DNA发生较强的结合作用,其结合常数(K)为3.61×106L/mol。循环伏安实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子荧光光谱、圆二色性光谱均表明Qu与ct 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为嵌插作用。Qu与ct DNA的碱基结合具有序列选择性,对Qu与聚(d G-d C)及聚(d A-d T)的结合常数进行计算,得到结合常数比K(d G-d C)/K(d A-d T)=3.5,表明Qu与ct DNA发生嵌插作用时更倾向于结合在GC富集区域。  相似文献   

3.
彭娟  高作宁 《分析化学》2006,34(6):817-820
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在PBS中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在胶束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胶束体系中,AA和UA的氧化峰电流增加,峰电位负移;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胶束体系中,AA和UA的氧化峰电流减小,峰电位正移。在CPB中,AA和UA的氧化峰电位相差约270 mV,以此建立了AA和UA的同时测定方法。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AA和UA的氧化峰电流分别在1.0×10-6~1.0×10-2mol/L和5.0×10-7~1.0×10-3mol/L的范围内与各自的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200倍AA共存时UA的检出限为5.0×10-6mol/L。此方法可应用于人体尿样中UA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将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原子按元素周期表的族和杂化状态进行分类, 基于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3类非键效应, 从分子空间立体结构出发得到了一种新型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3D-HoVAIF). 利用该矢量对几类典型药物体系进行了系统的QSAR研究, 结果表明, 3D-HoVAIF能够有效地提取药物分子的立体结构信息并与其生物活性呈良好线性关联.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辅助化学法和凝胶化反应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中空铂镍/三维石墨烯电催化剂(PtNi/GCM).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 组成及微观形貌.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旋转圆盘电极测试了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结果表明, 铂和镍前驱体的不同摩尔比对催化剂的多孔结构、 粒子形貌和分散状态影响较大, 当摩尔比为1∶1时, 所得三维石墨烯中纳米粒子尺寸均一、 分散均匀. 该PtNi/GCM催化剂对氧还原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 在半波电势(0.494 V)处, 质量比活性和面积比活性分别为1.09 A/mgPt和1.02 mA/cm2, 是商业Pt/C的5.4倍和3.5倍(0.20 A/mgPt, 0.29 mA/cm2). 同时, 该催化剂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循环30000周后, 半波电势降低值是商业铂炭的43.6%.  相似文献   

6.
3DFs:用于药物设计的三维结构柔性搜索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亭 《化学通报》1998,(4):57-64
在三维结构数据库中搜索含有某种药效团的分子的三维结构搜索法已经成为新药研制的重要手段,近年已有了广泛的发展。3DFS是我室研制的用于药物分子设计的三维结构柔性搜索系统,该系统支持由化学功能基团定义的药效团,并详细定义了氢键给体、氢键受体、电荷中心、疏水区等重要化学功能基团的结构类型,并且具有三维构象柔性搜索功能。  相似文献   

7.
以甘油酸为单体,通过本体缩聚制备了水溶性生物降解高分子聚甘油酸,利用聚甘油酸侧基上的羟基固定生物相容性好的疏水性分子胆固醇,通过亲疏水作用自组装形成胶束.以形成的胶束作为载体负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研究了药物的体外释放行为.将肝癌细胞HepG2与载药胶束共培养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聚甘油酸-g-胆固醇共聚物...  相似文献   

8.
电纺聚乙烯醇超细纤维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电纺制备聚乙烯醇(PVA)超细纤维膜,以扫描电镜观察纤维的微观形貌,用X射线衍射研究超细纤维膜的结晶行为,并测定了PVA超细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结果表明,PVA超细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84±26)nm,超细纤维中PVA的结晶度和晶体有序程度较浇铸膜低.超细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均较浇铸膜差,吸水率在300%以上,高于浇铸膜.  相似文献   

9.
药物溶解性能与溶剂分子三维静电势参数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系列溶剂分子的三维静电势及其统计上的导出参数进行了计算,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扑热息痛、利多卡因、氟派啶醇和磺胺嘧啶等四种常见药物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与溶剂分子三维静电势参数之间的关系。从溶剂接受质子和给质子的能力以及极性大小方面对各药物的溶解性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肿瘤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死病因,而化疗仍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阿霉素(DOX)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蒽环类广谱抗肿瘤药物,但是它的治疗效果受到其严重副作用的限制,包括累积性心脏毒性和剂量限制性骨髓抑制。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寻找降低DOX毒副作用的方法,而依托于纳米共递体系的抗肿瘤联合治疗策略获得广泛关注。它们能够实现药物在病灶区域的靶向富集和定点释放,通过药物联用降低DOX对正常细胞组织的不良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本综述将聚焦于近年来基于DOX的纳米共递体系用于抗肿瘤联合治疗策略的构筑,重点介绍DOX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基因药物、气体分子或天然药物进行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并对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三维网状结构的Sn-Co合金负极材料, 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方法考察了该负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XRD分析表明, 该三维网状结构的Sn-Co合金镀层为六方固溶体结构. 其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 三维网状结构Sn-Co合金微晶电极的性能稳定, 其首次放电容量高达493.4 mAh•g−1, 首次库仑效率达80.03%, 而平面结构Sn-Co合金电极的首次库仑效率为63.47%. 经50周充放电循环后, 三维网状结构Sn-Co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为329.6 mAh•g−1, 放电容量保持率为66.8%;SEM分析表明: 三维网状Sn-Co合金电极表面是由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岛”紧密排列在一起;“岛”和多孔结构的存在, 缓冲了锂嵌入时体积的膨胀, 部分抑制了材料结构的变化, 减缓了电极容量的衰减, 改善了电极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2.
鄢远  许金钧  陈国珍 《化学学报》1996,54(9):917-921
本文首次运用三维荧光光谱研究芘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荧光特性, 揭示芘的F3/F4反映的是环境有序性介质的形成, 而不是所处环境极性大小的一个量度,F1/F3才是其所处环境极性大小的一个量度, 结果显示芘的三维荧光光谱可以更好地对环境性质进行研究, 将进一步扩大芘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高温下自组装得到高结晶的三维交联石墨烯纳米纤维.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三维石墨烯纳米纤维为实心结构,直径小于100 nm,石墨烯片层有序排列卷曲,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纳米纤维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展现出较高的首次库仑效率(72. 4%)与储锂容量(0. 1C倍率下容量为692. 7 m A·h/g)、良好的倍率性能(20C倍率下容量为373. 3 m A·h/g)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4. 1%).  相似文献   

14.
对两亲性聚合物进行设计和优化, 从细胞膜仿生的设计出发,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制备了一种以胆固醇为疏水段、以仿细胞膜磷酸胆碱基聚合物为亲水段的两亲性分子CMPC. 在对其溶液胶束自组装行为进行探索的基础上, 以水包油(O/W)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含抗癌药物阿霉素(ADR)的纳米抗癌药物载体,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 研究了仿细胞膜两亲分子的细胞相容性, 并对抗癌纳米药物载体抗肿瘤细胞的药效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的抗癌药物属于DNA毒化物,它们只有作用于细胞核中的DNA或与之相关的酶才能发挥药效。但是,癌细胞先天和后天获得的耐药机制能够有效地限制抗癌药物进入细胞核。目前研制的大多数药物载体只靶向细胞中的溶酶体、不能进入细胞核。最近,β-羧基酰胺化的阳离子聚合物如聚乙烯亚胺(PEI)和聚L-赖氨酸(PLL)被发展为从负电向正电翻转的新型细胞核靶向的药物载体,用于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癌细胞的细胞核中,从而使药物避开肿瘤细胞膜及细胞浆中的多种耐药机制。在生理环境中,β-羧基酰胺化的阳离子聚合物带负电荷,抑制了阳离子聚合物与血液中蛋白质及细胞之间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而当载体被癌细胞内吞并进入其酸性的溶酶体后,β-羧基酰胺键很快水解为胺基,载体又变为带正电荷,使载体能够逃离溶酶体并进入细胞核,将药物释放到细胞核中。实验结果表明,肿瘤靶向电荷翻转型药物载体能够有效地将药物输送到细胞核中,从而使药物避开癌细胞的耐药机制,提高药物疗效。本文就电荷翻转药物载体的进展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16.
17.
皮下荷瘤模型是常用的体内肿瘤模型,其构建需要高浓度的肿瘤细胞。使用了微载体的三维培养技术因能够提供更大的表面积,比传统的二维培养更容易富集大量细胞。本研究用多种方法制备了玉米蛋白多孔微载体,并选择孔结构符合要求的一种微载体用于肿瘤细胞的扩增富集,以提高皮下荷瘤模型的成瘤率。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在微载体上有良好的贴壁能力,与用相同材料制备的无孔微载体相比,具有更高的细胞密度。该微载体有望应用于3D肿瘤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聚乙丙交酯电纺纳米纤维膜的等离子体改性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 以纤维膜表面引入的氮含量为响应变量, 确定了NH3等离子体改性PLGA电纺纤维膜的最佳条件, 并在PLGA纤维膜表面成功地引入了功能性氨基基团. 研究结果表明, 改性后PLGA电纺纤维膜的力学性能有所降低, 但表面亲水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32个吡咯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结构参数化表征,并与其活性建立定量构效关系。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PLS)进行建模,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2cum)、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2cum)和模型的标准偏差(SD)分别为R2cum=0.914、Q2cum=0.812、SD=0.236(MLR);R2cum=0.836、Q2cum=0.719、SD=0.314(PLS),结果均优于文献值(R2cum=0.667,Q2cum=0.581,SD=0.420)。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表明3D-HoVAIF能够较好地表征该类分子的结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季胺化壳聚糖-O-聚己内酯(TMC-PCL)胶束为载体,用于共负载2种不同亲疏水性质的抗肿瘤物质,阿霉素和吲哚菁绿;并研究了胶束包埋对吲哚菁绿的稳定性和光热效应的影响,以及阿霉素从胶束中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2种抗肿瘤物质在TMC-PCL胶束中的实际载药量均可达20%,且包封率超过85%.进一步还用MTT法评价了不同载药胶束体系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发现共负载胶束经近红外激光辐照后,对肿瘤细胞的毒性远高于单载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