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典型国家的产业发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较好的世界典型国家为研究对象,与中国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一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美国占据节能环保产业的生产和消费绝对优势,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相比显得幼小;(2)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市场份额由美国、欧盟占据,但中国对该产业的国内市场需求发展迅速;(3)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美国、欧洲、日本拥有世界94%的专利,中国的技术研发薄弱;(4)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处于全面领先地位,中国的该产业在市场和技术上紧追发达国家;(5)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印度和巴西的迅速发展;(6)新能源产业方面以光伏为主,中国光伏装机规模最大,北美、欧洲、日本出口市场放缓,中国仍然存在产能过剩风险;(7)中国、美国、欧洲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率最快,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使用率高,但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很严重.针对上述分析结果,结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为了研究金融支持如何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培育的问题,在剖析金融支持主体间双螺旋耦合机理基础上,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两阶段演化博弈模型,运用动态系统的相平面理论求取两阶段ESS近似解析解,并借助MATLAB实现两阶段演化博弈模型的数值仿真,分析不同参数赋值对两阶段ESS演进的影响。研究发现:(1)存在机会主义(补贴创新利润率T1<创新外活动利润率T2)和非机会主义行为(k>T2)两种对立占优情境;(2)机会主义行为(或非机会主义)占优情境下,金融支持主体的期望社会效用越小(或越大)、适度减小(或增加)补贴金额,越有利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接受补贴的积极性;(3)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的自有资金R对其积极性影响不大,而补贴资金利率a越稳定越有利于提高其积极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最后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两阶段ESS演进实现框架,并探究其“累积式”、“悖论式”、“累积—悖论式”递进功能路径,为政府制定提升创新主体培育金融支持效率的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李继勇;张娇扬;陈媛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0,(14):303-3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提升经济质量的重要力量,河北省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工作.本文采用GM(1,1)模型对河北省未来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整体呈现逐年上涨趋势,但新能源产业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及节能环保产业中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速度缓慢,新材料产业中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中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产值出现下降趋势.可见,个别行业存在成长动力不足的问题,会阻碍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的健康成长.依据预测结果,从政府、人才、创新角度分析动力因素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模糊评价方法缺乏动态可变性的不足,将可变模糊集理论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中;同时,考虑到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各有优缺点,采用基于相对熵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构建了基于相对熵和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模型.模型克服了现有模糊评价方法的不足,较好的兼顾了赋权的主观偏好和客观信息,提高了信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可靠性与稳健性.以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说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随着交通行业产生的碳排放和石油能源消耗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基于不同购买行为的异质性消费者,通过建立两阶段效用模型,得到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并进一步探究了政府关注电动汽车的环境影响情况下产品耐用度、产品更新程度和政府补贴对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位电动汽车的环境效益较大时,随着更新程度的提高,第一阶段的电动汽车需求增大,而第二阶段的需求减少;当单位车辆的环境效益较小时,更新程度的提高使得第一阶段的需求降低,而第二阶段的需求增大;生产商最优利润随产品更新程度和政府补贴的增加而增大,当产品耐用度大于某个阀值时,生产商利润随耐用度的增加而增大,反之则减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钻石模型"为基础,从产业环境、产业支撑和产业创新等3个维度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因子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明显高于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与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很大提升潜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能力表现突出,但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2.
煤电冶产业战略联盟及其利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分析了我国某些资源丰富的区域煤、电、冶产业的现状,指出在一定条件下,煤、电、冶产业可以通过建立战略联盟,获取整体竞争优势,在提出利益合理分配的四条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博弈方法构造了联盟的利益分配模型,并给出了解。 相似文献
13.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领导者需要平衡二元创新中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之间的资源配置,但针对具体的资源平衡机制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基于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的方法,将领导风格和资源柔性纳入二元创新资源配置动态模型,并在考虑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开展模拟仿真,研究发现:企业二元创新绩效与变革型领导风格倾向成正相关,与交易型领导风格倾向成负相关;变革型领导企业的创新绩效随资源柔性提高而增长,交易型领导企业与之相反;领导风格与资源柔性之间存在匹配性:变革型领导与高资源柔性正向促进企业创新绩效,交易型领导与低资源柔性更利于取得高绩效;企业创新绩效与创新风险呈“倒U形”关系。研究成果拓展了企业领导理论和二元创新理论,也为领导者适应风险、转变领导风格、调整资源柔性开展二元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疾病风险和医学治疗风险同时共存的情形下,政府卫生保健资源的优先配置行为决策问题.当存在治疗风险(患病风险)时,分析病人患病的不确定性(治疗的不确定性)对政府卫生保健资源的配置效应,同时给出配置更多的卫生资源到更高风险病人群体的社会规划者的风险偏好条件.当这两类风险是局部的或正象限依赖的风险时,研究两种来源的风险对政府卫生保健资源的配置的联合影响.将之前学者提出的卫生保健资源的配置模型扩展到两类风险共存的情形,同时对于不确定下的卫生保健资源配置决策问题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面向订单生产的钢铁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在订单量、设备生产能力不匹配的约束条件下,加热、退火等工序会出现混合加工情况,如何合理计算混合加工时产品的资源消耗量是提高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混合加工资源消耗计算方法,通过粗糙集提取了资源消耗的必要影响因素,确保资源分配对象划分准确,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影响因素与资源消耗的分配关系,通过上述关系计算混合加工时的资源消耗量.最后通过实例,应用5-fold交叉验证方法,提高了资源分配模型的泛化能力,并与回归分析法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收敛速度,为混合加工作业在成本动因很难制定情况下,准确计算资源消耗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6.
影子价格及其在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应用影子价格实现资源在全社会的最优配置,本文通过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和非线性优化问题的Kuhn-Tucker条件揭示了影子价格的本质,在资源配置优化问题中线性规划模型中的影子价格就是其对偶问题的最优解,非线性规划模型中的影子价格就是与最优解相对应的拉格朗日乘数。根据松紧定理解释了资源影子价格与资源限量之间的关系,还对线性规划模型与非线性规划模型中影子价格的不同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阐明了影子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