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金 《物理通报》2016,35(6):45-47
利用多种方法推导了恒速物体在发射质点过程中对质点间接做功的公式及有关结论, 探究了不同参考 系中某个力做的功、 某个物体做的功, 以及媒介物体对加速物体做的功或提供的能量的计算方法, 并对相关物理问 题从多角度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的是橡皮筋的弹力做功使小车获得动能,以探究橡皮筋弹力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如图1.该实验精妙之处就在于回避了功的计算.橡皮筋的弹力做功是变力做功,不能用功的公式W=Fscosα计算.但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条橡皮  相似文献   

3.
功和能都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也 是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知识考试普通物理力学必考的重点.以 1987年考试为例,涉及 功和能的题目,在高中教师力学试题中占21%, 在初中教师力学试题中占27%.而应考教师感到最困难的是有关变力作功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说明有关变力作功问题的一般解法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简便解法. 质点在力F的作用下,发生位移ds时,力F所作的元功定义为式中θ为F与ds的正方向之间的夹角,Ft表示力在位移方向的投影. 变力F作用在沿曲线运动的质点上时,功的计算式为式中l表示作功的路径.在普通物理力学的范…  相似文献   

4.
谈功的计算     
功实质上是力对空间的累积效应.本文谈谈功的计算途径.1 功的定义式计算功 功的公式W=Fscosα,式中α是力F和位移s之间的夹角,F是恒力.对于Fscosα,可理解为在力的方向上物体发生的位移和力的乘积,也可看成是在位移方向的分力和位移的乘积,此公式适用于恒力做功.  相似文献   

5.
功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高中阶段只讲了求恒力做功的公式W=Fscosa,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高中阶段只计算恒力做功,如何求变力做功一直是个难点,学生分析起来往往没有明确的思路.下面结合例题谈谈几种常见的变力做功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好 《物理通报》2012,(12):90-93
引力势能公式的推导在物理思想上通常是利用引力做功等于引力势能变化的负值得出.由于引力是变力,在计算引力做功时,在数学方法上通常是用积分运算.在高中将其作为拓展内容给学生介绍时,一般是将物体的位移分成许多小段,将每一小段的引力看成"恒力",将每一小段"恒力"做的功求和得出引力做的总功,这在本质上还是积分运算.  相似文献   

7.
顾雪峰 《物理通报》2017,36(10):68-72
对于变力做功问题, 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 对于下列一道竞赛题, 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 即系统能量+ 质点牛顿运动定律分析、 系统能量+质点能量分析、 利用数学微积分分析  相似文献   

8.
赵斌 《物理通报》2009,(9):23-25
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以,功在机械能的教学中十分重要.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如果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从运动的角度看,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则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相似文献   

9.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2节"功"中,对力做功的定义如下: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即W=Flcosα.但是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会遇到关于位移这一物理量如何确定的问  相似文献   

10.
设有两个质点,质量分别为m1和m2,F1为质点1受到质点2的作用力,F2为质点2受到质点1的的位移是dr2,由矢量合成法则,可以看出dr2=dr1 dr’,dr’表示质点2对于质点1的相对位移,如图1所示.用dA1与dA2表示F1与F2所做的元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