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谱实验室》2007,24(1):94
列别金斯基是前苏联第一个无线电工程科研中心——下诺夫哥罗德无线电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该实验室通过电子管(特别是大功率发射管)的研制和生产,建立无线电广播电台和短波长距离通讯方面的工作,对前苏联无线电工程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67
格罗斯科夫斯基是波兰无线电电子学界的元老,培养了波兰几代电子学专家。他提出了一种分析非线性电振荡的方法,也是研究分米波的专家,并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磁控管微波发生器,工作在600MHz。德国占领波兰时期,他破解了V2火箭的无线电制导机制,经由地下工作者把这一情报送到英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46-146
斯拉比是德国无线电报的先驱,就读于柏林商业学院和波茨坦的皇家商业学校。1883-1912年在夏洛滕堡技术高中任教,受到马可尼粥所做电磁波实验的鼓舞,他采用共振线圈测定波长。协助阿科和马可尼在英国发无线电报。接着又提出斯拉比-阿科系统——一种改进的马可尼天线。1903年这一系统与布劳恩和西门子-哈尔斯科系统一起用于德国建立的无线电系统中。为德国的无线电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26-26
布冉利首先将金属粉末检波器用于无线电,大大提高了检波的灵敏度。邮票B51中是他和马可尼的像,是为纪念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00周年而发行的。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7
阿姆斯特朗(E)十几岁时在科普读物里看到了有关马可尼和他的实验的故事。不到20岁,他便制成了他自己的无线电发射器并用它发射信号。他去哥伦比亚大学,在浦品嘲的指导下进行研究。阿姆斯特朗发明了一种电路,用它先降低频率然后加以放大。他把这称之为超外差接收器。有了它,使用无线电收音机就更方便了。只要旋转刻度盘即可调谐好,因此,无线电收音机大大地普及了。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76-76
赫威什早年就读于剑桥大学。1967年,赫威什把2048个无线电接收设备布置在18000平方米的一块地上,搜捕恒星射电发射强度的快速变化。7月,研究生贝尔就注意到来自织女星和河鼓二这两颗恒星中间某处的无线电波辐射爆发——这些爆发的时间间隔远比预期的短得多、也远比预期的规则得多。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07,24(1):22
1922年邦奇-布鲁耶维奇在莫斯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功率(12kW)无线电广播电台,后又设计了大功率水冷振荡电子管和短波定向天线,用电波回波法研究电离层。著作有《电子管在实验物理中的应用》(廖增祺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出版)。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8
波波夫是神父的儿子,他曾打算作教士,但后转学数学。1883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同马可尼一样,波波夫也认识到赫兹发现无线电波的重要性,并比马可尼啪早一年开始研究远距离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他是第一个采用天线的人,1897年,他已能将信号从船上传送到三英里远的岸上。在以后几年里,波波夫设法说服了俄国海军,开始在船上装置无线电设备。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5
沃森儿时是一个神童。在无线电方面显得极有才能,15岁时就进芝加哥大学学习。1950年,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打算研究鸟学,但马勒来到学校后,就使他的注意力转向生物化学和遗传学问题。1951年他去剑桥大学研究他认为更基本的问题。同克里克嘶一起研究DNA的结构,沃森有一个绝妙的主意——设计一个模型,其内部为碱基,外面为主链,这样就可能形成双螺旋链。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119
厄内斯提发明了早期用于无线电中的金属粉末检波器。当附近有放电或其他高频电磁场时,这种检波器两端的电阻会减小几个数量级,行为类似于半导体,用它作为赫兹实验中的检波器,可以大大提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44
德福雷斯特毕业子耶鲁大学。1899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上学时,开始对马可尼开创的无线电这一领域感到兴趣。博士论文是一篇涉及无线电波的文章。他的最伟大发明要算三极管了。1906年德福雷斯特在二极整流电子管中又加进一个电极(栅极),从而使该元件成为了三极管。栅极上一个很弱的变化的电压,就会在灯丝-屏极上形成一个变化相同但要强得多的电子流。德福雷斯特的三极管成了放大元件,也可以用于整流,使收音机和多种多样的电气设备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55
范斯沃斯在读高中时他就设想了电视的基本条件,在杨伯翰大学他开始研究传送图画的程序。1926年他与别人合建了克罗克研究实验室,1929年改组为范斯沃思电视股份有限公司,1938年又改建成范斯沃思无线电和电视公司。1927年他成功地传送了一张由60条水平线组成的图像(美元标志),从而获得第一个电视专利。接着他又发明了多种器件,其中有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放大器、阴极射线管、电子扫描器、光电倍增管等光电器材。  相似文献   

1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5-105
马可尼是无线电的发明人。他将别人阐明的电磁学原理应用于信息的空间传输,从而开拓了不用导线就能对无数接收机同时进行电波通信的可能性。他在学生时代攻读物理时,曾不断探讨麦克斯韦四的早期数学成果和赫兹、洛奇的电工实验结果,1894年,他用相当简陋的装置:一只增压感应线圈,一只发送端上由莫尔斯断键控制的火花放电器,以及一只接收机上的简单检波器进行短距离的初步实验,之后他改进了检波器,并使用垂直天线,使信号的发射范围扩大到1.5英里左右,这位他确信该项新通信系统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7,24(1):91
19世纪90年代末期朗之万去剑桥大学在汤姆孙指导下学习。1902年回索邦,在居里C27指导下学习。1904年,在法兰西学院获得物理学教授职位。他在法国公众中普及推广爱因斯坦朗的理论,正如艾丁顿向英、美公众所做的那样。他最著名的工作是使用超声波。这些超声波可由压电效应产生,采用无线电电路可以相当快速地变换电位,从而使晶体振动加快,足以产生超声频率范围内的声波。超声波从微小物体反射远比普通声波容易得多。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7
兹沃尔金是现代电视之父,他是俄国人于1919年移居美国。1923年提出光电摄像管专利申请。次年他又提出了显像管即电视接收管的专利申请。这两项发明首次形成了全电子电视系统。而过去所有的系统都是机电的。1929年他的改进装置演示后,给美国无线电公司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兹沃尔金的电视装置推动了现代电视的发展。光电摄像管虽然最终被正析摄像管和超正析摄像管所代替。  相似文献   

16.
爱迪生有一位助手,名叫阿普顿,他的数学很好.有一次爱迪生交给他一个任务,请他测量一个电灯泡的容积.阿普顿对灯泡的形状作了反复的测量,一次又一次地计算,几小时过去了,灯泡的容积还未测出.爱迪生知道后很不满意,他取过灯泡,倒满了水,然后把水倒进量筒里,测出量筒里水的体积,很快就知道了灯泡的容积.爱迪生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比阿普顿高明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用中子活化法相对于54Fe(n,P)54Mn反应,在13.50—14.80MeV中子能区测量了Ba(n,x)134Cs,134Ba(n,2n)133Ba,140Ce(n,2n)139Ce,142Ce(n,2n)141Ce和23Na(n,2n)22Na的反应截面.并将所测的结果和其他作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中子能量是用90Zr(n,2n)89m+gZr反应和93Nb(n,2n)92mNb反应截面比法测定的。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9
威尔逊(R)于1957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赖斯大学,进而于1962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取得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大部分生涯是在贝尔实验室度过的。他因与彭齐亚斯合作探测无线电波背景而声名卓著,这种无线电波背景乃是很久以前那次大爆炸的遥远回声。此后,他又探测到星际尘埃云中的一氧化碳和其他分子,从而对了解星际尘埃云的化学组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93
劳伦斯(E)的祖父是挪威移民。1925年,他在耶鲁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自1927年起一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20世纪20年代,核物理学的一个大难题是改进轰击原子核的方法。人们发明了各种加速装置,然而,最有用的加速器是劳伦斯发明的。他觉得,与其建立极大的电势以对带电粒子狠狠地“给上一脚”还不如使它们作回旋运动,而在每一转中给它们以轻轻一掌,同时使这些掌击不断地累积。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59-59
富兰克林(B)出生于北美波士顿。1731年在费城建立北美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751年协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富兰克林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物理学(包括热传导测量、蒸发过程中液体冷却现象、声音在水和空气中的传播)和电学。1747-1753年间对电学进行研究,并解释了莱顿瓶的原理,首次用+(正)、-(负)符号表示充电状态。1752年6月进行著名的风筝试验,证明闪电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他发明了避雷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