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编写教案,是可以各种各样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一期里,同时登了三篇性质相同的稿件。因为目前还都不很成熟,所以希望读者同志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1955年9月号化学通報上同時發表了陈广濬、馮承英、盧荣玥三同志所寫的三篇有關“原子”教案的文章。化学通報的編者希望读者对这一問題進行研究並展開討論。現在根据我个人的認識,提供如下的意見: 第一,在教案編寫的方式上,我認为陈同  相似文献   

3.
第二节原子一、教学目的:初步使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二、本课重点:1)原子的定义: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最小的微粒叫做原子。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三、检查学生知识:1)用分子论来解释水的蒸发或沸腾的现象。它是属於物理现象,还是化学现象?2)氧化汞受热分解是属於物理现象,还是属於化学现象?为什麽?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浙江师范学院化学系三年级的十八位同学在本年3月18日进行了第一次试教,它是在我们学习了一年的化学教学法课程基础上进行的,也意味着我们的终身事业——人民教师,将在不久就要开始,因而我们是怀着热烈而又激动的心情经过了首次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化学通报1953年4月号刊戴程梦锡先生的“初中化学教案”此文里面介绍了写教案的方式,方法,及内容。这对于教初中化学教师同志是有帮助的。不过在阅读后对该有些不同的意见愿提出来以便和大家研究;并希望同志加以批评。  相似文献   

6.
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目前主要是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提高教学质量是多方面的。根据前政务院“关于发展和改进中学教育的指示”中说“钻研教材,相应的改进教学方法”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现仅就我个人在钻研燃烧条件一节教材的心得,写出来与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7.
在1955年6月号化学通报上,有黄旭同志的一篇,“一节初中化学课的观摩记”,介绍了某老师讲授“氧气的性质”时的课堂活动,其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也有些地方是值得研究的,姑且提出来和同  相似文献   

8.
上课铃响过以后,课室安静地在等待着老师。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的出现,目送着她从容地走向讲台。学生照例地循着对待老师应有的礼节起立,齐声喊:“老师好。”老师亲切地给学生答礼;和谒地注视着同学,就这样开始了教学活动。“在自然界中那一种元素分布得最广?”教师向所有的学生,提出了这—问题。差不多学生们用同一个声音说出了答案“氧”。老师在肯定了学生回答正确以后,引申地说:”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就是氧。”这时,在黑板上写了“第三章氧和空气”这—课题。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讲分子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导出原子论,而全部化学变化又是以“原子”为基础的,很显然本章是全书开始的最重要的一章。所以教学大纲中指示说:“初中全部化学课程是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的。”前一章中曾经提到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这两个概念,并通过分子论将物理现象加以充分说明,因此,本章就紧接着研究化学现象。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研究分解反应,这不单是为了便於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区别出:在物理现象中,由於物质分子运动形式不同呈扩散、蒸发和凝固等现象但并不变成别种物质;而在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分裂,由於原子的重新组合和排列而变成新的物  相似文献   

10.
原子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知识内容,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不同的教材内容和编排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同的效果。本文从内容体系、编写思路、呈现方式3个方面对中国和德国的4种初中化学教材中“原子”的编写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顾润瑛 《化学教育》1988,9(5):24-26
本章是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开始。“万事开头难”。起始章教学的“难处”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师生的心理状况,另一方面是教材内容的安排。  相似文献   

12.
在一九五三年十月号的化学通报上,我阅读了周从弼先生所写的“我对初中化学教案的几点意见”这篇文章,读过以後,有下列一点感想,当然不一定是正确的仅提供出来有错误之处敬希周先生及各位同志批评与指正。  相似文献   

13.
前章教学目的是要说明“物质由分子构成”,再用分子学说解释物理现象——物理变化及物理性质;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要进一步说明“分子由原子构成”,再用原子学说解释化学现象——化学变化及化学性质。所以第一、第二两章是初中全部化学的主干,就是以原子分子论为中心而研究物质的变化。本章编排的系统是。  相似文献   

14.
陈莲  万莉 《化学教育》2019,40(9):19-23
科学精神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教材对科学精神的体现不同。从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3个方面对中美2种初中化学教材中"原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二次加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艾学富 《化学教育》2008,29(5):26-27
湖北襄樊市九年级化学优质课评选于襄阳区张湾镇中心学校举行.由各县(市、区)层层选拔产生的12节课,代表了各自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师:上课(学生起立)班长:坐下。师:今天这节活动课是开展家庭小实验竟赛。据了解.大家为这次竞赛作了较充分的准备,希望你们能赛出成绩、赛出水平。下面有请本次活动的两位主持人上场!(鼓掌)男:各位老师,女:各位同学.合:你们好!男: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佳宾!(鼓掌)女:黄山中学初三(1)班家庭化学小实验竞赛现在开始!(鼓掌)男:这次竞赛以组为单位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演示一个小实验;第二阶段每组同学分别演示一个小实验;第三阶段全班演示同一个小实验。每次实验后将出一道与该…  相似文献   

17.
本年6月党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以后,总路线的精神照耀着各项工作;在化学课中应该怎样作?同时在化学课中怎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固然这问题关系着全部学校教育,可是在初中的第一节化学课——绪言里,就要注意到这问题,应该十分仔细的备好这一堂课,要使它在贯彻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的工作中,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分析课本上“绪言”有以下几个重点:1.使学生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和物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学了化学就能掌握物质变化规律,制造多种多样物品,提高人类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所  相似文献   

18.
初中化学“绪言”的目的,在於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科学是人类与自然斗争的产物,而化学就是自然科学里的一个重要部门。绪言首先通过了古希腊学者赫拉克利特(公元前五世纪初)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不可能再一次进入同一条河流”,来说明物质永恒运动与变化的规律,更用山河的变迁、动植物的生长与人的呼吸来加深说明这一规律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9.
一、本课目的:使学生了解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和克分子浓度的意义及其应用。二、教具:量瓶,烧杯,玻棒。三、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从略) (二)检查提问:1)“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为31.7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说“硝酸的溶解度为31.7克”是否可以?2)如果  相似文献   

20.
(一) 新编的初中化学课本,在内容和安排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修改,使整个教材的逻辑性和科学系统性更趋完善了。就以物质不灭定律一课的位置来谈,旧教本将它安排在第五章。科学系统性是不够严密的,使学生在学习置换反应、分子式等内容时难以自觉地去掌握知识。而新课本把它排在原子-分子论之后,分子式、化学方程式之前,既能使前面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和印证,且能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原子-分子论等知识来解释所学得的新知识;同时为学习定组成定律、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章节打好理论基础。这样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符合用理论来探讨实际,从实践来丰富和印证理论的科学原则。再就该课的内在联系来看,它较之旧教材也更全面、系统和生动得多了。本课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反应物质与生成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论证原子-分子论的正确性,并借以巩固这一理论;另一方面使他们获得对自然变化的一般规律的正确概念,从而揭发宗教有神论的反动本质。为完成上述任务,新教材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即就学生对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