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珠算作为人类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快速发展的今天,凭借着独有的知识体系,2013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已足足四年过去,珠算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推陈出新、发扬光大,进入新时代、出现了新气象、感受到了珠算的新作为。珠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具有历史文化的积淀特征。宋朝时,珠算已逐渐取代其他计算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背景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伴随着珠算的申遗成功。人们对珠算将有全新的认识。当下,珠算通常都以“珠心算”的面貌被人们熟知,也就是按照珠算的算理和模式在脑中打算盘。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和场所,同样肩负着对珠算继承和发展的任务。作为珠心算实验学校。我校在珠心算教学方面做了诸多尝试。  相似文献   

3.
各位代表、同志们:值此全省珠算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之际,我代表黑龙江省财政厅党组,向全体与会代表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珠算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由珠算衍生的珠心算,  相似文献   

4.
“中国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这一中华之光,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国学的一部分,融入主流文化,搭上时代列车走向世界。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珠算文化的尊重。这不仅对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民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将产生积极作用,也是丰富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国人为之自豪,为之振奋。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珠协组织的职能是"传承珠算文化、发展珠心算教育开发儿童智力。"其宗旨是运用珠算文化"惠及子孙、服务教育、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任务光荣、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珠算以其独特的数学原理的应用,充分展现它的计算功能、教育功能和开发智力及保护脑力的功能。这是近十年来珠算科教研工作者、爱好者在信息化时代对珠算的重大发明发现,也是珠算与时俱进,即将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老年群体中开设珠算心算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可以使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起到健脑益智、延缓衰老的作用,同时赋予了老年课程更多创新职能和功能。后疫情时代的老年教育课程建设,要顺应“互联网+老年教育”发展要求,发挥各组织管理部门、专业教师、学习团队的协同作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建智慧学习新生态,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生活性,使老年珠算心算课程在社区得到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8.
《珠算与珠心算》2004,(4):12-13
珠算作为我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曾对我国的经 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在当今信息 技术时代,珠算的功能发生了变化,需要我们重新认识 它的价值。中国珠算协会基于对20多年来珠心算教育 实践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 力潜能作用"的观点。为了总结和认识珠心算促进儿童 智力发展的作用,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使珠心算教 育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健康发展,在财政部、教育部的  相似文献   

9.
珠算这门应用技术,作为祖国传统的数学分支发展到今天,自成体系,成为一门应用广泛的计算技术科学。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珍藏着许多珠算古籍,解放以后,全国范围内先后出版了许多珠算书刊和发表了很多关于珠算算理、算法和算史等方面的论文。为丰富和发展珠算理论研究起了很大作用,也推动了珠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珠算(发展到珠心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 产,它有着数千年的光辉里程。在历史的进程中,珠算 作为经济数学,为发展经济、推进人类进步作出巨大贡 献。进入电子时代,珠算科学也发生质的飞跃,不仅具 有独特的计算功能,更有明显的教育启智功能。作为利 国利民的科学技术,其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是新时代的 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金钥匙     
珠算作为我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曾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珠算的功能发生了变化,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它的价值。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基于对20多年来珠心算教育实践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的观点。为了总结和认识珠心算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使珠心算教育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健康发展,在财政部、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决定设立“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的研究课题,对珠心算教育的效果进行严格、规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珠算历史发展的要求 中国是珠算的故乡,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珠算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保护珠算国粹,弘扬民族文化,成为珠算事业的当务之急。建设一座一流珠算博物馆,收藏珠算文物、宣传珠算文化、开展珠算教育,已是珠算历史发展所必须中国南通市从近代起对中国民族文化就极为重视,发展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经营民族文化是南通人固有的性格和特点,加之南通人对珠算文化又特别钟爱,所以才有南通人这一华夏文明的伟大之举。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标志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珠算已进入世界优秀文化之列,此乃是国人之骄傲!珠算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由珠算发展成为珠心算,让传统珠算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走向世界,得到广泛传播,是历史之必然。算盘作为我国第五大发明,珠算的载体被称为最古老的计算机。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半形象半直观思维状态,特点是好玩、认识事物直观。如果把算盘  相似文献   

14.
<正>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珠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珠心算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显著作用。因此,现阶段如何传承好珠算文化,科学开展珠心算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小学珠心算教学的现状分析珠算曾经是我国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计算工具,为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直到上个世纪末,珠算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内容之一,人人都要学珠算,人人都会打算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不断普及,  相似文献   

15.
中珠[2012]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铁道、新疆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含原计划单列市)珠算心算协会、中国珠算博物馆:《珠算与珠心算》是我国唯一珠算心算文化的专业学术期刊,对指导珠协工作和引导珠心算教育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就如何做好本刊每年的宣传订阅工作通知如下:一、要充分认识宣传订阅工作的重大意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珠算文化专业期刊,《珠算与珠心算》历经十年的艰苦  相似文献   

16.
<正>地方珠算协会是中华珠算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保护的组织者,也是执行者;是推广者,也是创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传承弘扬传统优秀中华文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珠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传承、发展珠算文化,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地方珠算协会应加大珠算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建设珠算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机制,建好用好珠算传统文化阵地。坚守珠算文化阵地,展示中华珠算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珠算故事、传播珠算文化,展现中国珠算文化新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科学总结,以及对今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和“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也为我们如何继续保护传承珠算非遗,发展好珠算非遗事业指明了方向,备受鼓舞,催人奋进。珠算升华为珠心算,与认知等脑科学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还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发展的电子信息时代,由于珠算具有良好的实用计算功能和启迪智力的教育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今《算盘驰骋世界》(《广东珠算》1999年第  相似文献   

19.
<正>珠算心算协会(简称珠协)的职能就是保护传承珠算文化,推广普及珠心算教育开发儿童智力,为数学教育服务、为儿童后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是一件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各级珠协自然应承担起保护传承珠算文化的历史责任,充当急先锋的作用。一、大海航行靠舵手,珠算文化传承就是要靠珠协组织(一)为什么将珠协定位为"领航者"这与珠协系统"背靠政府、面向社会"的特点密不  相似文献   

20.
<正>珠算这一古老的计算工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虽然承载着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但却日渐式微,亟需传承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所以准确把握传统文化包括珠算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一、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珠算文化的内在逻辑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