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谱实验室》2007,24(1):36-36
哥伦布有理想和大无畏精神,是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之一。14岁就到海上生活,当过海盗。1484年他怀着热情的理想和含糊的计划,受到西班牙国王裴迪南和王后伊萨贝拉召见。经过4年的周折,远航计划终于被接受,国王给予他海军上将的名义和百万金币的装备。1492年8月3日率领由三艘帆船组成的船队出发,在大西洋上克服了船员的怀疑动摇以至阴谋叛乱,坚持西航,终于在10月12日凌晨登上巴哈马群岛。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98
林白是州议员的儿子,1920年进入威斯康星大学,但是两年后,为了进入飞行学校,他中断了学业。自己购买了一架飞机,于1925年成了一名空邮飞行员。当时,凡第一个不中断地直接从纽约飞越大西洋到巴黎的任何人,将授予25,000美元的奖金。林白得到了几个圣路易斯商人的资助,买了一架单翼飞机,取名为“圣路易斯精神号”,于1927年5月20-21日,以33.5小时完成了这次飞行。在美国,人们对他的事迹顶礼膜拜而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林白倾刻间成了英雄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70-70
哈雷1673年进入牛津大学。1676年去南大西洋的圣赫勒岛,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天文台,并测编了南天星表,包含341颗南天恒星的黄道坐标。星表发表后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哈雷编撰了大量彗星的观测记录,是第一个从事彗星轨道计算的人。1705年发表《彗星天文学论说》一书,阐述了从1337年-1698年观测到的24颗彗星的轨道。他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大彗星,具有十分相似的轨道,由此推断这是同一彗星,每隔75-76年回归一次,并且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回归。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49-49
埃尔哈特1928年6月17-18日作为第一个女乘客飞越大西洋并因此而出名。为了证明对这次获得的荣誉当之无愧,她于1932年5月21-22日单独飞越大西洋。不久她又多次飞越美国大陆。她努力争取航空界为妇女开放,从而结束了男人独占这一新兴职业的局面。1935年1月她单独从夏威夷飞往加利福尼亚,超过了从美国到欧洲的航程。她是第一个成功地飞完这条危险航线的人,以前有人做过多次尝试,都以失事而告终。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93
劳伦斯(C)早年在耶鲁大学求学,后到巴黎,在埃菲尔实验室进行航空实验,设计制造了一台8汽缸200马力发动机。他还设计了升阻比很高的新翼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交战双方所采用。1914年回国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终于为柯蒂斯一莱特公司研制出莱特旋风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汽缸头上的散热片是用空气冷却的,经多次改进,用于美国航空。它的功率大,性能优越,因而能出色地完成许多长距离飞行,如伯德海军少将的北极飞行,林白从纽约飞往巴黎,以及埃尔哈特、伯德和钱伯林等飞越大西洋等。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45
1847年西门子与哈尔斯克在柏林合伙开设了一家电报机修理店,随后在德国政府的指令下建立了德国第一个柏林至法兰克福的电报系统。1858年在英国建立了西门子兄弟工厂,并改进了许多电报装置。1874年还负责铺设了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西门子兄弟还建立了庞大的钢铁制造业,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炼钢工艺。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07,24(1):27
布拉坦的少年时期是在牧场上度过的。他1924年毕业于惠特曼学院(在华盛顿州),192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同年,他进入贝尔电话实验室,成为一名物理学研究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那里从事潜艇磁探测的工作。他同肖克利刚和巴丁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享发明晶体管的荣誉。1967年,他接受惠特曼学院的聘请,担任了自己母校的教授。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3
麦克劳德在阿伯丁文法学校上学时,成绩出众,深得老师的器重和同学的爱戴。他特别喜欢动物解剖和绘画。1903年,麦克劳德出版了《实用生理学》一书,在当时的英国生理学界颇负盛名。美国西里索符大学慕名聘他为生理学主任教授,27岁的他前往美国。他任教直至1916年。1905年出版了他与希尔合著的《生理学的现代进展》,同年他开始研究糖尿病,1912年夏季他回到英国,在伦敦大学主讲“糖尿病及其病理生理学”,第二年他把有关讲义扩充成专著出版,极为畅销。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56
费曼1939年毕业于马萨诸塞理工学院,1942年在普林斯顿获得博士学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和同代的物理学家一样,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在阿拉莫戈多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他也在场。1945年,他去康奈尔大学任教,1950年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20世纪40年代后期,费曼提出了“量子电动力学”。在量子电动力学中,对电子行为的数学计算结果远比以前采用的方法精确得多。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75
小赫兹是赫兹的侄子,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为德国打仗,曾负重伤。小赫兹和富兰克一起研究,确立了原子内部结构的量子化特性,并和他共享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28年任柏林夏洛滕堡理工大学物理学教授。由于他是犹太血统,在希特勒当权以后,于1934年被迫辞去教授职位。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还是留在德国并幸免于死。他被苏军先头部队俘获,从1945年起,在前苏联和民主德国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71
哈里顿是前苏联发展原子弹的第二把手。他于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多科工业大学。1926-1928年,他被前苏联政府选派到卡文迪许实验室,在卢瑟福指导下工作,并获博士学位。他是卢瑟福的学生中去世最晚的。1931年他在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研究金属蒸气的凝结和离心法分离气体的理论。1939年他和泽尔多维奇对铀的链式裂变反应进行了计算,他们发表于1939-1941年的一系列论文为后来苏联发展原子武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8-158
第谷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喜欢观察星辰。1562年进入莱比锡大学。1563年他作了第一个天文记录——木星和土星。1572年他发现在仙后座里出现了一颗新星(现已测知是银河系的一颗超新星)。1576年在丹麦国王的资助下,他在汶岛上建立一所宏大的天文台。在那儿他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天文观测。1599年到布拉格,任御前天文学家。第二年,他邀请开普勒船来当助手。第谷提出一种介于托勒密的地心体系和哥白尼锄的日心体系之间的宇宙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1
洛伦兹在很小的时候,生母就死了,是继母抚养他长大的。在小学和中学,他的成绩总是全班第一。从幼年时代起他就被物理学所吸引。1870年洛伦兹考入莱顿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和天文。21岁时获博士学位。1877年,莱顿大学聘请他为理论物理学教授,这个职位最早是为范德瓦尔斯怕设的,而这时洛伦兹年仅23岁。在莱顿大学任教35年,直到去世。他创立了经典电磁理论。确定了电子在电磁场中所受的力(洛伦兹力),并预言了正常的塞曼效应。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12
班纳克是美国早期重要的黑人知识分子。他是一个自由黑人,在巴尔的摩附近置有田产。他自学天文学和数学,1761年制造了一个木钟,走时准确,历久无误。在马里兰州实业家埃立科特的支持下,他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773年开始进行天文计算,曾准确预报1789年的日食。他的历书受到欧洲科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14
巴索夫1950年毕业于莫斯科理工学院,并在1956年获得博士学位。他在列别捷夫研究所工作,从1958年起任研究所副所长。由于他和普罗科洛夫在脉泽基础理论方面的工作,二人与汤斯共享了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6.
《光谱实验室》2007,24(1):5
阿奎那1240年进入那波利大学,以后在1244年加入多明我会(天主教派别之一),他的家庭对此竭力反对而将他软禁起来。他于1245年逃往巴黎,在阿尔伯特大师骷指导下学习。以后,他开始写关于亚里士多德^A17的评论并赢得极大声誉。他在意大利及法国各地教书,但他拒绝接受高的职位,包括那波利大主教职位。他成功建立了一种使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天主教神学相协调的混合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26
他在测定晶体结构的基础上,提出X射线衍射的布拉格公式,因此他和父亲共获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生于澳大利亚,在阿德莱德大学求学,1909年到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物理学、1912年他在劳厄发现X射线通过晶体产生衍射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1913年发表布拉格公式,这是用X射线衍射分析晶体结构的基本公式,他还用他父亲设计的X射线分光计精确测出X射线的波长。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21-21
布尔哈夫1684年进入莱顿大学攻读神学和哲学。16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学习医学,1693年在哈德威克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在莱顿行医,1701年后毕生在莱顿大学工作,讲授植物学、理论医学和化学等,他的讲座极受欢迎,他根据讲课内容写成《医学原理》等书。他试图用物理、化学、数学的定理说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0
施泰因梅茨出生于德国,1889年迁居美国。他出生即带有残疾,自幼受人嘲笑和欺侮。但他意志坚强,刻苦学习,1882年入布雷斯劳大学就读。1892年,他提出了计算交流电机的磁滞损耗的公式,成为当时在交流电方面的第一流成果。随后,他又创立了计算机交流电路的实用方法——相量法,并于1893年向国际电工会议报告,受到广泛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83-83
康德一生都是在边远偏僻的家乡度过的。在他一生的80年中,从未离开过乡土。他生活极有规律,以致邻人几乎可以用他来校准钟表。尽人皆知,康德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哲学家,青年时期,曾在柯尼斯堡大学攻读数学和物理学。1755年,获得医学学位。同年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了他对宇宙形成的观点:首先,他先于拉普拉斯论述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