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转台测角系统标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高精度转台测角系统标定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光电自准直仪作为标定基准,用齿盘、多面棱镜作角度给定,转台工作在速率状态下,自动完成高精度转台测角系统标定任务,给出标定精度和误差曲线。该方法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测量和计算误差,使标定过程更加快捷、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基于轴角转换器的一种高精度动态测角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设计了一种基于轴角转换器AD2S80的高精度感应同步器动态测角系统,分析了测角误差产生原因,提出了误差调整和补偿措施。通过实例数据表明:用谐波分析的方法对测角误差进行了调整与补偿,从而可大幅度提高测角精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开环数字式双相正余弦激磁电源设计和研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践都表明,此种激磁电源有稳定性好、精度高、调整方便、实现简单等优点,是高精度测角系统激磁电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述的分析校准技术,可将测角装置校准到很高精度。校准时,使用了两台测角装置。并且利用该分析校准技术,分离了各误差曲线,采用该分析校准方法,无需预先知道任何一台测角装置的误差,而且测角装置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两台相同的装置。文中还确定了可以校准到高精度的测角装置的类型和校准配置。所采用的校准分析技术,可将角位置测试台和角度分解器校准到0.1角秒的精度。此方法已经用于校准轴角读出的双感应同步器系统。本文还提供了利用该分析校准方法获取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的惯导测试设备常用感应同步器作角位置测量元件,与一对极旋转变压器一起组成粗精组合测角系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由于温度的变化,鉴相型粗精组合测角系统存在着动态温漂误差,限制了系统的使用范围.通过对系统工作原理和动态温漂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动态温漂误差的抑制方法,在硬件上优化了滤波器设计,在软件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组合测角算法,实现了高稳定性高精度的角度测量.经过分析和试验,证明以上措施可有效抑制正负0.5°以内的温漂误差.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三轴测试转台的双通道测角系统,设计了一种新的粗、精耦合计算机处理模块,提高了测试转台角度检测的可靠性。同时使测角系统具有定时测角、八平均和自补偿功能,有利于提高测角系统的精度。经长期模拟测试,证明该设计能获得今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利用里程计与车辆运动约束条件来辅助车载惯导系统进行动基座高精度自主式对准的方法。利用里程计输出与惯导姿态输出进行航位推算,将航位推算获得的速度信息与惯导输出的对应信息相减作为量测之一;利用车辆运动约束条件,将惯导速度输出沿车体横向、垂向的投影作为量测之二;选取惯导系统误差与里程计误差作为系统状态,采用卡尔曼滤波设计动基座高精度对准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载车行驶条件下,该方法的东向、北向失准角估计精度分别达到0.21′、0.25′,天向失准角的估计精度达到2.16′。  相似文献   

8.
反馈控制感应同步器双相激磁电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转台测角系统感应同步器双相激磁电源进行分析,用反馈方式抑制漂移误差,提高测角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经实验验证,这个方案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航空遥感三轴惯性稳定平台用于有效隔离飞行载体的偏航及姿态角运动,使成像载荷沿航向平稳飞行并保持载荷视轴对地垂直指向。通常情况下,稳定平台采用高精度位置姿态测量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作为姿态角传感器,一旦POS发生故障会导致平台失稳甚至危及载荷安全。为了提高平台运行可靠性并保证载荷安全,考虑了一种以加速度计作为姿态角冗余传感器的双工作模式,即POS组合工作模式和自主工作模式。当POS发生故障时平台切换到自主工作模式,依靠平台自身加速度计组件进行姿态控制。但与POS相比,加速度计测角易受载体扰动加速度影响从而导致测角误差较大,严重影响平台的稳定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多重积分(Proportional and Multiple-integral,PMI)观测器的加速度计测角误差估计方法,对平台系统建模及PMI观测器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利用真实飞行实验数据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实际误差的估计精度达到0.0701°(RMS),可较好的估计出加速度计测角误差,为提高平台自主工作模式的稳定精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型精密离心机光栅测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JML-1大型精密离心机主轴光栅测角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如何解决光栅测角系统的精度问题。抗干扰问题和动态测角问题的设计方法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1.
控制力矩陀螺速率控制中测角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轴角变换器和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组成的双通道测角系统比其它诸多测角方案有更多的优点。在介绍集成轴角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后,详细介绍了用于控制力矩陀螺速率控制系统中的测角系统。实践证明它具有结构简单、调试容易、可靠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精密测角系统的幅相变换与误差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介绍SJ-1型测角系统幅相变换部分的工作原理、误差分析及误差补偿。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单相激磁的双通道工作方式,在幅相变换和误差补偿方面,突破了一次谐波和二次谐波误差补偿的技术关键,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及长期工作的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投影散斑相关法测量精度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实验方法对影响投影散斑相关方法测量精度的几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和评价记录场角、投影视场角、离焦对测量结果精度的影响,以及这三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指出投影散斑相关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能应用于位移的实际工程测量。  相似文献   

14.
杨雷  侯砚泽  左光  刘岩  郭斌 《力学学报》2015,47(1):8-14
在火星探测任务的进入飞行过程中,开展气动测量将获取大量宝贵的气动特性数据,一方面可以验证进入探测器气动外形,掌握其准确的气动特性,另一方面,可以积累详实的火星大气数据,为后续任务提高落点精度等飞行性能提供支持. 本文针对火星探测器进入飞行任务,基于弹道重建和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flushair data system, FADS),提出火星探测器进入飞行过程中的气动测量方法. 通过融合火星进入外测弹道信息,利用输出误差法实现攻角、侧滑角的高精度测量;基于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利用最小二乘最优估计算法,建立了进入飞行动压的测量方法. 仿真分析表明,气动测量方案精度高,进入动压测量精度优于1%,攻角和侧滑角测量精度相较于当前火星探测器进入气动测量而言,至少提升1 个量级. 研究结果将为火星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的进入飞行气动测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速率方位惯性平台/GPS/计程仪组合导航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科学发展和高精度导航的要求,提出了一个由GPS接收机、速率方位惯性平台和重力敏感器构成的精确重力测量组合导航系统,给出了该组合系统在速率方位地平坐标系下的误差方程和Kalman滤波方法以及计算机仿真结果。数字仿真表明:由中等精度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以及GPS组成的组合导航系统平台水平误差角小,定位精度高,能够满足重力测量和导航要求。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measuring technique for bubbly flows, named glare point velocimetry and sizing (GPVS), was developed in order to measure both bubble size and velocity with high accuracy in a 2D plane. This is accomplished by observing glare points in-focus under an observation angle of 96°. When a second laser-sheet is added, even higher accuracies are obtained and the relativ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bubble can be measured. It also allows non-spherical bubbles to be rejected and arbitrary angles to be used (e.g. 90°). The accuracy of the size and refractive index measurements was found to be within 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