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网络论坛文本数据,采用内容分析和对应分析法,以关中、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游客对西安的旅游形象为靶标,对比研究距离对西安国内旅游形象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目的地形象(TDI)随着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简称O-D对之间)距离的增加发生"瘦身"现象,形象词汇频率分布服从幂律衰减规律;2O-D对之间的距离差异会导致游客对同一目的地的认识和关注重点存在差异;3O-D对之间的距离对游客的旅游地整体评价影响较小,但对旅游景点吸引力有衰减作用,衰减速度与景点级别高低有关;4西安旅游形象可分为旅游吸引物、设施和服务、休闲娱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旅游地评价等6个维度;5西安旅游还处在"景点旅游"而非"城市旅游"阶段.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危机不断,影响路径众说纷纭且缺乏系统的解释框架。以2000年—2018年28个国家或地区入境我国大陆地区客流量为依据,从国内、周边国家(洲内)和洲际三圈市场以及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三断面的博弈关系出发,分析各客源市场入境我国大陆地区客流量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突发危机事件影响下入境旅游衰退的归因模型。结果发现:2009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随后出现的欧洲债务危机,是影响三圈市场入境客流量减少的客源地断面经济因素;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2年—2015年大范围雾霾污染,是影响洲内、洲际市场入境客流量下降的目的地断面安全因素;2012年—2015年钓鱼岛问题和2017年萨德事件,分别导致洲内市场日本、韩国入境客流量减少,属于旅游通道断面政治因素。2008年—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入境旅游的“两降两升”危机周期,是受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三断面多起危机事件影响所致,并非单纯由景区门票上涨、旅游签证不便及服务质量不佳造成。本研究为突发危机事件的国际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对加强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入境旅游市场拓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区国内旅游市场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鄱阳湖区旅游客源市场的构成、有利条件和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变化,对旅游产品进行了细分,确定了鄱阳湖区旅游开发的主要产品,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旅游产品经营、市场促销的方法和旅游市场分销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西湖风景区游客逗留时间决定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近年来城际交通条件的改善,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时间普遍缩短,极大地影响了一个旅游城市旅游产业的赢利能力;但另一方面,热点景区的游客众多,又需要对游客的逗留时间进行控制,以利于景区环境和文物保护.本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例,运用生存分析中的Cox及Weibull模型,分析游客逗留时间的决定因素.调研数据来源于2009年夏天在西湖风景区调查的243份问卷,对象是完成西湖游览行程的来杭游客.研究发现:①家庭收入的增长、个体出行、亲友结伴、住宿开支减少等因素均能够显著增加在西湖景区的逗留时间,而随团出行、多次来杭旅行、住宿星级酒店等因素则会促使逗留时间减少.②景区的游览设施及服务质量、住宿接待的服务质量、西湖景区的整体改造、自然及文化吸引力、夜间景观及活动项目吸引力、景区门票制度的改变这几项对于增加游客逗留时间具有重要作用.③杭州整体旅游形象塑造、景区主管部门的宣传推广、亲友及网络口碑等几项对于增加游客逗留时间的效果并不明显.全文最后对西湖风景区的相关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提出建议,以寻求景区发展面临不同影响因素时可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市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近几年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指出其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方向,从而使乌鲁木齐旅游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6.
新疆旅游业现状与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古悠的丝路大漠,干旱的奇观异景,内陆的山体水景,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新疆旅游资源的基本特色,基于海外游客分布和旅游业创汇连续十五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新疆旅游业发展状况,并据此指出新疆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机遇,从法规建设、客源市场、资金筹集、宣传促销及旅游路线等几个方面提出新疆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西湖风景区如花港等大面积公园内按旅游功能分区布点对环境噪声进行历时两年监测的基础上,经计算机拟合分析、得出等效声级与游客流量的相关方程,可用于预测公园景点的环境噪声,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相一致.同时还对回归方程的系数及误差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乌苏市南部山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旅游区的开发区位条件、旅游环境和旅游市场进行了综合的评价,认为巴音沟风景区包括乌拉斯台休度假产品,乌斯图森林公园,布鲁浩特沟平台青少年活动基础,金三角游猎场和第三纪公园科教探险区)是重点开发区域,并对巴音乌拉斯台休闲度假产品做了比较详细的开发规划。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大流行对旅游业的二次冲击,对疫情防控期间入境旅游市场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可为后期旅游业复苏提供科学依据。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域,选取入境旅游人数、主要客源国、谷歌搜索指数、新增确诊病例数等数据,定量分析疫情前后入境旅游人数的空间变化特征及时间变化趋势,并用基于最小二乘法赋权的ARIMA-LSTM模型预测疫情后的入境旅游人数。结果表明:(1)疫情发生前后,亚洲客源市场一直占据入境旅游市场的核心地位,且传统入境游客与非传统入境游客的比例约为9∶1;(2)入境旅游人数与谷歌搜索指数存在长期正相关及格兰杰因果关系,与确诊病例数无明显相关性;(3)通过对比模型评价指标发现,当ARIMA-LSTM模型的R2大于0.8时,拟合较好,预测误差较单一模型小,预测精度较单一模型高,适用于疫情前、中、后期的旅游人数恢复预测;(4)对2021—2024年入境旅游人数进行恢复预测,发现该期间入境旅游人数呈明显的U形曲线。自2022年12月疫情全面放开后,旅游业逐步恢复,预计入境旅游人数在2024年12月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即需1.5 a的恢复期。  相似文献   

10.
游客公民行为是促进旅游地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现有研究主要参照顾客公民行为的逻辑框架,未能突出旅游情境和游客群体的独特性。以浙江省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心理所有权理论,构建了一个可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地方依恋、地方心理所有权、自我提升动机与游客公民行为的关系。用SPSS 22.0和AMOSS 23.0软件分析收集到的419份样本数据,结果表明:地方依恋正向影响地方心理所有权和游客公民行为;地方心理所有权正向影响游客公民行为;地方心理所有权对地方依恋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提升动机正向调节地方心理所有权与游客公民行为的关系,同时正向调节地方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溪”和“西湖”两个风景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备开发利用的西溪风景区即杭州蒋村南部的水网平原不同于西湖风景区,它由全新世中—晚期冲积—湖积作用形成的.固有的自然环境和民风俗习使它拥有一派田园水乡风光和逸致文化的氛围.“西溪”的“田园式”风光与“西湖”的“公园式”风光有很大区别,但它与“西湖”构成了杭州东西两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重建西溪景区可以为21世纪追求“回归自然”的人们和钟情于“文化观光”的人们提供一个理想的去处,对广大游客有强大的吸引力,也能为促进杭州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笔者探讨了西湖氮、磷营养物和作为一般营养物的钙、镁、钾离子及溶解态二氧化硅的时空分布,同时也探讨了西湖磷的平衡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西湖水属严重富营养水.(2) 西湖水的氮、磷营养物浓度以及一般营养物浓度均有月际变化,并随测点而异.(3)为 西湖藻类生长为磷所限制.(4) 浮游植物体中的磷是西湖水中磷的主要形态.可溶性磷短暂的停留时间表明浮游植物代谢活动很活跃.(5) 西湖的主要磷污染源是入湖污水,而沉积物则是西湖水潜在重要的磷源.(6) 目前西湖容许磷负荷是0.5043吨 /年.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景点旅游流空间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重要旅游城市-杭州为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搜集互联网旅游出行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手段,研究了杭州市旅游流的空间网络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杭州市各景点趋于聚集分布,主要集中在市中心附近区域;西湖等景点中心度较高,在整体网络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旅游流网络中心势偏高,说明景点间中心度差异明显,客流量分布不均;杭州市区旅游流网络总体密度偏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4.
感知距离对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旅游者感知距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到:在同等实际距离水平下①性格是影响感知距离的显著因素,性格外向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比性格内向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近. ②目的地有无亲友是影响感知距离的显著因素,在目的地有亲友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比在目的地无亲友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近. ③旅游目的是影响感知距离的显著因素,以商务会议或探亲访友为目的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比以纯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近. ④旅游次数是影响感知距离的显著因素. 随着旅游者去同一旅游目的地次数的增多,旅游者对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距离会逐渐变近. ⑤旅游经验是影响感知距离的显著因素,并且旅游者的旅游经验越丰富对距离的感知越近. ⑥性别、年龄、学历、家庭收入、职业、旅游方式和交通方式7个因素对感知距离的影响不显著. 但总体上,女性旅游者的感知距离比男性旅游者近;家庭收入高的旅游者的感知距离比家庭收入低的旅游者近;团队旅游者的感知距离比自驾车和散客旅游者近.  相似文献   

15.
风景旅游区环境噪声暴露和游客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西湖风景区如花港等大面积公园内按旅游功能分区布点对环境噪声进行历时两年监测的基础上,经计算机拟合分析、得出等效声级与游客流量的相关方程,可用于预测公园景点的环境噪声,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相一致.同时还对回归方程的系数及误差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首先揭示了旅游收入指标的统计困难和现行统计方法(包括制度与理论规定的方法及各地实际操作方法)的明显缺陷.然后,从研究旅游人数与游客人均消费这两个基本因素的调查统计方法入手,探索出了城市旅游收入指标的一种实用统计方法.最后,通过运用该方法对我国某旅游城市最近13年的旅游收入的统计,尤其是通过分析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真实影响,证实该方法不仅可操作性强,而且其运用结果的真实性明显优于现行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百度指数数据为预测游客规模提供了新思路。以杭州市为例,首先研究新浪微博签到数据与统计年鉴中实际游客量的关系,用新浪微博签到人数模拟实际旅游人数,建立杭州市日游客规模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 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并进行预测;然后结合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百度指数与微博签到人数之间的关系,利用百度指数空间分布特征及主成分分析后提取的3个解释变量构建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 regression,VAR)模型;最后比较了2个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显示,百度指数存在地理空间属性,且与新浪微博签到人数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存在1~23 d的滞后期。此外,相比ARMA模型,考虑了百度指数地理属性的VAR模型在样本期内的预测精度提高了13.1%,在样本期外的预测精度提高了27.9%。研究表明,百度指数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对游客规模预测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百度指数数据为预测游客规模提供了新思路。以杭州市为例,首先研究新浪微博签到数据与统计年鉴中实际游客量的关系,用新浪微博签到人数模拟实际旅游人数,建立杭州市日游客规模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 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并进行预测;然后结合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百度指数与微博签到人数之间的关系,利用百度指数空间分布特征及主成分分析后提取的3个解释变量构建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 regression,VAR)模型;最后比较了2个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显示,百度指数存在地理空间属性,且与新浪微博签到人数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存在1~23 d的滞后期。此外,相比ARMA模型,考虑了百度指数地理属性的VAR模型在样本期内的预测精度提高了13.1%,在样本期外的预测精度提高了27.9%。研究表明,百度指数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对游客规模预测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