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瞬态热传导问题的一阶对称SPH方法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涛  欧阳洁  栗雪娟  张林  任金莲 《物理学报》2011,60(9):90206-090206
为提高传统光滑粒子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方法模拟瞬态热传导问题的精度和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一阶对称光滑粒子动力学(first order symmetric SPH, FO-SSPH)方法.该方法将具有二阶热传导方程分解成两个一阶偏微分方程,然后基于梯度离散和Taylor级数展开思想,对一阶核梯度形式进行修正,并将得到的局部矩阵对称化.数值结果表明:与传统SPH方法相比,FO-SSPH方法精度高、数值稳定性好; 该方法能较准确地直接施加混合边值 关键词: 瞬态热传导 光滑粒子动力学 非线性  相似文献   

2.
苏铁熊  马理强  刘谋斌  常建忠 《物理学报》2013,62(6):64702-064702
采用改进的光滑粒子动力学(SPH)方法对液滴冲击固壁面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 为了提高传统SPH方法的计算精度和数值稳定性, 在传统的SPH方法的基础上对粒子方法中的密度和核梯度进行了修正, 采用了考虑黎曼解法的SPH流体控制方程, 构造了一种新型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力(IIF)模型来模拟表面张力的影响. 应用改进的SPH方法对液滴冲击固壁面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 计算结果表明:新型的IIF 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表面张力的影响, 改进的SPH方法能够精细地描述液滴与固壁面相互作用过程中液滴的内部压力场演变和自由面形态变化, 液滴的铺展因子随初始韦伯数的增大而增大,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液滴 固壁面 光滑粒子动力学 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3.
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中粒子分布与数值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谋斌  常建忠 《物理学报》2010,59(6):3654-3662
光滑粒子动力学(SPH)作为一种拉格朗日型无网格粒子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包括含多相流动界面以及移动边界的可压缩和不可压缩流体运动的研究中.通过对Poiseuille流动的深入研究,探索了SPH方法中粒子分布对计算精度的影响,揭示了一种因为粒子不规则分布而导致的数值不稳定现象.研究显示,这种数值不稳定性起源于SPH方法粒子近似过程中的不连续性.使用了一种新的粒子近似格式以确保SPH方法中粒子近似的连续性.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新的粒子近似格式对于规则和不规则的粒子分布都能得到稳定精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邱流潮 《物理学报》2013,62(12):124702-124702
应用基于投影算法的不可压缩光滑粒子动力学(incompressible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ISPH)法对黏性液滴变形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 对于张力失稳导致的粒子非物理簇集问题, 采用粒子移位技术加以解决. 为了验证本文ISPH 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 分别模拟了圆形黏性液滴的拉伸变形过程以及方形液滴的旋转变形过程, 得到了不同时刻液滴内部的压力变化特征, 准确地捕捉了液滴自由面演化过程, 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解析解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投影算法的不可压缩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结合粒子移位技术, 能够有效地模拟黏性液滴变形过程, 可以得到精确和稳定的结果. 关键词: 不可压缩光滑粒子动力学 黏性液滴 自由面流动 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5.
蒋涛  陆林广  陆伟刚 《物理学报》2013,62(22):224701-224701
运用一种改进光滑粒子动力学(SPH)方法模拟了相溶和不相溶两种情况下的等直径微液滴碰撞动力学过程. 为提高传统SPH方法的数值精度和稳定性, 采用一种不涉及核导数计算的核梯度改进形式; 为处理液滴界面张力采用修正的van der Waals表面张力模型. 通过模拟牛顿液滴碰撞聚并变形过程并与相关文献或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验证了改进SPH 方法模拟微液滴碰撞过程的可靠性. 随后, 研究了基于van der Waals模型相溶聚合物微液滴碰撞聚并变形过程及不相溶微液滴碰撞后的反弹、分离过程, 讨论了碰撞过程中碰撞速度、碰撞角度、密度比等参数对碰撞变形过程的影响, 分析了流体桥、旋转角度等因素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光滑粒子动力学 微液滴 聚合物液滴 碰撞  相似文献   

6.
SPH方法在液固撞击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文  徐绯  张岳青 《计算物理》2012,29(4):525-533
对液滴分别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和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两种方法模拟液滴高速冲击有机玻璃(PMMA)过程中液滴的变形、固体结构的损伤.结果表明:两种算法中结构表面的损伤情况与Brunton实验数据吻合,证明了数值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精确性;此外,对比发现SPH方法模拟液固撞击过程更具有优势.利用SPH方法分析实际工程问题,验证了两种工程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螺旋桨抗雨水的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1]对流体流过多孔介质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方法与程序用经典的Poiseuille流与多孔介质流动的Kozeny解进行了验证.PH进一步用于数值模拟跨膜流动,获得了跨膜流动中速度场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多孔膜孔径在1 靘到200 靘范围内,流体跨膜渗透速度的SPH结果与K-K方程的计算值吻合较好.文中还讨论了粒子数目与计算精度的关系.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SPH方法具有模拟多孔介质微流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蒋涛  任金莲  徐磊  陆林广 《物理学报》2014,63(21):210203-210203
为准确、有效地模拟非等温非牛顿黏性流体的流动问题,本文基于一种不含核导数计算的核梯度修正格式和不可压缩条件给出了一种改进光滑粒子动力学(SPH)离散格式,它较传统SPH离散格式具有较高精度和较好稳定性.同时,为准确地描述温度场的演化过程,建立了非牛顿黏性的SPH温度离散模型.通过对等温Poiseuille流、喷射流和非等温Couette流、4:1收缩流进行模拟,并与其他数值结果作对比,分别验证了改进SPH方法模拟非牛顿黏性流动问题的可靠性和提出的SPH温度离散模型求解非等温流动问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随后,运用改进SPH方法结合SPH温度离散模型对环形腔和C形腔内非等温非牛顿黏性流体的充模过程进行了试探性模拟研究,分析了数值模拟的收敛性,讨论了不同位置处热流参数对温度和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秀峰  刘谋斌 《物理学报》2012,61(22):261-268
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是一种拉格朗日型无网格粒子方法,在模拟大变形和自由表面流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已经在工程和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一直受到应力不稳定性的困扰,从而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应力不稳定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应力状态与核函数的不匹配:负压状态下粒子间产生吸引力,吸引力随着粒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导致拉伸不稳定性;正压状态下粒子间产生排斥力,排斥力随着粒子间距的减小而先增大后减小,导致压缩不稳定性.本文通过改进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的核函数和离散格式,使得无论在正压还是负压状态下粒子间的作用力恒为排斥力,且排斥力随着粒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从而防止粒子聚集等现象,解决应力不稳定问题.分别使用改进前后的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两个典型的应力不稳定算例,结果表明本文的改进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应力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SPH二阶粒子近似,讨论光滑函数应满足的充分条件,给出对应的光滑函数形式,分析二阶粒子近似解的唯一性,并进行数值验证.结果表明:和标准SPH方法相比,在周期边界条件下,随着粒子数加密,SPH方法二阶粒子近似的L1误差减小且L1阶趋近2.0.  相似文献   

11.
马理强  苏铁熊  刘汉涛  孟青 《物理学报》2015,64(13):134702-134702
本文对传统的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进行了改进, 改进的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对传统粒子方法中的核梯度进行了修正, 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核函数和离散格式, 应用改进的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对微液滴振荡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 研究了不同纵横比和雷诺数(Re)下振荡阻尼与振荡的周期、振幅与Re数的关系. 研究表明: 对于纵横比λ≤ 4时的微液滴振荡过程, 其他参数恒定不变的前提下, Re数越大, 液滴形状变化越剧烈, 波的阻尼作用越弱, 液滴振荡周期变长; 在Re数一定的前提下, 随着液滴初始的纵横比的增大, 液滴振动的振幅增大, 液滴振荡的周期变长.  相似文献   

12.
雷娟棉  彭雪莹 《中国物理 B》2016,25(2):20202-020202
Kernel gradient free-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KGF-SPH) is a modified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 method which has higher precision than the conventional SPH.However,the Laplacian in KGF-SPH is approximated by the two-pass model which increases computational cost.A new kind of discretization scheme for the Laplacia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n a method with higher precision and better stability,called Improved KGF-SPH,is developed by modifying KGF-SPH with this new Laplacian model.One-dimensional(1D) and two-dimensional(2D) heat conduction problems are used to test the precis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Improved KGF-SPH.The 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Improved KGF-SPH is more accurate than SPH,and stabler than KGF-SPH.Natural convection in a closed square cavity at different Rayleigh numbers are modeled by the Improved KGF-SPH with shifting particle position,and the Improved KGF-SPH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SPH and finite volume method(FVM).The 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Improved KGF-SPH is a more accurate method to study and model the heat transfer problems.  相似文献   

13.
The st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ree methods which enforce either a divergence-free velocity field, density invariance, or their combination are tested here through the standard Taylor–Green and spin-down vortex problems. While various approaches to incompressible SPH (ISPH)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past decade, the present paper is restricted to the projection method for the pressure and velocity coupling. It is shown that the divergence-free ISPH method cannot maintain stability in certain situations although it is accurate before instability sets in. The density-invariant ISPH method is stable but inaccurate with random-noise like disturbances. The combined ISPH, combining advantages in divergence-free ISPH and density-invariant ISPH, can maintain accuracy and stability although at a higher computational cost. Re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on a fixed uniform mesh is also shown to be effective but the attraction of a mesh-free method is lost. A new divergence-free ISPH approach is proposed here which maintains accuracy and stability while remaining mesh free without increasing computational cost by slightly shifting particles away from streamlines, although the necessary interpolation of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means the formulation ceases to be strictly conservative. This avoids the highly anisotropic particle spacing which eventually triggers instability. Importantly pressure fields are free from spurious oscillations, up to the highest Reynolds numbers tested.  相似文献   

14.
液滴溅落问题的光滑粒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理强  常建忠  刘汉涛  刘谋斌 《物理学报》2012,61(5):54701-054701
对传统的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进行了改进, 改进的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对传统粒子方法中的核近似式和粒子近似式进行了修正, 采用Riemann 算法求解光滑粒子动力学流体控制方程, 添加了表面张力的计算程序, 考虑了表面张力对液滴溅落的影响. 应用改进的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对液滴静止状态下冲击液面的飞溅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计算结果表明, 改进的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描述液滴溅落液面的动力学特性和自由表面变化特征, 能够得到稳定精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瑞利-泰勒不稳定问题的光滑粒子法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秀峰  刘谋斌 《物理学报》2017,66(16):164701-16470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模拟多相流的光滑粒子法,该方法对密度方程在交界面处的离散格式进行了修正以适应多相流所涉及的大密度比问题,在不同相粒子之间施加了很小的排斥力以防止粒子穿透交界面,并采用了最新发展的双曲型光滑函数以消除应力不稳定问题.应用该多相流光滑粒子法模拟研究了单模态和多模态瑞利-泰勒不稳定问题.通过与文献中结果的对比研究表明:在模拟瑞利-泰勒不稳定问题时,本文方法的结果明显优于文献中的大部分光滑粒子法模拟结果,与Grenier等(2009 J.Comput.Phys.228 8380)的结果相当,但本文方法比Grenier等的方法简单方便.对于单模态瑞利-泰勒不稳定问题,研究了交界面的形态,涡结构的演化过程以及贯穿深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对于多模态瑞利-泰勒不稳定问题,研究了交界面演化过程中小尺度结构合并成大尺度结构的过程,水平方向的平均密度随高度的变化关系,以及贯穿深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重构核粒子法对光滑粒子法的改进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殷建伟  马智博 《计算物理》2009,26(4):553-558
光滑粒子法通过核函数进行近似估计,在计算域边界附近,核估计的精度明显下降.重构核粒子法通过校正函数对核函数进行重新构造,提高核估计方法在边界点和内点上对函数的估计精度以及计算的稳定性.研究发现,虽然校正函数的构造立足于对函数的精确估计,但这个优势同样能在对导数的估计中继续保持.通过理论研究及数学、物理模型的模拟,展示重构核粒子法的改进效果,揭示其能够提高精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耦合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和有限元法(FEM),是研究冲击动力学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为解决SPH粒子和有限单元间的接触问题,提出了SPH-FEM接触算法。该算法是在有限元节点处设置背景粒子,采用SPH接触算法的思想,计算施加在SPH粒子和有限元节点上的接触力,并且以外力的形式分别加入到SPH动量方程和有限元动力学方程中。利用SPH-FEM接触算法,对两杆撞击以及圆柱形钢弹正冲击钢板发生的冲塞破坏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靶板采用含损伤的Johnson-Cook模型和Grüneisen状态方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