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硝基苯乙酮的同步辐射光电离与离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利用真空紫外同步辐射光电离法研究B(OH)3分子的结果,从所测得的光电离质谱和各种光电离效率曲线,获得了B(OH)3的电离势及其碎片离子的出现势,由此导出了分子及其离子中的键离解能。此外,对B(OH)3分子在同步辐射作用下的离解电离通道也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真空紫外同步辐射和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对氯苯进行了光电离研究,通过测量各离子的光电离效率(PIE)曲线,得到了氯苯的电离势为(9.11±0.05)eV及两种主要碎片离子C6H+5和C4H+3的出现势分别为(12.96±0.05)和(16.27±0.05)eV.结合有关文献的热力学数据,推导出C6H5Cl+、C6H+5及C4H+3的离子生成焓及一些键的解离能.实验获得了118.0nm同步辐射光电离下氯苯的质谱图.  相似文献   

4.
利用VUV同步辐射光源和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在超声冷却条件下对四氯乙烯(C2Cl4)进行了光电离研究,通过测量各离子的光电离效率(PIE)曲线,得到了C2Cl4的电离势IP(C2Cl4) =(9.36±0.05)eV及C2Cl4光解离碎片离子C2Cl3+,C关键词: 真空紫外光电离 离子出现势 电离势 四氯乙烯  相似文献   

5.
二茂铁的同步辐射光电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同步辐射和飞行时间质谱 ,研究了二茂铁的真空紫外光电离 ,得到了该分子的电离势为 (6 .78± 0 .0 5 )eV ,碎片离子FeC5H5+ 的出现势为 (13.4 0± 0 .10 )eV .根据实验结果 ,分析了二茂铁的主要光电离解离通道 ,估算了分子及离子的键解离能 .用密度泛涵的方法对该分子离子及一些主要的碎片离子进行了初步的量化计算 ,得到了二茂铁的电离势和一些碎片的出现势 .利用量化计算的数据还估算了分子及离子的键解离能 ,并与文献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利用同步辐射产生的真空紫外光和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在超声冷却条件下测量了1,2-环氧辛烷在光子能量9.8~16.6 eV能区的光电离解离过程,获得了不同能量光子作用下的电离解离产物。通过测量各离子的光电离效率曲线,得到了主要碎片离子的出现势。结合G3理论计算得到了母体离子、中性碎片及离子碎片的结构与能量,通过对比实验测量值与理论值给出了1,2-环氧辛烷的光电离解离通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结合理论计算研究环戊酮单分子的光电离解离过程,在9.0~15.5 eV能量范围内,测量了环戊酮离子及其碎片离子的光电离效率曲线.通过光电离效率曲线,将环戊酮分子的电离能确定为9.23±0.03eV,并确认碎片离子为:C_5H_7O~+,C_4H_5O~+,C_4H_8~+,C_3H_3O~+,C_4H_6~+,C_2H_4O~+,C_3H_6~+, C_3H_5~+,C_3H_4~+, C_3H_3~+, C_2H_5~+,C_2H-4~+.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ωB97X-D/6-31+G(d,p)理论水平基础上,提出了C_5H_8O~+的解离机制.通过对环戊酮解离路径的分析,发现开环和氢迁移过程为环戊酮离子解离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偶氮苯的同步辐射光电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六四  武国华 《光学学报》1998,18(6):28-831
用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与符合技术的相结合测定了偶氮苯光电离效率谱,获得了该分子的电离势,导出了分子和分子离子中某些键的解离能以自由基C6H5N2的电离势。测得了不同光子能量激发下的质谱图,并对不同能量时偶氮苯的解离电离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用50-200mm的同步辐射对AsH3超声束进行了光电离研究。通过测量AsH3光电离及解离电 生的各种离子的光电离效率曲线,获得了AsH^+3的绝热电离势和AsH^+2,AsH^+的出现势,并由此估算出体系中有关离子的标准生成焓,自由基的质子亲合势和分子或自由基及其离子的键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在超声射流条件下对BF3进行了光电离研究。在50~80nm内,观测到BF2^+和BF3^+的光电离效率曲线(PIE)呈现丰富的自电离结构,分析表明,它们对应于BF3分子的ns、np和nd系列的高Rydberg结构,经光谱分析获得了相应的Rydberg态参数。  相似文献   

11.
利用同步辐射产生的真空紫外光,研究了噻吩和吡啶的光电离解离过程,测定了它们的电离电势及其碎片离子的出现势;利用有关势力学数据,估算了某些离子的标准生成焓;分析了它们的紫光电离解离通道。在实验中还观测到噻吩和吡啶多聚体离子的存在,并讨论了它们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2.
NH3的同步辐射光电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同步辐射光在10.0-11.8eV能量范围内测量了NH3的光电离效率曲线,观察到在台阶状的离子振动谱上叠加了丰富的自电离结构。通过相应振动结构分析,得到NH3分子离子基电子态的振动波数ωe和非谐性常数(ωeχe),对于出现的自电离结构可归类于nsa1(n=5,6),npa1(n=5,6)和npe(n=6,7)Rydberg系列。  相似文献   

13.
在超声射流条件下,利用真空紫外同步辐射光辐照和飞行时间质谱,研究溴乙烷光电离及解离电离的动力学。通过测量光电离及解离电离产生的碎片离子的光电离效率(PIE)曲线型分布获得了溴乙烷的电离势和各碎片离子的出现势,并结合标准的已确认的热力学数据,计算了离子的标准生成焓,估算了有关分子的键能及母体离子的解离能,并对溴乙烷分子真空紫外光解离电离通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杨立书  盛六四 《光学学报》1995,15(10):359-1361
用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光化学站的实验装置研究了苯分子的光电离质谱,从所得光电离效率谱精确地定出了苯分子的电离势及苯离子的出现热,并首次报道了三个苯离子的离解能。  相似文献   

15.
甲胺分子的同步辐射光电离解离质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超声射流冷却条件下,利用同步辐射光源,结合飞行时间质谱对CH3NH2分子在60—140nm波长范围内的光电离解离进行了研究.主要动力学过程为母体离子的解离过程.CH2NH2+和CH3+由CH3NH2+在高能量时解离生成,而CH2NH2+的1,1脱H2过程则产生其他离子.CH3NH2分子的电离势(IP)为916±001eV,和分子轨道能量计算的理论值符合得非常好,并获得CH3NH2+和CH2NH2+的生成热分别为860±05kJmol和7541kJmol. 关键词: 同步辐射光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电离势 生成热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光源的真空紫外同步辐射,使NO分子和Ar原子混合物的超声分子束发生光电离,测量了Ar,NO和异类团簇Ar·NO的光电离效率谱. 在谱中,在与Ar原子的共振线对应的能量区域(11.5—12.0 eV)观察到一个强的类共振结构. 这个结果表明,在异类团簇Ar·NO的内部,稀有气体Ar原子的激发能转移到与它接触的分子NO上,使分子NO发生电离. 关键词: Ar·NO团簇 同步辐射 光电离 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17.
利用真空紫外(VUV)同步辐射光源和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在超声冷却条件下对三氯乙烯(C2HCl3)进行了光电离研究,通过测量各离子的光电离效率(PIE)曲线,得到了C2HCl3的电离势PI(C2HCl3)=9.51±0.05eV,以及C2HCl3光解离碎片离子的出现势(PA):P关键词: 同步辐射光电离 电离势 出现势 三氯乙烯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里德堡态氢原子飞行时间(HRTOF)探测技术,研究了1-戊基在解离光波长范围236~254 nm下的光解离动力学过程.1-戊基的氢原子光解碎片谱在245 nm左右有一与乙基和正丙基在2p_z→3s跃迁下类似的峰.H原子和C_5H_(10)产物的平动能分布谱中存在双峰,分别位于5 kcal/mol(低平动能)和50 kcal/mol(高平动能)附近.在碳氢键断裂过程中,有30%的过剩能量转换为氢原子和对应解离碎片的平动能(高平动能产物(f_v=0.58,低平动能产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GeSn光电探测器反应能力不足和信号噪声比差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偏振敏感的双机制增强的GeSn光电探测器。该光电探测器同时具有法布里-珀罗模式和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其中,GeSn薄膜和二氧化硅薄膜提供了法布里-珀罗模式,而表面等离激元来源于附加在GeSn表面的Au光栅。模拟结果表明,该双机制增强的GeSn光电探测器将2 000 nm波长处的光学吸收率由20%提高到80%。此外,在2 000 nm时,TM光及TE光吸收率分别为80%和2.6%,消光比为31。高消光比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偏振选择性。这些结果为新型GeSn光电探测器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法和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吗啉单体的光电离、解离及随后的裂解反应.实验测得吗啉单体的垂直电离能为8.37 eV(±0.05),与理论计算值8.41 eV相当吻合.实验观察到荷质比为86、57和29的吗啉碎片离子.实验和理论结果表明:荷质比为86的碎片是通过失去氢原子而产生的,而荷质比为57的碎片是通过开环消除CH_2O而形成的;荷质比为29的碎片是通过消除C_2H_4从碎片离子(C_3H_7N)~+(m/z=57)进一步解离而产生的.这一发现为研究脂肪族化合物的光损伤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可能被转化为活细胞和其他生物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