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化學工業部瀋陽化工研究院,紡織工業部紡織科學研究院三個單位聯合主辦的1958年全國化學纖維与塑料研究工作協調會議已於3月3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中央各部委頷導機關,科學院及工業部門的各個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各省工業廳、市化工局的研究試驗機構和附屬工廠共計66個單位,出席和列席代表共有165人,集合國內大部分化學纖維和有關塑料的專家,共同商討發展化學纖維与塑料的研究事業。這次會議是在反浪费、反保守运動和全國工農業生產大躍進的形勢下召開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據日本出席國際高分子討論會的大阪大學教授伊勢村壽三博士和倉敷人造絲株式會社的松本昌一博士所寫的兩篇報告節譯編寫。原文見高分子(日本)5,409;412(1956)。 一.大會概况 1955年4月3日至9日由國際純粹及應用化學會(IUPAC)和以色列Weizmann科學研究所主持的國際高分子討論會在以色列召開,有二十多個國家的200多個代表參加。會期  相似文献   

3.
中國化學會杭州區分會於七月九日假浙江大学工學院大礼堂举行一九五○年年會。到會者計有丁绪賢等会员七十二人,浙江省實業厅.工矿厅以及科代,科協等代表十三人。大會由王璡,王葆仁等担任主席團,除通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量子力學的單電子旋光理論的鄰近作用問題上,作了如下的貢獻: 1.指出旋光度應由分子中各化學鍵,而不是分子中各原子(如像前人所假定的)對於生色團電子的微擾作用來計算,兩者的主要不同點在於是否考慮鍵的多極矩。 2.建議在旋光度的計算中,共價單鍵可以看作是由兩個處於鍵端的正電荷和一個以單中心狀態函數,表示出來的電子雲所組成。根據這個假定計算了環戊酮的甲基衍生物的旋光度,其結果與實驗值甚爲一致(詳見結果討論)。 3.計算結果證明甲基的內旋轉對於旋光度的影響很大,例如順式和反式構型的3-甲基環戊酮的旋光度,應分別為+44°和-30°。 4.指定了3-甲基環戊酮的絕對構型,其結果Eyring所指定者相反。  相似文献   

5.
今年三月間在北京召開了一個全國纖維和塑料研究工作協調會議,在會上有好幾個進行合成離子交換樹脂研究的單位參加討論工作。鑒於最近國內有關離子交换樹脂的研究、應用和生產都已先後開展起來,在新的大躍進形勢下,發展一定極為迅速,而已知的離子交換樹脂品種規格不下一二百種,其中一部分在國外已有商品而都標有牌號,各國的牌號並不統一,主要是根據各生產單位自己規定命名,因此有在一個國家之中,幾家工廠製造同一種的離子交換樹脂有完全  相似文献   

6.
蘇聯科舉院化學學部和高分子化合物研究所於1956年1月25日到28日在列寧格勒召開了高分子化合物化学和物理一般問題的第八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有莫斯科、列寧格勒、基輔、喀山、雅洛斯拉夫里、塔什干及其他蘇聯城市的科學研究機構和工業企業的工作者6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7.
民主德國化學會於1953年5月成立,迄今三年餘,每年舉行年會及許多專業的學術討論會。關於高分子方面,曾在1954年4月舉行過一次“塑料的生產和應用”的討論會。今年年會於10月16日—19日在萊比錫召開,以“高分子理論和實踐的新發展”為主題,內容包括無機、有機和生化高分子。參加這次年會的外國來賓除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外,計有蘇聯、捷克、波蘭、  相似文献   

8.
1.引言丁醇丙酮均係重要化學原料。油漆,火藥。塑膠等工業更用为主要溶劑。無論平時或戰時。這兩種化學品都有極大的重要性。我國台灣嘉義原有日人創設的一所發酵厂。產品除供給國內需要外,向有輸出。目前該地尚未解放,國內存貨幾乎用罄。供應很成問題。其实以我國疆域的广大,在台厂以外,也有建立姊妹發酵厂的必要。我厂为發酵專業工厂,雖然在人力物力上都沒有從事這件大工業活動的準備,但經過多方面考慮,认为試驗丁醇丙  相似文献   

9.
名詞的出發點,有先天和後天的不同。是先有名詞,而後有事物,或者是先有事物,而後有名詞? 我們中國是個文化的古國,所以先天性的名詞很多。這就是說,就現代科學觀點,已有的事物,早有了名詞的已經是很多。我們中國,是個科學和工業文化後進的國家,所以後天性的新訂名詞,也是一定很多。這就是說,凡是從外洋新輸入的事物,需要去訂定合於中國說話的名詞,那是很多的。先天性的舊名詞,已經是群衆所習用的,所以也是羣眾性的。後天性的新名詞,還沒有  相似文献   

10.
聚合反應中的立體化學問題,近年來由Ziegler的合成結晶性的聚乙烯開始,Natta的合成結晶性聚苯乙烯,聚丙烯及在美國進行的製備全順式聚異戊二烯,顯示出很快的進展,這個問題被認為在今後工業上、理論上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對象。 由具有取代基的乙烯類單體的聚合所得到聚合物中的不對稱碳原子雖然在以前已經注意到,但由於這些不對稱碳原子排列的不規則,是使聚苯乙烯,聚丙烯等只能得到非結晶性聚合物的原因。對於游離基型的聚合,曾進行過認為採用適當的方法,以使不對稱碳原子的排列有一定  相似文献   

11.
1.本實驗採用了Hoeppler平行板塑性計,按照定應力壓縮形變法的理論,在中温時對國產天然橡膠的本體粘性流動進行了流變學研究。 2.在30-90°與250-1500克/厘米~2的荷重範圍內,測定了貌似本體粘度η_a,內切模數G_i與貌似活化能ΔE_η。所測得的G_i=3.30×10~5達因/厘米~2與ΔE_η=12.7千卡/克分子,在一定温度範圍(50-90°)內爲不依賴於温度的常數。對所測天然橡膠估計所得的粘流鰱段長約30個碳原子。 3.從粘性流動的切變速率dγ/dt依賴於切應力σ的關係中,獲得了Eisenschitz早已衍導出的,但迄未在高聚物的本體粘性流動中獲得例證时非牛頓流動流公式。該式復以Saunder及Treloar的數據重加處理而證實之。 4.從切變速率對貌似本體粘度的影響上,檢驗了Debye-Bueche的理論式。現改用單位體積內彈性鍵段計算推遲時間,τ_1=2.84η_0·[J_e]∞,其中穩態彈性柔數[J_e]∞。係由彈性同復實驗測得。經如此處理後,該式在較低切變速率時筒能與實驗結果相符。 5.若以Eisenschitz式與Debye-Bueche式相結合,則亦可計得內切模數G_i,並藉知貌似本體粘度隨切變速率增高而降低的現象,乃係由於發生內切應變γ_i=σ/G_i之故。  相似文献   

12.
用鈷催化劑的一氧化碳添氫合成動力燃料的工業,於1935年在德國即巳建立,而用鐵催化劑的合成的大規模工業化直到近期才成為可能。以鐵為基礎的催化劑的研究在1930年至1940年的十年中很少進展,而且直到1944年,還不能認為在鐵催化劑上合成是可能的,因為與鈷催化劑比較,在產品收率與穩定性方面均較差。然而,由於在研究的過程中,逐漸發現鐵催化劑具有許多為鈷催化劑所沒有的優點,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在最近十年來,關於鐵催化劑及合成工藝流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較顯著的進展。而自1943年以後,在鈷劑方面則未見有更多的新發展。  相似文献   

13.
国际著名的理论化学家、教育家,我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院士不幸于2008年7月15日与世长辞。《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决定以“继承唐敖庆先生遗志,展现当代中国化学风采”为主题,出版纪念专集。《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主编、吉林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嘱我写序,我觉得《学报》提出的主题很好,就以此为题,写一点我学习唐敖庆思想的体会,作为吉林大学和国家基金委写的唐敖庆生平和他的卓越成就的补充,请大家指正。 我和唐先生相识60年了,他是我和高小霞最钦佩的良师益友,对我们选择的人生道路、政治方向和学术思想,都有深刻的影响。 1. 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 唐敖庆于1940年在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6年曾昭抡、吴大猷、华罗庚三位教授带领唐敖庆、李政道、朱光亚等青年助教赴美考察科学技术结束后,唐敖庆被推荐到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研究院学习。半年后他以异常突出的优秀成绩获得University Fellowship。这是哥大最高的奖学金,比助教奖学金高一倍。哥大全校几千名研究生中只有8个名额。化学系的200多名研究生中只有他一人获此殊荣。 有一门课我和他同班听课,他因高度近视眼,从来不记笔记,繁复的数学推导都能记在脑子中,随时可以写出来,考试总是第一或得满分,令哥大的美国同学侧目而视,公认他是数学奇才和记忆天才。 哥大有一个中国学生俱乐部(Chinese Student Club),被国民党分子李某把持,只有几十人参加。唐敖庆和他参加的新文化学会于1948年发起成立哥大中国同学会(Chinese Student Association),他被选为同学会主席,由于他在中国同学中的威望,有200余人参加。当年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还有一个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Association of Chinese Scientific Workers),总会会长是侯祥齢。它的纽约分会和哥大中国同学会、新文化学会、留美基督教青年会等经常联合组织一些活动,例如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租借纽约河边教堂(Riverside Church)附近的国际学生公寓(International House)的健身房,召开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根据新华社报道的国旗图样,自己制作五星国旗,请纽约《华侨日报》唐明照主编做国内形势报告。唐明照是美共党员,也是中共地下党员,于1950年回国,回国后曾当选联合国副秘书长。大会还向联合国发了签名通电,要求驱逐国民党代表,接纳新中国代表。又如创办并出版《留美科协通讯》多期,发起“一人一元劳军运动”,在海南岛解放时,慰问解放军,全美国有一千余人参加。这些活动对促进留美学生回到新中国起了很大作用。 2. 始终把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放在第一位,创造三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水平的“教学、科研、行政三肩挑”的奇迹 1949年11月唐敖庆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辞谢了导师的再三挽留,克服重重阻难,于1950年1月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任教。 1952年院系调整,唐敖庆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基础较差的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创建化学系,后任吉林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他在繁重的行政工作下,总是兼挑教学和科研重担,例如1953他和卢嘉锡先生在青岛首次为高教部举办全国物质结构进修班,1954年又和卢嘉锡、吴征恺、徐光宪在北京举办第二届物质结构进修班。因为物质结构是新课,不但中国以前没有开设过,而且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生中也很少开设,只在研究生中开设类似的Chemical Physics课, 所以培养物质结构新课的师资是50年代初的紧急任务。 从1953起到1994年,唐先生在繁重行政工作之余,利用暑假举办十多次全国高级学术讨论班。这样在教学、科研、行政三方面都有非常卓越成就的“三肩挑”科学家、教育家,我在我同辈的学者中,想不出有第二个人能做到。但正如唐先生所希望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比我们年轻的学者中,一定会有人继承唐先生的遗志,做到并超越唐先生,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化学家的风采。 唐先生认为大学有三大任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这在上世纪50年代不是教育领导部门的共识,有人认为科学研究主要由中国科学院承担,教育部门没有固定的研究经费。 3. 瞄准世界前沿的创新学术思想 1956年国家制订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直接参加规划组的多数是1955年当选的第一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规划组成员中最年轻的是唐敖庆和卢嘉锡(都是41岁)。他们两位看到化学发展的国际趋势,已进入探索微观世界规律的量子化学和物质结构,与以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为主体的宏观物理化学,以及以实验方法为主体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互相结合的新阶段,建议把“微观与宏观结合、理论与实验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结构与性能结合”的“四结合”指导思想,写入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化学部分,为此对他们的老师辈科学家做了深入细致的汇报和沟通,取得他们的全力支持和认同。 当十二年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55个有明确国家目标的重大项目已经确定以后,唐先生和卢先生建议把“物质结构的基础研究”作为第56项重大项目,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批准。这对我国化学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教部把物质结构纳入大学化学系本科生的课程体系,为此唐先生和卢先生率先培养全国物质结构师资。这一正确决策使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果没有唐先生和卢先生倡导的“四结合”教学和科研指导思想,那么我国大学化学本科的教学,将落后国际水平30年,20世纪80年代派遣留学生进入美国一流大学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1982年哈佛大学Doering教授建议CGP(中国化学赴美留学研究生项目)计划,迅速得到当时高教部黄辛白副部长的同意,任命唐先生为CGP计划的命题组组长。Doering教授非常欣赏物理化学试题中强调理论化学的内容,认为这是美国一流大学的要求。Doering教授1948年在哥大任助理教授,我选修过他讲的高等有机化学,所以他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也是CGP命题组成员,在80年代和Doering教授有过多次交往。他曾经对我说,中国大学化学本科生的教学水平是世界一流的,CGP录取的学生在美国一流大学的研究生院学习,都能名列前茅。 唐先生是我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在吉林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理论化学研究所。现在全国理论化学的学术领导人多数是唐先生的学生,或间接受到唐先生思想的教导。 研究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有三大理论方法:价键理论法、分子轨道法和配位场理论法。唐先生在价键法方面,开展杂化轨道理论研究,在分子轨道法方面,开展图形理论研究都取得巨大成就。我那时因党中央毛主席决策研制原子弹、导弹、氢弹,国家号召全民办原子能,从化学系调到技术物理系担任副系主任,负责原子能化学的教学与研究。我在核燃料的配位化学的实验研究中,感到配位场理论的重要性,但自己知道研究配位场理论的数学基础远远不如唐先生。有一次和唐先生谈起,他后来经过文献查阅,发现配位场理论都是理论物理学家开始建立的,国内外都没有化学家参加,许多问题都没有解决。于是决定开展配位场理论研究。从全国抽调人才,在吉林大学办为期二年的配位场理论研究讨论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科研成就和人才培养的双丰收。以后他在高分子物理化学等交叉领域,以同样的思想和理念开展工作,都取得非常卓越的成就。我想这些思想和理念,就是唐先生的遗志,我们继承他的遗志,一定能在世界上展现当代中国的化学风采。 4. 用“十六字方针”指导我国的基金评审工作 1986年国家成立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唐敖庆担任首届主任,提出“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十六字指导方针。这与过去计划经济的政府拨款制度完全不同,而是与世界先进的基金评审制度接轨的。基金委第一年的全部经费只有8600万元,当年受理1万多项申请,从中选出3000多个优秀项目给予资助。当时科技界认为基金资助的金额虽然不多,但获得批准是很光荣的,因为它是严格公正择优评选出来的。四年以后基金委的评审制度在科技界获得崇高声誉,以后历届基金委的领导对基金评审制度又有重大发展,国家对基金委的拨款也大幅增加了几十倍。 5. 考虑别人远多于考虑自己的崇高品德 关于唐先生先人后己的高风亮节,我和熟悉唐老的同志们都有深切体会。1952年院系调整时,北大、清华、燕京三校的理科合并为新北大。那时物理化学的教授和副教授有8位之多,新北大显然不需要那么多。唐先生参加院系调整的师资分配工作,主动提出自己到条件艰苦、基础较差的东北人民大学,而把我留在条件优越的北京大学。 他在吉林大学时对学生的深切关怀,是众所周知的。他在基金委工作期间,对司机马杰同志也很关怀。所以1998年他中风住院时,马杰同志非常悲痛,住在医院陪同。今年唐老逝世的当天,也是马杰最先打电话告诉我的。 6. 悉心指导办好《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唐先生在三肩挑的繁重工作之余,还担任《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主编,对两刊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在副主编、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于1985年在国内率先创办月刊,1984年率先办英文版,1999年进入SCI核心选刊。这次纪念唐先生的专集共发表57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充分反映了广大化学工作者对唐老的敬重、爱戴和深切的怀念之情。预期两刊一定能早日办成世界一流的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