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本文借助于IR,TG和XPS,研究了ZnO-SACF制备过程中及其吸附Ag^+和Au^3+前后的化学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从SACF到ZnO-SACF,纤维表面上的O/C原子比和含氧基团如C=O和COO都有所减少;ZnO-SACF上还原性功能基团主要是-C-OH,当ZnO-SACF吸附Ag^+后,-C-OH被氧化为-C=O,而当其吸附Au^3+后,-C-PH被氧化为-C=O和-(O=C)-OH,  相似文献   

2.
吸附条件对活性碳纤维SACF氧化还原吸附Ag^+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了吸附条件对活性碳纤维SACF氧化还原吸附Ag^+的影响。结果表明:Ag^+初始浓度的提高,反应温度的升高均可提高SACF对Ag^+的吸附量;Ag^+的吸附量还强烈地依赖于溶液的PH值,用NaAC、HAC+NaAC或NH3.H2O调高Ag^+溶液的PH,可有效地增加SACF对Ag^+的吸附量;用NH3.H2O调节会再现一个最佳的PH值;通过增加SACF用量,Ag^+的吸附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3.
活性碳纤维氧化还原吸附Pd^2+机理的研究—XP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前2所作VACF氧化还原吸附Pd^2+的研究基础上,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其他分析方法对VACF吸附Pd^2+前后的表面化学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VACF表面的还原性基团越多,还原能力越强,越有利于VACF对Pd^2+的氧化还原吸附。凡明利于Pd^2+电极电位提高的因素,都 有利于VACF的氧化还原吸附。适当调节吸附液的P至VACF的氧化还原吸附同样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4.
笼形聚偕氨肟树脂的研究:酸处理树脂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笼形聚偕氨肟树脂(CAO)经盐酸处理垢,伯胺基转变成胺盐。酸处理笼形聚偕氨肟树脂(ACAO)对Mg^2+,Ca^2+,Ba^2+,Mn^2+,Co^2+,Ni^2+离子不吸附;对Zn^2+,Cd^2+,Cu^2+,Pb^2+离子的吸附效率在20%以下,但对Hg^2+离子的吸附效率则高达71.2%;对一些金属络阴离子的吸附效率顺序是Fe(CN)^2-6>Cr2O^2-7>MoO^2-4>PtCl^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烷基硫酸钠纯度,烷基碳链分布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种子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烷基硫酸钠中乙醇不溶物含量的增加,可提高MMA乳液聚合反应速度,在采用K2S2O8-NaHSO3-Cu^2+三元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MMA乳液聚合中,Fe^2+降低反应速率,而Fe^3+则提高聚合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5,10,15,20-四(4-乙酰氧基苯)卟吩(T(4AOP)P)及其Cu,Zn,Fe,Co,N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CH2Cl2-0.1mol/ITBAP体系中的循环伏安(CV)。研究结果。CV实验表明:Cu^2^+,Zn^2^=,Ni^2^+离子以稳定的+2价存在于T(4AOP)P中,电子转移反应在卟啉环上进行,而Fe^3^+,Co^2^+离子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发生价态变化。实验发现...  相似文献   

7.
类水滑石[CdxMg6—xAl2(OH)16]^2+[S.2H2O]^2—l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中温水热法合成了类水滑石〔CdxMg6-xAl2(OH)16〕^2+〔S.2H2O〕^2-,探讨了PH值、投入Cd^2+离子的量以及硫化时间等条件对合成的影响,并用XRD、FT-IR、DTA-TG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找出了合成层间嵌入S^2-离子的含Cd类水滑石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8.
应用XRD、ESR、URDS、XPS及XAES等手段研究了CO2加H2合成甲醇Cu-Zn-O催化剂在还原后和反应状态下的表面化学状态。结果表明,在还原及反应状态下,催化剂表面仅能检测到CU^0,而未发现稳定的Cu^2+和Cu^+存在;ZnO被 部分还原产生低价锌Zn^(2-δ)+(0<δ<2)。关联活性测试结果认为:Cu^o/Zn^(2-δ)+O构成CO2加H2合成甲醇反应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9.
CuO-ZnO基CO2/H2合成甲醇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中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 XPS,XAES和紫外漫反射光谱法研究了CuO-ZnO/氧化物上CO2/H2合成甲醇的反应活性中心。CuO-ZnO/氧化物催化剂上的反应活性中心是存在于CuO-ZnO固溶体中的Cu-口-Zn-O("口"为氧空位),活性中心的Cu价态为Cu^+和Cu^0。反应活性中心在CuO-ZnO-Zro2催化剂上比在其它CuO-ZnO/氧化物催化剂如CuO-ZnO,CuO-ZnO-MgO,CuO-ZnO-  相似文献   

10.
徐通敏  周天舒 《分析化学》1995,23(2):123-127
本文研究了Nafion化学修饰钨丝圆盘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方法测定牛血超氧化物歧化酶中淳离态Cu^2+及Zn^2+的方法,并用GFAAS法直接测定SOD中铜、锌的总量,证实了牛血SOD中金属辅基铜、锌原子个数比为1:1;初步探讨了一定浓度的牛血SOD中Cu^2+,Zn^2+的表观离解平衡常数,为提高SOD的活性和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Cu-ZSM-5上Cu+位置的CO吸附红外光谱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CO为探针分子系统考察了不同铜交换度的Cu-ZSM-5经不同条件预处理后吸附CO的红外光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真加热条件下,Cu^2^+一定程度地自动还原为Cu^+甚至Cu^0;Cu-ZSM-5中存在着两种Cu^+离子位(S1和S1),两种位置上Cu^+的氧化还原性质不同,S1位的Cu^+容易被氧化和还原,在热力学性质上,S1位的Cu^+-CO表面体比S1位的更稳定;室温下,S1位的Cu^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了CO2程度升温脱附(CO2-TPD)、CO2分步热脱附(CO2-STD)、CO2气氛中电导测量和CO2作为甲烷氧化偶联反应(OCM)烯释气等方法,研究了在受主掺杂CaTiO3体系的OCM反应中CO2的作用。受主杂质Li^+,Mg^2+,A^3+掺杂的CaTiO3的分压及吸附温度等因素有关。大部分吸附的CO2与催化剂中的Ca(OH)2作用形成了CO3^-,少部分与催化剂晶格中的活泼氧化物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上的吸附特征,对Cu^2^+,Zn^2^+,Cd^2^+,Mn^2^+,Fe^2^+,Co^2^+和Pb^2^+7种离子的吸附性能,以及富集体积,流速,基体元素的影响。建立了PAN-聚氨酯泡塑料富集ICP-AES同时测定天然水样中上述7种元素的分析方法,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活性碳纤维ZCSACF的制备及其氧化还原吸附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ZnCl2溶液浸泡剑麻纤维,然后高温处理而制备出海拔恶性循环碳纤维ZCSACF,借助于AAS<WAXD,SEM和IR探讨了XCSACF对贵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水汽活化的SACF相比,ZCSACF可在较低的温度下,第八是度高,并对贵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认为,ZCSACF比SACF具有更多更强的还原性基团。ZCSACF的氧化还原吸附能力受制备工艺。如处理温度和Zncl  相似文献   

15.
La2O3/ZnO催化剂体系在以二氧化碳作为氧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具有很高的C2烃选择性和稳定性.采用CO2-TPD-MS和TPR技术考察了La2O3/ZnO对CO2的吸附性质及其氧化还原行为.结果表明:(1)La2O3/ZnO催化剂体系存在着强、弱两种碱中心,其中弱碱中心数量随样品中La2O3含量增加而减少,强碱中心强度随样品中La2O3含量增加而增强.(2)由于组分相互作用,高温下,La2O3/ZnO易产生晶格氧空位,使之对CO2的吸附增强,吸附后的CO2与晶格氧作用形成立方晶型La2O2CO3.(3)La2O3/ZnO表面的La3+和Zn2+可以部分被还原,由于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二者的还原都较单一组分存在时更难.(4)H2-CO2-H2氧化还原循环实验表明,La2O3/ZnO表面被部分还原后,CO2可以将部分被还原的表面再氧化.在此基础上对La2O3/ZnO催化剂上甲烷与CO2转化为C2烃的机制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了四(对-氯代甲基)苯基-甲基紫精卟啉及其Zn,Co,Mn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光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TEOA中光照使M。TCMPP-mv^2+发生了分子内从卟啉到甲基紫精的电子迁移反应。在ZnTCMPP-mv^2+/TEOA/DMSO-H2O体系中可发生光敏化还原mv^2+反应,生成较稳定的mv^+。在Mn(Ⅲ)TCMPP-MV^2+/CH3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表面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别采用XRD、ESR、XPS和XAES等技术对于二氧化碳加氢低压合成甲醇用CuO,CuO-ZnO,CuO-ZnO-Al_2O_3,CuO-ZnO-ZrO_2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表面Cu、Zn、Al、Zr的存在价态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发现催化剂在还原前Cu以Cu ̄2+存在,在还原后和反应状态下以Cu ̄0存在;Zn在还原后和反应状态下有部分被还原为Zn ̄(2-δ)(0<δ<2),Zr和Al仍保持其还原前价态。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组成为:Cu ̄0/Zn(2-δ) ̄+/Zr ̄4+/Al ̄3+/O ̄2-。  相似文献   

18.
硫脲基纤维的制备及其对Au^3+氧化还原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合成了一种硫脲基螯合纤维,其含硫量为2.9mmol/g,它对Au^3+的吸附量在960mg/g(40℃)。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纤维能把Au^3+还原成单质金,脱附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为1-2时,纤维对吸附态Au^3+的还原率达90%以上;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吸附态金聚集成粒状。文中还研究了该纤维吸附Au^3+量随溶液PH值、温度变化、吸附动力学规律,并对硫脲官能团的半波电值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首次观测到Ag2CO3溶胶体系中的吸附分子(对氨基苯甲酸PABA)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特强,该体系对PABA的增强程度比Ag胶还强。同时,分别向该体系加入少量的S2O3,Fe(CN)6,H2O2和NO3-溶液后,观测其对PABA的SERS谱带强度的影响,探讨该体系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胶体表面的Ag+或Agδ+是该体系的SERS活位吸附点,而表面络合物对其SERS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ESR、CD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pH=6.3时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溶液中LaCl3和TbCl3与Cu(Zn)-SOD的配位作用和结构。Cu(Zn)-SOD可增强Tb^3+的荧光发射,Tb^3+与Cu(Zn)-SOD有多个配位位置,其中有2个强结合位点,La^3+可Tb^3+可竞争Cu(Zn)…SOD上相同结合位点,77K下La^3+与Tb^3+使Cu(Zn)-SOD的Cu^2+活性中心的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