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测量了ZBLAN玻璃中Pr^3 Yb^3 的吸收光谱和Pr^3 的荧光发射波长,分析了Pr^3 /Yb^3 共掺光纤放大器中的能量转移过程,运用电多极理论和多声子辅助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Pr^3 和Yb^3 之间的能量转移几率,对离子掺杂浓度,泵浦波长对Pr^3 和Yb^3 之间能量转移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得到了最佳掺杂浓度和泵浦波长,此时Pr^3 /Yb^3 共掺的光纤放大器具有最大的荧光强度和最高的增益。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铒单掺和铒镱共掺的铋酸盐玻璃,对掺Er3+离子后玻璃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分析了Yb2O3浓度对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并应用McCumber理论计算了Er3+离子的受激发射截面.当Yb3+/Er3+的浓度比例为41时,荧光强度、荧光半高宽(FWHM)和峰值发射截面(σepeak)均达到了峰值,其FWHM和σepeak分别为77nm和1.08×10-20cm2.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一种可用于2μm商用激光器有效激发的中红外宽带发光玻璃. 采用真空熔融淬冷法制备了Pr3+掺杂硒基玻璃的系列样品, 测试了样品的吸收光谱以及2μm激光泵浦下的3~5μm中红外荧光光谱, 观察到了由激发态吸收造成的近红外荧光. 通过Judd-Ofelt理论计算了不同浓度Pr3+离子掺杂玻璃样品的强度参数Ωt (t=2, 4, 6)、辐射寿命和受激发射截面等光谱参数, 讨论Pr3+离子局域配位环境对发光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4.6μm和4.8μm对应的跃迁能级具有较好的发光特性, 相比其他体系玻璃具有更大的受激发射截面, 是一种理想的中红外激光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Er3 、Yb3 共掺的SiO2-A12O3-PbF2-CdF2系统玻璃,并进行相应的微晶化热处理,研究了氟氧化物微晶玻璃中Er3 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玻璃经热处理后得到的β-PbF2相氟氧化物微晶玻璃,Er3 和Yb3 所在局域基质声子能量的降低,使微晶玻璃中Er3 上转换发光强度显著提高,而微晶化后Er3 、Yb3 离子局域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微晶玻璃中Er3 离子的绿光上转换荧光强度较强,而红光上转换荧光强度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近几年荧光能量转移体系用于DNA分析测定方法的进展,通过实验对吖啶橙(AO)-藏红T(ST)荧光体系能量转移进行分析,说明使用该本系为荧光探针对DNA定量测定可行性,然后通过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计算DNA加入前后AO-ST体系临界距离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明DNA对AO-ST荧光淬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数值分析交叉驰豫对掺Tm3+硅基光纤激光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高掺杂Tm^3+硅基光纤激光器中离子间的交叉驰豫提高光纤激光器效率的机理.随着Tm^3+掺杂浓度的提高,Tm^3+离子间的交叉驰豫作用增强,从而提高激光器的效率、降低反转阈值,在790nm激光泵浦时最大量子效率可达到2,分析结果表明高掺杂浓度可有效缩短掺杂光纤长度,减少硅基质对2μm附近激光的高吸收.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光纤腔掺Er3+/Yb3+光纤激光的模型和速率方程,推导了阈值泵浦功率的解析公式.运用数值求解方法,得到了光纤中反转粒子数分布、小信号增益系数和激光的输出功率.同时也给出了数值曲线,可用于掺Er3+/Yb3+光纤激光器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运用原子团模型研究了稀磁半导体GaAs掺Mn的局域电子结构和磁性,计算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法.计算结果表明Mn原子磁矩随掺杂浓度没有明显的变化,磁矩的数值与实验符合的较好.在包含两个Mn原子的体系中Mn原子之间是铁磁性偶合,表明体系具有铁磁性基态,每个Mn原子的磁矩与掺杂一个Mn原子时相近.对于不同的掺杂浓度,Mn原子与最近邻As原子之间均为反铁磁偶合,Mn原子的3d电子与As原子的4p电子之间有很强的杂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积分时间分辨荧光方法研究了KH(X1Σ+,v=0-3)与H2之间的振动碰撞能量转移。在K-H2混合样品池中,脉冲激光(泵浦激光)双光子激发K原子至6S态,K(6S)与H2反应生成KH(X1Σ+,v=0-3)分子,利用另一脉冲激光(检测激光)激发X1Σ+至A1Σ+态,通过测量0-100μs延迟时间内各振动态的时间分辨激光感生荧光光谱(LIF)强度,通过速率方程分析和谱线轮廓积分方法,得到了KH(X1Σ+,v=0-3)与H2之间的振动能级转移速率系数分别为(2.1±0.4)×1013cm3.s1for v=1→v=0,(6.5±1.2)×1013cm3.s1for v=2→v=1和(8.9±1.6)×1013cm3.s1v=3→v=2.同时得到扩散系数为(1.3±0.2)×104s1.  相似文献   

10.
Eu3+掺杂硼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不同浓度掺杂下Eu^3+离子在硼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根据荧光光谱计算了各样品的强度参数力2与/24,分析了Eu^3+离子掺杂浓度对其发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Eu^3+离子高掺杂浓度时,会发生浓度猝灭效应,但由于Eu^3+激活离子之间能量传递几率很小,使得Eu^3+离子猝灭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以甘氨酸为燃烧剂,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Tm3+,Ho3+共掺杂的Y2O3纳米晶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粒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本文以785nm LD为激发光,研究了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性质,实验结果得到了峰值波长为487nm(蓝色),548nm(绿色),659nm和695nm(红色)上转换发光.经过分析表明,上述发光分别指5F3→5I8(Ho3+)+1 G4→3 H6(Tm3+),(5F4,5S2)→5I8(Ho3+),5F5→5I8(Ho3+)和3F3→3 H6(Tm3+)跃迁.通过对上转换发光强度和激发光功率的关系研究,揭示出其均为双光子过程,并且能量传递上转换和激发态吸收是上转换发光的主要机制.由于其高效的上转换发光性能,该材料在荧光标记、三维立体显示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用溶胶 -凝胶 (sol- gel)方法 ,在 La Al O3 (10 0 )衬底上制备 L a1-x Cax Mn1.0 3 O3 外延薄膜的输运性质 .Ca含量 x在 0 .2~ 0 .6 2 1范围内 ,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是从类半导体行为向金属导电行为转变 ,在 x≥ 0 .5的 4个样品中并没有发现电荷有序绝缘体 (COI)和反铁磁绝缘体 (AFI)现象 .Tc最高达 2 75K,MR最大可达 10 4 % (x =0 .2 ,H =1.5T) .在 T >Tp 或 Tc的温区内 ,电阻率ρ∝exp(- E/ k T) ,说明载流子的迁移是以热激活方式进行的 ,热激活能为 0 .32~ 18.3me V.当 T 0 .4 ) .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Sr,Ba)2(Fe,Mo)2O6 x(Sr,Ba)3MoO6(O≤x≤1)陶瓷样品,结果表明,适量的(Sr,Ba)3MoO6添加剂能够使多晶(Sr,Ba)2(Fe,Mo)2O6材料的磁电阻效应△ρ/ρ得到明显提高,并且陶瓷样品的最佳烧结温度降低至大约860℃。  相似文献   

14.
稀土配合物Gd(TTA)3Phen的两种不同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稀土配合物Gd(TTA)3Phen(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Phen=邻菲咯啉)的2种不同效应,即作为光致发光中分子间能量转移的能量给体和电致发光中的电子转移层的性质,这些性质是由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Gd(Ⅲ)的电子层结构决定。  相似文献   

15.
用多重散射团簇 (MSC)理论对 CO在 Ni O(10 0 )面吸附的碳 1s近边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NEXAFS)实验谱进行了定量分析 ,研究了该系统可能出现的吸附模型 .MSC方法分析表明 CO是以 C原子朝下 ,吸附在衬底的 Ni- O键桥上 ,R- factor(可靠性因子 )计算显示 C原子的吸附位置距 Ni原子0 .0 9nm,CO分子中 C原子距衬底的吸附高度为 0 .31± 0 .0 1nm.本文讨论了在 Ni O表面吸附的 CO分子σ键的物理本质 .与 CO在过渡金属 Ni,Cu等表面吸附不同 ,σ共振对于 CO键长的依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 Breit两体电磁相互作用势,应用定态微扰论,计算了三轻子束缚态(其中一个粒子的质量远大于另外两个粒子的质量)的基态能及其精细结构  相似文献   

17.
催化铁-氧腐蚀电池处理活性艳红X-3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活性碳与铁屑组成的腐蚀体系中添加氧催化剂 Mn O2 ,并进行曝气形成催化铁 -氧腐蚀电池 .使用这种催化铁 -氧腐蚀电池对活性艳红 X- 3B模拟染料废水进行了处理 ,并研究了若干因素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法比普通铁屑处理法效果大有提高 ,处理 10 m in脱色率就可达到 98%以上 ,COD去除率高达 82 % (一般在 70 %~ 80 %之间 ) ,最佳处理效果时的 p H=7,不需要另调 p H,对处理条件要求宽松 ,应用前景广泛 .  相似文献   

18.
应用激光吸收和荧光方法,测量了Rb(5PJ)态与He原子碰撞的精细结构转移和碰撞猝灭截面.Rb原子被激光激发到5P3/2态,将与泵浦激光束反向平行的检测激光束调到5PJ→7S1/2的跃迁,测量5PJ激发态原子的密度及空间分布,由此计算了5PJ→5S的有效辐射率.在T=340K和He密度0.5×10^17〈N〈4×10^17cm^-3范围内测量了5P1/2→5S1/2发射的敏化荧光强度I795,量N/I795与N有抛物线型的关系,表明了5PJ的猝灭是由于与He原子的碰撞产生的,而不是由与Rb基态原子碰撞产生的.由最小二乘法确定的二次多项式的系数得到5P态与He碰撞精细结构转移截面σ3/2→1/2=(1.84±0.61)×10^-17cm^2,猝灭截面σD=(1.07±0.30)×10^-17cm^2.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在式二(1,4-二噻英)四(甲硫基)四氮杂卟啉cis-H2Pz(dtn)2(mt)4,经由元素分析,质谱、^1HNMR等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并以它为原料合成了金属配合物cis-CuPz(dtn)2(mt)4和cis-ZnPz(dtn)2(mt)4。测量了三者的UV-Vis和IR吸收光谱,辅以SCF-MO理论PM3和ZINDO/S方法的量子化学计算,从理论上简要分析了化合物的极性和光谱。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张秉坚改进Barker-Henderson微扰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推广应用到链状分子流体混合物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推导过程中采用了Wertheim等人的链成键理论和类似Hino-Prausnitz的流体混合法则,导出了链状方阱势分子流体混合物力学性质的解析表达式,能够计算热力学一致的Helmhotz自由能、压缩因子、内能和恒容热容,计算结果与文献计算机模拟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