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黄芩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试剂、芦丁为对照测定黄芩中总黄酮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正交试验法对黄芩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黄芩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回流时间3.5h、料液比为1∶50、回流温度60℃,在最佳条件下的黄酮含量为18.225m g/g。试验方法简单、方便、结果准确、可靠、最佳条件适合批量生产中该药材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废弃番茄叶中的叶绿素.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溶剂、乙醇浓度、微波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微波时间7个因素对叶绿素提取量的影响,再进行正交试验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90%、微波功率500W、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40min、料液比1∶10(g/mL)、微波时间...  相似文献   

3.
以结香花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探讨微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结香花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化结香花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结香花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W,乙醇浓度60%,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12min,在此实验条件下,结香花黄酮的提取量为15.35mg/g。  相似文献   

4.
络合法提取麻疯树种子油中的植物甾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络合法提取麻疯树种子油中的植物甾醇,以分光光度法检测提取物中甾醇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非质子溶剂为乙酸乙酯,质子溶剂为甲醇,皂化物与氯化钙质量比为8:1,皂化物与乙酸乙酯料液比(g:mL)为16:27,皂化物与甲醇料液比(g:mL)为16: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 h。优化工艺条件下植物甾醇的萃取率可达2.72%。  相似文献   

5.
陈红梅  谢翎 《光谱实验室》2012,29(5):3203-3207
以石榴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石榴皮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提取溶剂的筛选,确定乙醇为提取溶剂,考察液固比、超声处理功率、超声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石榴皮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为180W,提取温度为70℃,液固比为15∶1(mg/mL),提取时间为40min,在此条件下石榴皮多酚得率为12.71%.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废弃毛豆壳中的叶绿素.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溶剂、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提取温度5个因素对叶绿素提取量的影响,再进行验证实验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 20(g·mL-1),在70℃下,超声波提取40min为从毛豆壳中提取叶绿素的最佳技术工艺;提取液中叶绿素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剂浸提法考察乙醇浓度、水浴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单因素对竹节参中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然后运用正交分析法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的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4.0h,温度为80℃,料液比为1∶30(g/mL).并通过实验确定在此条件下总皂苷提取率达到了10.04%.  相似文献   

8.
采用回流法进行香蕉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实验研究。以芦丁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40%乙醇溶液;回流时间120min、提取温度90℃、料液比1:50(g/mL),在此工艺条件下测得香蕉皮中总黄酮的含量为0.946%。  相似文献   

9.
生物碱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对其提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花椒中的生物碱,研究了提取剂浓度、料液比、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建立了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野蔷薇根中总皂苷的提取及其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野蔷薇根中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其抑菌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皂苷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及料液比对总皂苷提取的影响,并采用平板打孔法和试管稀释法测定抗菌活性。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野蔷薇根中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100W、乙醇浓度70%、微波时间2min、料液比1:9g/mL。野蔷薇根齐墩果酸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白色黏菌均有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