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高中化学课本“氧族元素”一章,“硫酸底制造法”一节是我们教学实习的教材内容之一。在实习生的试教及课外辅导过程中,是遭遇到某些困难的。同时,再从我系回答本省中等学校教师的问题的资料中,亦可发现类似的问题存在,兹择其重要者加以探讨;对教材内容方面也提出个人不成熟的意见来,以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教材内容问题用氯的氧化物制造硫酸一段教材,根据高中化学的教材内容,仅用寥寥数句话来说明铅室法制造硫酸,接着就讲塔式法,这样对学生的可接受性来  相似文献   

2.
一、对教材的体会 1.教材的系统性——从教材的内容上可以看出是在学完盐酸的基础上使学生来认识硫酸的性质,特别是在硫酸的化学性质里关于硫酸对于指示剂的作用,教材中都提到“与盐酸一样”。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3.
有些教师讲课往往犯平铺直叙、现象罗列的毛病,这样会使学生听讲的情绪消沉,难以造成深刻的观念,更难形成巩固的概念。所以了解学生意见时往往是:“讲过的找不出重点,记不住。”学生的这些意见一部分是正确的。他们要求教师讲课“有重点。”但他们希望的重点是:“老师将一节教材的某一个结论或某一中心问题,用几句话来说明,并让他们划下记号或抄下来。下节课就问这几句话,他们便得五分。……”有些教师迎合了学生的这种心理,认为这种作法是对的。在学生心目中也认为这样讲解是“有重点”了。但这样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的增长,显然是有害的。现在根据我听课的一个例子,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系统性和突出教材重点的一点体会。这个例子是讲初中化学“物质不灭定律。”  相似文献   

4.
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比较了中英化学教材的内容,发现英国的教材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我国教材简明扼要,体现“双基”特色。通过讨论,认为我国教材在以后的编写中还可进一步拓展化学学科的相关内容,教师应改善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方法,兼顾学生认知结构中知识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五篇第一章第六节“冶鍊金属的一般方法”这节教材,我们是这样考虑和分析的: (一)为什么在这节教材中要重复氧化和还原的定义氧化和还原的定义在本章第三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已經講过,为什么在这里又要重复呢?我們的体会觉得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因为: 第一,教材开始就提出:“冶鍊金属就是把金属从它的化合物中提鍊出来,实质上就是使金属离子结合它所失去的电子,使离子变成原子。”接着再指出氧化和还原的定义,这就  相似文献   

6.
一、如何掌握教材的中心内容、中心思想在我们初步体会了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目的性,亦即掌握了教材的精神实质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工作就是要分析掌握化学教材的中心内容、中心思想,我们从实际钻研过程中,初步认为掌握教材的中心内容、中心思想,主要的可分为下列两方面: (1)从单元教材中,或者一个课时的教材中,各节、各段都是围绕一个主要问题,而这个问题很明显地表现在某一节或者某一段的内客中。其馀各节、各段,有的是为阐明主要问题的基本知识,有的是这个主要问题的扩大加深、巩固或运用,最终都是为了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容,这就是单元教材的中心内容了。  相似文献   

7.
在本刊1955年4月号,王序先生所写:“高中有机化学教材分析”一文,内容很丰富,完全可以作为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指导,关於石油一节,我同意王先生对教材这样的分析,但是我有这些补充意见,希望王先生和其他同志指教。 (1)在介绍石油的来源一段时,应该谈一下天然石油的元素组成,天然石油中除了碳氢化合物以外,尚有含氧、含硫及含氯化合物。正由於这些化合物的存在,对石油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含硫、含氧化合物为甚,能使石油产品生胶质和腐蚀机械。在讲到石油产品精炼时,就可以结合上面所谈的说明精炼的目的。为了除去石油产品中的有机酸、胶质(含氧化合物)和硫化氢、硫醇等(含硫化合物),这样使教材内容前后相互呼应,同学也易於明瞭和掌握。  相似文献   

8.
“化学通报”本年第5期刊载了陶荣达同志写的“关于土塔式制硫酸反应机理和生产问题”一文。兹就该文中某些问题提出与作者商榷。一、塔式硫酸生产过程的反应机理有“土”“洋”之分吗? 该文作者不同意洋法和土法生产反应机理都是相同的,其所持的理由是: (1)土塔式硫酸生产,是我国人民的一种创造性的生产,有很多方面是把铅室和塔式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因而其反应机理完全是和塔式法一模一样的进行是不够恰当的。  相似文献   

9.
王磊 《化学教育》2005,26(3):13-17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世纪”版高中化学教材的主要特点,阐述了“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既是“新世纪”版高中化学教材最大的突破和特色,也应该是新课程对教材内容改革的重点。文章还简介了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情况,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96年3月,笔者去南京市参加江苏省中学青年化学教师基本功竞赛,其中有一比赛内容称“说课”。起初,大家对此都感到深不可测,然而通过这次活动,我获益非浅。如果各个学校能够广泛地并展“说课”活动,这将会大大地提高各位教师多方面的素质,普遍提高教学质量。开展“说课”活动,可以巩固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全面地熟悉中学教材内容,认识教材的深度、广度及其前后联系;提高板书设计水平;强化时间概念等等。何为“说课”?简言之,即说说某一堂课(或某节教材、某章教材)该怎样教。因此,“说课”不…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初中化学教材编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钱扬义  王祖浩 《化学教育》2003,24(3):8-11,48
选取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教材作为范例,从教材设计的背景中对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内容选取、教材内容组织方式、教材栏目和版面设计以及化学实验和习题设计等方面进行比较,并从5个维度得出现行国内外初中化学教材编写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2.
陆军 《化学教育》2010,31(1):29-31,43
重构教材内容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起点。通过对"盐类的水解"从课标到教材再到教学的分析可知,重构教材内容通常有减少、增加和改变等几种策略,而教材内容重构的缘由主要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取向、"一纲多本"的教材政策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黄智跃  黄宜美 《化学教育》2013,34(12):22-26
为了探求高中化学中化工技术的教学策略,选取《化学与技术》教材中“接触法制硫酸”这一课时,通过对学生学习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着重从“化工知识与技术”、“工艺流程的读图与分析”以及“科学素养“这3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 编辑先生: 贵刊1991年第2期190—195页上刊出的梁瑞凤等“β型聚丙烯注塑件的分层结构与力学性能”一文中说:“史观一等认为β型PP用来制造厚制品时,皮层主要形成α型PP,芯层主要形成β型PP以得到高冲击强度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一)讲解新课: 讲解新课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本学期我校化学学科委员会在每讲一单元前,按照学期授课计划进行单元集体备课。备课时根据教学大纲,明确教材的目的性,确定教材的重点,并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认识到教材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例如我讲硫酸的性质与用途这一课时,首先把目的与要求定出:(i)明瞭硫酸的主要性质;(ii)因硫酸有那些性质而具备那些用途;(iii)从硫酸的用途中体会到硫酸在基本化学工业中所占的地位。讲硫酸性质时,先说明硫酸具有酸的一般通性。这就是说明了硫酸能与金属反应,能与硷性氧  相似文献   

16.
我们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本第三册“碱金属”一章的教材内容,对这一章的几个教学问题,提出我们的初步意见,请大家来共同研究和讨论。一、怎样确定本章的教学目的我们在确定一章的教学目的之先,应当在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研究这一章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深入分析和概括整个教材的内  相似文献   

17.
活用教材是新课程背景下所提出来的全新的理念,它赋予了教师驾驭新教材的灵活性.为了更好地将新教材从“教本”向“学本”转变,教师要将静态的教材内容“活化”为生动的教学生成过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能动性、个性化、创造性地实践.结合“溶液的形成”教学案例探讨活用教材,创设智慧课堂的思考与做法.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1253年12月间,我系化学科二下年级这生31人,在杭州第一中学进行教学实习,高中化学新课本第三章第六节“物质的结晶”是实习生试教内容之一,在正式试教之前,为了提高实习生的教学质量,由我系徐兆华先生进行一次观摩教学,教材内容即为“物质的结晶”。同时为了扩大这次公开教学的影响起见,会同杭州市人民政府文教局,邀请全市各中学的化学教师参加,事后并举行一次大规模的评议,由化学系主任王承基教授主持,我们吸收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杭州第一中学高一的十三个班级内,进行“物质的结晶”一节的试教,结果取得很大的成功,兹将实习生在试教中的经验,初步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1 教学主题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绪言课,也是学生从必修走向选择性必修的进阶过渡课。其教学内容对应人教版教材的“引言”,对应鲁科版教材的“第1节 认识有机化学”。鉴于绪言课的作用是明确模块的认识角度,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本节课结合人教版提供的线索及鲁科版呈现的史实素材,  相似文献   

20.
从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的科学性论证了基础无机化学课程中“原子结构”应分为“原子和原子结构”和“元素与周期律”两章.“原子和原子结构”包括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原子核结构,“元素与周期律”包括元素的起源、周期律的建立和元素基本性质的规律性.通过教学实践,说明这样的处理有利于探索教材结构处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符合认识论规律.教法的改革有利于从基础课教学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