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扼要介绍了近年来HCV研究的进展,包括病毒形态、基因组结构、病毒蛋白质及其加工、病毒流行病学、病毒与肝癌关系、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的发展及疫苗研究,并对抗体检测试剂的发展趋势和目前疫苗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扼要介绍了近年来人泡沫反转录病毒(HSRV)研究的进展,包括病毒形态、基因组结构、病毒蛋白质及其转录特性,并对HSRV与疾病的关系和HSRV构建反转录病毒载体的基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用信息类聚方法研究了猪瘟病毒基因表达水平与同义密码子使用频率的关系,求出了猪瘟病毒基因组各同义密码子的相对使用频率,得到了作为表征基因表达水平的各类基因的信息熵,所得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论相符.本研究表明:对于猪瘟病毒的单股正链RNA结构,同义密码子的使用频率对于基因表达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虾病毒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就近几年来对虾病毒的研究进展与动态进行了概述,具体介绍了陆续报道的20余种对虾病毒病原的中英文名称和核酸性质,对7种主要对虾病毒的宿主范围、临床症状、病理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作了详细的介绍。根据目前还未发现有效治疗对虾病毒的药物现状,提出了几种预防对虾病毒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独立同分布随机环境中受病毒传染性影响的两性分枝过程模型,研究了该过程的马氏性、概率母函数的一些关系。利用这些关系,讨论了在常见配对函数下过程灭绝的几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6.
应用电子显微镜和放射自显影术,观察草鱼出血病两种病原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GCR)和草鱼小RNA病毒(GCP)在鱼类细胞中的形态及增殖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着重描述GCR从“毒浆结构”发生和GCP的特殊装配形式以及两者RNA在细胞中的复制部位和转移过程,也对两种病毒的形态发生动态、释放形式与宿主细胞的病变效应作了观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应用平板涂布培养计数法及荧光显微镜计数法,研究了青岛近岸海域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浮游病毒、细菌丰度及生物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它们与温度、溶解氧、叶绿素a、硝酸盐和磷酸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冬两季青岛沿岸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介于1.01×104~183.54×104cfu/L之间,其分布随温度、叶绿素a变化不明显,而与海水硝酸盐含量显著正相关,硝酸盐是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的主要限制因子.调查海区浮游细菌丰度介于1.00×109~8.48×109cells/L,细菌生物量介于14.19~131.95 μg/L,浮游细菌丰度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温度是造成浮游细菌季节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冬夏季浮游病毒丰度介于2.39×1010~22.02×1010VLPs/L之间,浮游病毒丰度变化主要与海水溶解氧、磷酸盐含量及浮游细菌丰度有关,夏、冬两季表层浮游病毒丰度总体呈现近岸高于远岸的趋势,而底层则表现出远岸高于近岸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发状病毒属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状病毒属(Trichovirus)是1993年建立的一个新的病毒属,现有成员4个,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为该属典型成员,近年来,该属有关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已完全或部分揭示了各成员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同时这些研究结果促进了病毒分类的完善,并使该属成员组成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从分类地位的演变、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基因工程等方面概述了该属有关病毒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与常规物理法、化学法控藻技术相比,基于现代生态环保理念的微生物控藻技术具有经济、高效、环保的优势。本文归纳了利用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及放线菌等微生物控藻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蓝藻和细菌间的关系及藻华期间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及细菌的控藻方式及机理,分析了控藻微生物在蓝藻水华控制中的应用实例,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导致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体外培养体系成功构建后HC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获得重要进展,HCV生活周期的各个步骤得到了深入研究.由于NS2蛋白既不是病毒粒子结构成分又不是病毒RNA复制必需成分,因此,近年有较多研究关注于NS2对病毒包装的影响.突变分析表明,NS2蛋白的N端保守位点及跨膜结构对病毒包装至关重要,C端蛋白酶蛋白酶结构域而非其蛋白酶活性为病毒包装所需.此外,NS2蛋白与病毒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以及多种宿主因子存在相互作用,并在病毒包装过程中形成多种复合体,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人类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致病机制研究的基础, 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肠外疾病相关性研究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制备感染模型常用的动物有小鼠、蒙古沙鼠、豚鼠、悉生乳猪和恒河猴等, 其中幽门螺杆菌悉尼菌株感染的小鼠模型使用最广泛. 本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模型应用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已发表的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10型标准株S7基因设计合成一对与其5′-NCR (noncoding region)序列同源的引物, 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扩增出 HbC3株和10型标准株长度分别为277 bp和290 bp的S7基因5′非编码区cDNA片段, 以建立起dsRNA体外扩增系统.将扩增的BTV-HbC3毒株的S7基因5′非编码区片段通过粘端连接克隆到pUCm-T载体中, 用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鉴定, 表明获得重组质粒pUCm-T-BTV-HbC3-S7.通过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分别将2个毒株的S7基因5′非编码区与呼肠孤病毒-3 (reovirus-3) 型比对, 发现BTV-HbC3株与呼肠孤病毒-3 L2基因5′非编码区基因具有完全的同源性.将BTV-HbC3毒株接种在不同细胞系如猴肾传代细胞(Vero)、人肝癌细胞(Hep-3B)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等细胞株上,比较BTV-HbC3在不同种系细胞上的增殖特征,并且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证实BTV-HbC3和BTV-10型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提示BTV-HbC3株可能是蓝舌病毒的一个新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肿瘤病毒研究占肿瘤研究的主要地位并取得很大的进展。关于病毒引起乳腺癌问题自从1936年发现小鼠乳腺癌病毒(当时称为“乳汁因子”)以来至今已近40年,长期以来的大量工作对于小鼠乳腺癌病毒已经获得了较多的资料,而且在家鼠旅鼠和猴等动物的乳腺癌中相继发现和小鼠乳腺癌病毒相似的病毒。对于人乳腺癌是否也由病毒引起近年来做了许多工作,虽然有人报道在人乳汁中发现了和小鼠乳腺癌中一种病毒颗粒相似的颗粒,其它方面的实验结果也表明人乳腺癌中可能存在着病毒,但目前还没有得到令人十分信服的证据。最近(1975年)有人报告从人乳腺癌中分离出病毒,这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蓝舌病毒HbC3株S7基因5’非编码区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已发表的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10型标准株S7基因设计合成一对与其5'-NCR(noncoding region)序列同源的引物.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出HbC3株和10型标准株长度分别为277bp和290bp的S7基因5’非编码区cDNA片段.以建立起dsRNA体外扩增系统.将扩增的BTV-HbC3毒株的S7基因5’非编码区片段通过粘端连接克隆到pUCm-T载体中.用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鉴定,表明获得重组质粒pUCm-T-BTV-HbC3-S7.通过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分别将2个毒株的S7基因5’非编码区与呼肠孤病毒-3(reovirus-3)型比对。发现BTV-HbC3株与呼肠孤病毒-3 L2基因5’非编码区基因具有完全的同源性.将BTV-HbC3毒株接种在不同细胞系如猴肾传代细胞(Vero)、人肝癌细胞(Hep-3B)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等细胞株上,比较BTV-HbC3在不同种系细胞上的增殖特征,并且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证实BTV-HbC3和BTV-10型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提示BTV-HbC3株可能是蓝舌病毒的一个新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对分离自中国南方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Guangxi/KMⅢ/99(H9N2)进行了MDCK细胞的连续传代和NA基因序列的初步分析.研究发现,病毒接种细胞36 h左右出现细胞病变(CPE),细胞肿胀变圆,聚集,脱落.流感病毒经MDCK细胞连续传代19代后,HA效价与亲代病毒相当.将传代获得的第19代病毒进行基因克隆,与亲代病毒进行序列比较,发现经传代后其HA1羧基端的分子特征是:R-S-S-R,仍属于非低致病力毒株.  相似文献   

16.
利用洪门水库黎川钟贤水产养殖场的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样本,获得鲟的矢耳石。t检验表明匙吻鲟左右矢耳石重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直线、幂函数和多项式3种回归方程研究了其耳石重量与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匙吻鲟的耳石与年龄的吻合度达到90.12%。根据81尾鲟的耳石样本数据,发现耳石重量与个体的年龄呈显著相关(P0.05),根据鲟的耳石重量与相应的全长关系图,可以初步判断所观测年龄的可靠性;利用耳石重量与年龄关系函数估算的个体年龄与直接读取耳石磨片获得的年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这个结果表明利用鲟的矢耳石重量直接推算其个体年龄,可以作为辅助匙吻鲟年龄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临床指南事件及事件关系的提取,提出了基于句法分析的事件信息抽取方法.通过分析临床指南语料库,总结出临床指南事件及关系模型;将临床指南数据进行句法分析,根据事件触发词来匹配事件与事件关系模型;将抽取出的事件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得到最终结果.通过具体临床指南数据对方法进行评估,获得了较好的准确率与召回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甲鱼系统性败血症球状病毒(STSSSV)进行快速检测,以抗STSSSV卵黄抗体(egg yolk immunoglobulin,Ig Y)为一抗,以羊抗鸡Ig G(HRP-Ig G)为二抗,建立STSSSV检测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与血凝抑制(HI)实验,对两者进行了比较.运用ELISA对感染病毒甲鱼的血清、肝脏、粪便、及饲养环境水样进行了STSSSV检测.用ELISA分析了病毒稀释倍数及其2的对数值与OD492nm值间的线性关系,建立STSSSV的ELISA定量检测方法.结果显示:ELISA较HI更灵敏,其对STSSSV的检测灵敏度为3.98 ng·m L-1,能够在携带该病毒尚未显症的隐性感染的甲鱼血清和甲鱼粪便与养殖水中检测出STSSSV.ELISA对其他水产病毒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ELISA定量检测限度范围为0.031~4μg·m L-1.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为STSSSV的定性、定量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选取宁波地区典型的软土基坑工程进行土压力现场实测研究,探讨了主动、被动土压力随时间、深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实测土压力值与围护结构位移曲线,采用双曲线模拟主动土压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了土压力与位移关系的经验公式,并利用实测数据对土压力公式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最后,根据实测数据初步绘制了宁波软土基坑土压力的包络图,可为宁波地区软土基坑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ADHD)的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它的发病与环境心理和遗传因素有关。目前的关联研究认为,与ADHD最有可能相关的基因为多巴胺系统的DAT1、DRD4和DRD5基因,全基因组扫描、实验动物模型和DNA芯片技术的应用,将为寻找ADHD易感基因开辟新的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