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案例,论述如何在高中化学中应用基于项目的科学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展开实践。重点介绍如何围绕高中化学核心知识、核心概念、核心理论选择并开展项目,如何让学生在项目研究中自己主动探索、思考,有意义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为例, 介绍了核心概念统领下单元教学的操作方法:事实教学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 用引导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构建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3.
张绪姝 《化学教育》2010,31(6):35-37
“化学反应的限度”作为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知识,由于概念抽象、原理复杂,对学生思维品质要求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常感到困难,学生难以认识概念背后的深层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在深入研究学生原有知识、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有助于促进学生“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周玉芝 《化学教育》2012,33(6):27-29,32
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教学,是把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迁移价值的核心概念作为学生需要持久理解的教学目标,通过核心概念统整有关事实和概念,使得学生能够在更高的认知层面上理解某些概念,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提供支持。阐述了核心概念的特性与价值,并探讨了如何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5.
通过新旧课标与教材的对比分析,确定水溶液主题的认识方式、大概念和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情境素材,以大概念统领单元教学,在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认识水溶液的基本角度和思路,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卫军 《化学教育》2020,41(11):49-54
通过对“分子和原子”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化学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讨论认为,化学概念的诠释与演绎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要遵循“抽象→具象→抽象”的建构历程,而多维、深刻的参与性则有助于概念的高质量建构。  相似文献   

7.
学科大概念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从教学内容、学情、试题进行教学现状分析,基于课程标准、学科本质、学生认知构建学科大概念,进行学科大概念统领下的高三有机复习教学设计与实践,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小峰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21,42(17):24-31
概念转变理论、认知架构理论、概念形成理论都验证了核心概念建构的重要性。基于核心概念建构的进阶路径,介绍了学生理解“物质”概念进阶表征框架、“物质”和学生能力水平进阶表征框架、“物质”结构的学习进阶表征框架、“物质”核心概念区块理论表征框架和“物质”概念描述理论表征框架,并以“水的认识”为例分析了其构造图和结果空间。基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新加坡、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国台湾、中国大陆9个国家或地区1至9年级科学课程文件,梳理了学生“物质”核心概念,并从“成分与辨识”“性质与应用”“变化与转化”3个视角划分了学生“物质”核心概念进阶维度,介绍了“物质”核心概念进阶测量方法,以期对我国科学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朱鹏飞  陈敏  陈凯 《化学教育》2018,39(23):37-42
以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概念教学为例,阐述了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例研究思路和教学活动设计。围绕离子反应概念、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等知识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联系,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开设高水平的实验探究活动,注重微观分析过程,将离子反应概念的学习与从微观离子角度分析水溶液中反应的认识思路进行整合,力求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对“离子反应”概念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0.
何鹏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18,39(17):1-7
学科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习目标的达成与否,国内外科学教育标准均把培养学生科学核心概念理解能力作为提高科学素养宗旨的主要途径。在探查和诊断学生对化学核心概念理解能力上,既需要考虑具体的学科概念,也需要考虑到学生当前的认知阶段。尽管有很多工具可用来诊断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与其他诊断工具相比,二段式诊断工具具有精确性和具体性,且可以大规模地推广和应用。同时,在对诊断方法有效性检验上,Rasch测量模型理论比经典测量理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化学学科中"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概念为例,阐述如何利用二段式诊断方法来设计化学核心概念理解的测量工具,并进一步实证研究如何利用Rasch测量模型理论来对测量工具进行质量检验与修改。  相似文献   

11.
吴殿更 《化学教育》2013,34(12):41-43
通过梳理教材中电化学基础的知识结构及核心概念,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活动和问题情境等方面的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说明以核心概念为本的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福成 《化学教育》2016,37(11):12-16
在"卤代烃"的教学中,基于探查学生的迷思概念,采用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实验探究的策略,发展高中生有机物化学性质核心概念的理解能力。主要介绍教学内容分析、核心概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评价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中生有关物质结构的前科学概念的探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王磊  黄燕宁 《化学教育》2002,23(5):12-14
1 引言现代化学教育的着眼点不是看学生学会了哪些化学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核心概念 ,形成化学认识 ,发展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解释力。化学概念众多 ,哪些是核心概念呢 ?目前普遍认为化学核心概念至少包括以下几类 :(1)微粒———原子、分子、离子 ;(2 )微粒间的作用———化学键 ;(3)分子构型———三维化学 ;(4)动力学理论 ;(5 )化学反应 ;(6 )现代化学的新进展。这 6类概念均与对物质结构的微观认识相联系 ,可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质结构微观认识是很重要的任务。然而 ,由于微观世界看不到 ,摸不着 ,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也就形式…  相似文献   

14.
张四方  武迪迪 《化学教育》2019,40(13):33-36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以“打开第二自然界的大门”开启甲烷的科学探究与体验之旅,在“历史线”“活动线”“知识线”等3条认知与体验路线中,经历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实现对“稻草变黄金”科学本质的理解,有效地将HPS教育与化学核心素养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化学发展的过程与方法,感受化学的学科魅力和发展成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农村化学教师对化学核心概念理解转变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农村化学教师核心概念理解转变的有效方式进行了实践研究。实践研究以短期培训为基本方式,所建设的培训课程包括以“物质及其转化”为回归性问题的化学核心概念价值研讨、从科学本质观的视角考察化学微观认识、以WWHW为认识论模型反思化学核心概念的知识性质、以能量观为基本视角反思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等为基本研讨专题,以化学概念教学设计自我监控系统为指导的基于化学科学理解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等为基本内容。研究对象是来自分布于山西省各地市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师52名。实践研究为期5天,共30课时。研究工具是围绕对原子存在的认同、原子概念的理解、电子层含义、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键概念及化学键理论的理解设计的调查问卷。实践研究表明,实践前化学教师对化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实践后化学教师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有了明显的转变。本实践研究所得的结论是:(1)设计合理的基于观念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短期专题课程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必要形式。(2)基于观念转变的研讨专题和以化学概念教学设计自我监控系统为指导的基于化学科学理解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等构成的课程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对化学核心概念理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核心概念教学的思路,国际IB课程互联网B/S架构交互式软件能够使学生围绕“电解质”核心概念,通过自行操作软件获得多个从微观到宏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视化的实验证据,有利于学生深度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和发展关系,促进学科知识系统框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于少华  焦鹏 《化学教育》2022,43(16):49-55
“电解质的电离”作为高中化学的重要学科内容,受到教师广泛重视,但是在实践中存在着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主要表现是学生未建立微观认识物质的视角,这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电解质概念,进行具体性知识教学而忽视具有核心素养培养功能的电离概念的教学有直接关系。从素养发展来看,“电解质的电离”是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方面时重要的内容载体,而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情况决定“电解质的电离”这一核心概念的教学效果。通过凸显水的作用、导电性实验的功能化处理、加强电离概念的功能化教学等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尝试,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相红英 《化学教育》2022,43(16):61-64
项目式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学科项目构建的原则为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和设置开放性任务。项目实施的教学策略包括3个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团队授课的教学过程、注重过程和反思的项目评价。以“有机保水材料的合成与性能检测”为项目案例进行了全过程描述,呈现项目教学流程,为实际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一线教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材的"化学电源"教学中关于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困惑为切入点,做了基于核心概念的中学化学"电化学基础"教学内容分析,并由此梳理出从初中化学到高中选修4学段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进程。以"化学电源"教学的再设计,说明厘清核心概念及其学习进程对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继良  方艳 《化学教育》2022,43(15):74-78
沿循化学键发展史、创设实验和文献情境、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化学键的概念及其表征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化学史和实验数据的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含义,在学生构建概念并解释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发展学生宏微结合、证据推理、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认识化学研究的创新方法和研究结论的相对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