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卞鲫 《现代物理知识》2020,(1):F0002-F0002,F0003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11日在京揭晓。  相似文献   

2.
《现代物理知识》2007,19(1):60-60
1月21日,由5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6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北京揭晓。高能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获关键性突破”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相似文献   

3.
《教学与科技》2005,18(4):F0002-F000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学院是经国家教委批准、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学校一九九三年与一九九七年两度被评为四川省成人高等教育先进成人高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先生曾任学院第二任院长,现为荣誉院长。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院士,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院士,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淦昌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得、经福谦、李幼平等都曾来学院授课并关怀学院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4.
《教学与科技》2005,18(1):F002-F00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学院是经国家教委批准、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学校一九九三年与一九九七年两度被评为四川省成人高等教育先进成人高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先生曾任学院第二任院长,现为荣誉院长。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院士,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院士,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淦昌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得、经福谦、李幼平等都曾来学院授课并关怀学院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5.
《物理通报》2005,(2):64-64
2005年1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8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振邦杯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  相似文献   

6.
徐端夫,男,193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科学专家,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结构和高分子材料研究。  相似文献   

7.
《光学与光电技术》2011,9(4):I0001-I0002
王大珩先生1915年2月26日出生,祖籍江苏吴县,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考取“庚款”留学生,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光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1941~1942年在英国雪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1942-1948年在英国昌司玻璃公司...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仁宇、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世绩、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建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尊琪组成的现场测试评估组到同济大学物理系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对陈玲燕教授和王占山教授承担的“X射线激光多层膜、衰减膜和靶的研制”项目进行现场评估。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教授等参加了评估会。评估组认真听取了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占山教授所做项目评估报告,并请专家观看了多层膜制各过程和相应检测仪器的录像带。评估后,  相似文献   

9.
《发光学报》2005,26(5):574
《光学精密工程》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一级学术期刊,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等12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顾问,陈星旦院士任编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曹健林博士担任主编。  相似文献   

10.
《应用声学》2010,29(1):42-42
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于10月17-18日在长沙市召开,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杨德森、宗健、程建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马远良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教授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会议代表140余人欢聚于此,参加了大会开幕仪式。  相似文献   

11.
《物理通报》2005,(3):64-64
3月2日,中日双方科学家分别在北京和东京同时发布消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理化技术所研究员陈创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许祖彦共同领导的中方研究组和日本东京大学物性研究所Watanabe和Shin两位教授领导的日方研究组,经过3年共同努力,首次研制出能量分辨率优于1me V的超高分辨率光电子能谱仪,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与科技》2006,19(4):F0002-F000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学院(以下简称中物院工学院)是依托国家一流科研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而设立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先生曾任学院第二任院长,现为荣誉院长。学院已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和生产骨干。师资雄厚,专职教师中有教授8名、副教授39名,博士5名,硕士22名.并聘有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与科技》2006,19(2):F0002-F000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学院(以下简称中物院工学院)是依托国家一流科研院一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而设立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先生曾任学院第二任院长,现为荣誉院长。学院已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和生产骨干。师资雄厚,专职教师中有教授8名,副教授39名,博士5名,硕士22名,并聘有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与科技》2006,19(3):F0002-F000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学院(以下简称中物院工学院)是依托国家一流科研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而设立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先生曾任学院第二任院长,现为荣誉院长。学院已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和生产骨干。师资雄厚,专职教师中有教授8名,副教授39名,博士5名,硕士22名,并聘有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发布,本刊编委刘国治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国治,研究员,高功率微波专家,司令员,1960年11月生于辽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中国工程院最新消息,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正式结果出炉,《强激光与粒子束》编委范国滨、刘泽金、邓建军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至此,《强》刊现任编委中有19位两院院士,院士比例达30%。范国滨,男,1958年生,研究员,博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专家。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四川省电子学会高能电子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先后任应用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与科技》2007,20(4):F0002-F000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学院(以下简称中物院工学院)是依托国家一流科研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而设立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先生曾任学院第二任院长,现为荣誉院长。学院已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和生产骨干。师资雄厚,专职教师中有教授8名,副教授39名,博士5名,硕士22名,并聘有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与科技》2007,20(1):F0002-F000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学院(以下简称中物院工学院)是依托国家一流科研院一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而设立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先生曾任学院第二任院长,现为荣誉院长。学院已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和生产骨干。师资雄厚,专职教师中有教授8名,副教授39名,博士5名,硕士22名,并聘有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与科技》2007,20(2):F0002-F000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学院(以下简称中物院工学院)是依托国家一流科研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而设立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先生曾任学院第二任院长,现为荣誉院长。学院已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和生产骨干。师资雄厚,专职教师中有教授8名,副教授39名,博士5名,硕士22名,并聘有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与科技》2007,20(3):F0002-F000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学院(以下简称中物院工学院)是依托国家一流科研院一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而设立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先生曾任学院第二任院长,现为荣誉院长。学院已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和生产骨干。师资雄厚,专职教师中有教授8名,副教授39名,博士5名,硕士22名,并聘有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