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PME-GC/MS法分析南丰蜜桔中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检测了南丰蜜桔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中烷烃13种、烯烃20种、苯系物2种、醇类14种、醛类3种、酯类6种、吗啉类1种、酚类1种。在这些化合物中,D-柠檬烯含量最高,占总出峰面积的65%。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兰属不同种兰花挥发性成分的异同,本研究以墨兰(Cymbidium sinense)、春兰(C.goeringii)、蕙兰(C.faberi)、多花兰(C.floribundum)、兔耳兰(C.lancifolium)和建兰(C.ensifolium)为实验材料,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HS-GC-MS)和主成分分析(PCA)与聚类分析(CA)方法,对6种兰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种兰花共检测出72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醛类、萜烯、醇类、酮类、酯类、酚类、烷烃和杂环类、炔类等化合物,其中,己醛、庚醛、辛醛和壬醛等醛类物质共同存在于6种兰花;戊醛共同存在于建兰、墨兰和多花兰中,3-乙基-2-甲基-1,3-己二烯在墨兰、兔耳兰和春兰中有少量存在;苯甲醛和癸醛存在于建兰和兔耳兰,β-环柠檬醛和甜瓜醛等存在于春兰和墨兰。PCA能很好地区分6种兰花,PC1,PC2和PC3累积贡献率为95.9%,表明6种兰花挥发性成分有显著差异;CA将6种兰花分为三组,兔耳兰、春兰和建兰为一组,墨兰和多花兰为一组,蕙兰单独成组。研究结果为探究不同兰花花香的化学组成差异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还原糖与南极磷虾粉酶解液的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 MR)产物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以核糖、木糖、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与南极磷虾粉酶解液进行MR, 检测其中间产物含量、褐变程度和感官品质, 并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其挥发性风味成分. 结果表明, 核糖MR产物的中间产物含量最高, 褐变程度最大, 且色泽明亮、澄清均匀, 带有浓郁的虾香味. GC-IMS显示不同MR产物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明显差异, 通过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可以有效地区分. GC-MS则表明不同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特征化合物造成MR产物的风味差异, 其中糠醛、2-环戊基环戊酮、2,5-二甲基吡嗪、顺-2-甲基-2-丁烯醛和吡嗪分别是5种还原糖MR产物的特征挥发性成分, 它们赋予了不同MR产物不一致的风味特征. 通过聚类热图可以直观展示不同MR产物挥发性物质的差异情况. 综合表明, 两种技术相结合, 互补优势, 获得了不同还原糖MR产物更全面的风味成分信息, 更加全面地反映不同还原糖MR产物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可为南极磷虾粉MR还原糖的选取和风味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分子量为122-16700的十五个样品,在苯、丙酮、苯/丙酮(1:1)三种溶剂,和35℃、50℃两个温度下,用QX-08型气相渗透仪测定了仪器常数Ks和表观第二维利系数A_2,V.实验结果表明,在分子量1000-6000范围内,Ks变化较大;约在M≈4×10~3时,A_2,V的符号由负值变为正值;不同温度,不同溶剂体系,分子量对Ks和A_2,v的影响次序是一致的,从而对VPO法是测定数均分子量的绝对方法表示疑义.通过对低分子量、低沸点的一些化合物的分子量测定看出,至少对于分子量小于120,沸点低于170℃的液体化合物,不能在QX-08型VPO仪上进行分子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