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研究性实验开发的多功能组合式力学实验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本试验系统可以通过结构形式的自主组合、支座形式的自主选择以及多种加载方式实现多种静定、超静定桁架和刚架结构的力学实验, 操作简单, 功能多样. 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本实验系统测试效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学生自主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供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2.
自适应结构多工况下强度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隋允康  邵建义 《力学学报》2002,34(2):223-228
对自适应超静定桁架结构的强度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把模型从单一工况推广到了多工况,实现了理论的完整性,定义了结构工作状态系数, 分析了作动器的联入对结构强度的影响,利用超静定桁架的耦合特性和作动器的调节功能,把强度控制问题转化为数学规划问题,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3.
机械式起动机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外环的实验应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自力  罗一新 《实验力学》1991,6(3):322-326
机械式起动机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外环的形状极其复杂,其最大正应力的解析计算方法分别为:Thomas,A.Huls 提出按厚壁圆筒受内压的力学模型求解;段自力等提出按变截面超静定平面曲梁法来计算.本文利用光弹性实验和应变电测实验来分析外环的应力状态,并指出平面曲梁法是正确的,厚壁圆筒受内压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李宇航  王壹  李敏 《力学与实践》2021,43(1):100-104
在平面三角桁架结构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微小变形情况,使用材料力学中的小变形假设可用切线代替圆弧简化求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工程实际的需求.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这种情况下小变形假设的适用范围缺乏具体的认识,对其适用范围理解尚不深入.本文以平面三角桁架结构为例,利用理论推导和有限元分析,通过具体算例定量地给出了典型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MVM 屈服准则,用相关联流动法则建立材料的本构关系.对于实际工程中常见的轴对称问题(平面应力、平面应变),进行弹塑性分析,给出求解问题的一组微分方程.采用Prager 假设,给出应力场和位移场.在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平面应变问题,当v≠0.5时,求解应力场的问题是非静定的;当v=0.5或在平面应力问题中,求解应力的问题是静定的,方程组易于求解.通过数值计算考察SD 效应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缩过程中,SD 效应增强了结构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桁架模型和刚架模型的差异, 结合了一种简单试验结构,实测了试验刚架和桁架的特定截面的内力和中节点位移; 同时应用ANSYS软件对两种模型进行了有限单元模拟. 验证了刚架和桁架两种力学模型的有效性, 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的结果, 得到了两种结构的受力特点, 分析了实际桁架和理想桁架的差别, 对结构设计和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直接确定平面冲击波实验中无氧铜的流动应力,测量了试件中的纵向应力和横向应力,得到了试件中流动应力随时间的变化。采用构建的7种本构模型对无氧铜平面冲击波实验进行数值模拟,比较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研究指出,由SHPB等确定的中等应变率本构并不能拓宽应用于平面冲击波实验。  相似文献   

8.
 汽车板弹簧减振是等强度梁优良动力特性在工程应 用中的典型例子. 以此为背景,设计了一个等强度梁动 载实验,并与相应的等直梁动载实验对比,介绍了实验 装置、原理、步骤和实验结果. 实验揭示了汽车板弹簧 减振的机理,综合了《材料力学》中“等强度梁”、 “动载荷”和《理论力学》中“质点振动”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基于蚁群算法的桁架结构布局离散变量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的布局优化方法是将桁架结构的截面变量、拓扑变量及形状变量统一为离散变量.将离散变量转化为适应于蚁群算法求解TSP问题的离散变量,应用MATLAB语言编写求解桁架结构布局优化程序,最终实现对问题的分析与求解.通过对几个经典的平面、空间桁架结构布局优化算例的验算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蚁群算法的桁架结构布局离散变量优化方法较单独处理截面优化、拓扑优化及形状优化问题具有更大的效益,相对于其他布局优化方法也展现出更好的优化效果.“基于蚁群算法的桁架结构布局离散变量优化方法”在程序设计、求解速度、求解空间及其方法通用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并且简单、实用,适应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静定组合结构和桁架结构体系复杂性以及计算影响线步骤繁琐性的问题,本文通过虚位移互等原理,把静定组合结构与桁架结构化简为简支梁,将复杂结构转化为简单结构,把求轴力影响线转化为求简支梁弯矩与剪力影响线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步骤简单且易于掌握,有利于简化计算,可用于结构力学教学的补充,也可为工程设计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