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Berry曾经论证,Aharonov-Bohm相可以看成是Bery相.在论证中放弃了绝热近似,也未涉及量子态的非定态性.重新探讨了此论证,表明Bery的结论是正确的,但在该论证过程中需要作绝热近似.AB效应中运动电子是用一个运动波包(非定态)来描述的,AB相的出现,是要求波包的演化必须满足Schr?dinger方程的结果,但AB相的出现不受绝热条件的限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Berry曾论证,Aharonov-Bohm相可以看成是Berry相。在论证中放弃了绝热近似,也未涉及量子态的非定态性。重新探讨了此论证,表明Berry的结论是正确的,但在该论证过程中需要作绝热近热似。  相似文献   

3.
4.
韩冰  杨国琛 《物理学报》2000,49(1):38-44
采用胆甾相液晶的格胞理论,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导出分布函数,定义序参数张量,由此推导出自由能表达式.在定域坐标系中,对胆甾相的长程取向序参数S和相诱导双轴序参数Δ进行了数值计算.所得的结果较前人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实验接近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厉彦民  章立源 《物理学报》1986,35(12):1616-1623
本文应用对称破缺的自洽Hartree近似讨论了三重态双极化子的超导A相和B相。在弱耦合的情况下,通过自由能的计算得到B相总比A相稳定;在强耦合的情况下,加入涨落反馈项可使得A相的自由能比B相的自由能低,或者发生A相到B相的转变,这和3He超流的情形类似。本文还精确计算了超导稳定相的热力学临界场Hc随温度的变化,并与重费密子超导体UBe13,UPt3和URi2Si2的上临界场作了比较,发现Hc能定性解释所有这些超导体的上临界场的反常温度特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多孔介质内两相流汽相输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可视化实验技术对多孔球层内汽液两相流动作深入观察和分析。根据汽泡与多孔球层的相互作用,定义汽泡输运的临界半径并建立汽泡输运的动力学模型。在实验观察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定量讨论了汽相流动由分散态到连续态的转变,确定了临界转变点。  相似文献   

7.
用分步傅里叶算法研究了垂直排列相列相液晶盒中空间孤子的传输。用一束平行光在垂直排列相列相液晶中产生预倾角,另一束入射光沿液晶盒的中央位置射入液晶盒,推导了入射光在液晶盒中的传输方程。数值计算了入射光入射到70μm厚液晶盒时液晶分子的取向角和折射率分布,还数值模拟了入射光在70μm和100μm厚液晶盒中的传输及孤子产生情况。根据理论分析发现垂直排列相列相液晶盒中可以外加一束平行光代替电场产生预倾角。另外还发现,70μm厚液晶盒中很难得到稳定传输的孤子,100μm厚液晶盒中不但能得到稳定传输的孤子还能得到周期随入射光强周期震荡的呼吸子。  相似文献   

8.
液晶用于电视的研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若能解决,对电视工业将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就象液晶用于全电子手表工业那样或更甚.当前在显示方面常用的液晶电光效应主要有两种,即动态散射效应和扭曲效应,它们的响应速度(上升时间>几毫秒,下降时间有上百毫秒)均不能满足电视要求. 另外还有一种液晶电光效应,即相转变效应[1],已被人们所重视,最近几年对这种电光效应的研究逐渐增多起来了.但对其弛豫时间其说不一.如1972年Jakeman[2]等人对电感应的胆甾相—向列相相转变电光效应(以下简称Ch—N相变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几十微秒的响应时间,并给出理…  相似文献   

9.
差压法测量两相流相含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差压式测量方法,对气液两相流中含气率及油水两相流中含水率的测量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通过水平及垂直上升段的结构组合,测量气液两相流中的含气率值,在对流型测量与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流型下垂直上升段与水平段摩擦压降间的修正关系式,减小了测量误差;通过采用一缓流的垂直下降段,测量油水两相流中的含水率值,获得了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nzburg-Landau理论采用连续相场法模拟了Fe-15%Cu-3%Mn-x Al(质量分数x=1%, 3%, 5%)合金在873 K等温时效时纳米富Cu析出相沉淀机制及Al含量对富Cu相析出的阻碍效应.通过计算成分场变量和结构序参数,研究了富Cu析出相的形貌、颗粒密度、平均颗粒半径、生长和粗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时效早期阶段,纳米富Cu相通过失稳分解机制析出,由于原子扩散速率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以富Cu相为核心的核壳结构.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富Cu相析出物结构由体心立方转变为面心立方.其中Al和Mn原子在富Cu核外偏析形成Al/Mn簇,可以将其视为阻碍富Cu析出相形成的缓冲层;在沉淀过程中,随着Al含量的增大, Al/Mn金属间相促进了缓冲层的生长,阻碍富Cu析出相的生长和粗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同步移相干涉仪中延迟阵列的移相特性,采用琼斯矢量和琼斯矩阵作为偏振光和偏振光传递的参量和模型,分析推导了延迟阵列的移相量与快轴方位角误差之间的传递关系,给出了误差传递函数公式,在没有精确校准延迟阵列快轴方位角的情况下,搭建了基于延迟阵列移相的测量装置,利用该装置和Zygo GPI XP型干涉仪测量同一块球面镜,测量波面均方根值相差0.003λ,峰谷值相差0.033λ。讨论了延迟阵列方位角误差容限和延迟量误差、偏振片透光轴方位角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相变型半导体存储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波  宋志棠  封松林 《物理》2005,34(4):279-286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相变型半导体存储器的原理、相变材料、特点、器件结构设计、研究现状及面临的几个关键器件工艺问题.C—RAM由于具有非易失性、循环寿命长、元件尺寸小、功耗低、可多级存储、高速读取、抗辐照、耐高低温、抗振动、抗电子干扰和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被认为最有可能取代目前的FLASH、DRAM和SRAM而成为未来半导体存储器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检测(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Conductivity Detection,C~4D)技术,提出了一种气液两相流相含率测量新方法。该方法基于新型六电极阵列式C~4D传感器,首先获取气液两相流电导信号,然后利用所获电导信号,结合LS-SVM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三种典型流型(泡状流、环状流和层状流)的相含率测量模型。实际测量时根据流型选择相应的相含率测量模型,计算获得相含率。在内径为47.5 mm管径下进行相含率测量静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气液两相流相含率测量新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在三种典型流型下的相含率测量最大绝对误差均小于9%。  相似文献   

14.
张学龙 《大学物理》1994,13(10):22-24
本文利用两惯体系之间波矢k,频率ω的洛伦兹变换,导出相对论性速度变换公式,并对几种有意义的特殊情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孟庆安  曹琪娟 《物理学报》1983,32(4):525-529
核磁共振实验表明,LiKSO4在Tc=195K发生结构相变。本文报道了温度低于Tc时,Li位电场梯度张量的温度依赖关系。结合理想离子晶体模型,讨论了该晶体的结构,指出室温相Li的位置并不像Bradley所推测的,在(2/3,1/3,0.849)的位置,而应在(2/3,1/3,0.706)的位置;195K的相变是由于Li离子的位移造成;低温相的空间群可能为R3。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员江娟  陈铮  李尚洁  张静 《物理学报》2014,63(16):166401-166401
应用双模晶体相场模型计算二维相图,并模拟了在熔点附近预变形和保温温度对六角相晶界演化以及六角相/正方相相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相变初期,当预变形为零、保温温度离熔点很近时在晶界发生缺陷诱发预熔;增大预变形,变形与缺陷的交互作用在熔点附近诱发预熔;随着预变形的进一步增大,变形在畸变处同时诱发液相和正方相,且预变形越大、保温温度越接近熔点,液相生长越明显,反之正方相生长明显.持续保温使得畸变能释放,晶粒最终完全转变为平衡正方相.模拟结果表明:预变形六角相在熔点附近保温时,由于晶界固有缺陷和预变形双重作用使得原子无序度增加,从而在晶界或其他缺陷处产生液相,待能量释放后晶粒再转变成平衡正方相,进而延缓了六角相/正方相相变时间.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定向退火条件下的移动热区模型,采用相场法研究第二相颗粒对多晶材料中柱状晶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相颗粒对柱状晶结构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第二相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和第二相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强.定向退火条件下第二相颗粒对晶粒极限尺寸的影响遵循Zener关系.为了获得良好的柱状晶结构,应尽量减少材料中第二相颗粒的体积分数及其在晶界上的弥散分布.  相似文献   

18.
螺旋管分离器中液固两相流颗粒相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螺旋管分离器是一种高效低阻的新型液固/气液固分离装置,研究分离器内部相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Malvern粒度仪和观察窗技术测量了分离器模型中水-砂两相流动的颗粒浓度和粒度分布,并且对具有相似结构和流动参数的平面组合方管液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颗粒相分布是离心力、二次流和紊流扩散的综合结果:离心力使颗粒由内弯侧向外弯侧聚集,是实现分离的根本动力,颗粒越大,分离现象越显著;二次流对分离具有双重作用;紊流扩散不利于分离。液速越高,分离效果越好。颗粒平均浓度对浓度分布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DSM-LPDF两相湍流模型及旋流两相流动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由流体-颗粒速度的拉氏联合概率密度函数(PDF)输运方程出发,用Simonin建议的Langevin模型封闭颗粒所遇到流体瞬时速度的条件期望项,并用Monte Carlo方法直接求解 PDF输运方程,将其和求解流体雷诺应力方程模型的有限差分方法结合,建立了雷诺应力-拉氏PDF(DSM-LPDF,简称DL)两相湍流模型.用此模型模拟了旋流数为0.47的突扩旋流气粒两相流动,并与文献中PDPA实验和用类似于单相流动湍流模型封闭方法的时平均统一二阶矩(USM)模型的预报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朱秋东 《光学学报》1995,15(3):67-370
提出了一种变频移相的方法,并用声光器件作为变频移相器件进行了移相干涉实验,这种方法可以完成压电陶瓷移相方法无法实现的一些移相干涉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